葛彬妍
摘 要:新課改課堂教學關注的是以促進學生形成積極進取樂觀的人生態度為宗旨,以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不僅要使學生具有適應社會的能力,更強調學生獲取知識的主動性和創造性。課改后,中職英語高考被取消,英語選修課程成為中職學生學習英語的主要途徑。這不僅是中職學生英語學習的一個機遇,也是改變沉悶的英語課堂現狀的契機,更是提高中職學生綜合素質的大好機會。本文介紹了寧海縣技工學校英語教學課改的實踐做法,學校在課改理念的指導下,大膽嘗試,堅持不懈,用實際行動去思考和實踐,使中職英語課堂教學得到真正的實效性。
關鍵詞:新課改 創新精神 實踐能力 英語 選修課程
一、課改背景
隨著課改的不斷推行,中職英語高考被取消,課程設置得到本質上的改革。很多人認為,這是對英語不重視的體現。恰恰相反,這不僅是中職學生英語學習的一個機遇,也是改變沉悶的英語課堂現狀的契機,更是提高中職學生綜合素質的大好機會。一直以來,“啞巴英語”“聾子英語”的中國式英語是中職學生在學習英語過程中的普遍現狀。而新課程的課堂教學以促進學生形成積極進取樂觀的人生態度為宗旨,以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不僅使學生具有適應社會的能力,更要強調培養學生獲取知識的主動性和創造性。英語選修課程是能夠真正做到讓學生在興趣基礎上學習英語,通過創新的教學設計幫助學生學習英語,引導學生實踐,鼓勵學生參與、合作、探索,注重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讓學生感受成功,拓寬視野,對每節課都充滿好奇和喜悅。
二、學生需求
在信息化繁盛的教育時代,師生關系就好比客戶和商家,商家所銷售的產品必須能滿足顧客的顯在需求或潛在需求。平日里懶散、厭學,整日熱衷于網絡、游戲、追星的他們其實和新一代青少年一樣擁有炙熱的夢想、敢于追求個性、具有很強的獨立性和創造性思維。他們會思考人生和世界,對這個世界充滿了好奇和探索的欲望。“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這是許多人的心聲。美麗的羅馬假日、威尼斯的船、巴黎的埃菲爾鐵塔、劍橋的校園和跨過太平洋海岸的桑巴舞姿,出國不再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夢想。一個背包,一個單反,一本出國口語必備,“自由行”成為年輕人最愛的出游方式。中職學生同樣擁有一個“出國夢”,他們不僅可以自費出國旅游,還可以出國留學。因此,實用英語口語不僅能夠激發中職學生學習英語的主動性,還能拓寬學生視野了解不同的文化差異,同時鼓勵學生為實現夢想而奮斗。雖說技工院校以工科類專業為主,學生對英語的學習興趣不高,但我們學校還設置了以營銷、會計、文秘、航空為主的服務類專業,這些專業的學生對英語課程有一定的學習欲望,渴望學到更多的英語知識。這也為筆者開設實用英語口語選修課程提供了可行性。
三、教學嘗試
1.氛圍營造
課程是體驗和感受,是教師、學生、教材和環境的整合。課堂是學生學習的主戰場,也是學生學會學習、學會生活、學會交往、學會生存的場所。因此,筆者對學生的學習環境做了一番精心布置,引導學生共同布置一個溫馨的母語式英語學習環境:擺上盆栽、貼上英文標語、不定期地更換英文黑板報并把教室墻分為“Learning Garden”“Dreaming World”“Growing Dairy”和“Book Corner”這四個主題版塊,體現濃濃的教室文化。
2.課前準備
新課程標準強調課程從學生的學習興趣、生活經驗和認知水平出發,倡導體驗、實踐、參與合作與交流的學習方式和任務型的教學途徑。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在新課改理念下的教學活動中,教師首先要通過任務驅動型學習,教給學生獨立學習的技巧。以《Taking Taxis》為例,在信息化教育背景下,筆者將運用校園網平臺引導學生自主學習。通過在校園網發布活動,邀請學生共同準備課堂道具;學生觀看微視頻進行自主學習,預習詞匯和句型;學生觀看視頻后需完成考生問卷,并在提交后得到反饋;學生遇到的疑難問題可以在學習問答版塊中相互討論。另外,學生還可以參加投票、辯論等各種自主活動,并通過關注“旅游英語”微信公眾號,了解相關的文化知識,拓寬視野。讓學生真正體驗在玩中學、樂中學,變“要我學”為“我要學”。
3.情景教學
“詞匯構成句子,句型在情境中運用。”在課堂中筆者首先以游戲方式做熱身活動,復習Taxi pick-up point、underground、Exit、main entrance等詞匯;再以PPT背景設置機場、酒店、車站、醫院、學校等不同場景,利用出租車模型和行李箱等道具讓學生在體驗中學習運用seat belt、taxi meter、fare、suitcase等詞匯短語;另外,學生還扮演不同國家的出租車司機和乘客,呈現不同國家的打車文化并學會車型、打車方式、付費等英語句型表達;最后,各組呈現課前準備的場景對話,教師給予相關指導并攝像記錄。在整個課堂過程中,結合交際法和情境教學法,要求學生穿便裝,使其能夠迅速進入社會角色。當學生在情境中出現發音不準、詞匯錯誤等問題時,筆者并沒有立即喊停糾正,而是事后統一提出。為了能夠呈現自己最好的狀態,學生會在課前一遍又一遍地練習詞匯的發音、句子的表達以及表情肢體語言的運用。而且長時間的鏡頭感能培養他們的自信心和勇氣,也是鍛煉他們敢于開口說英語的方法之一。
4.多元評價
評價在英語課堂教學中起著不可低估的調節作用。新課程改革積極倡導“關注過程,促進發展”的評價觀。因此,為了鼓勵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活動,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筆者將以學生的課堂參與狀態、協作能力和成果展示為主要評價內容;以學生自評、同學互評、教師點評為主要評價方式;以照片、攝像記錄學生的課堂表現和微信公眾平臺為主要評價工具。每一次課后,學生都要填寫英語課堂學生自評表和英語課堂組內互評表,一共可得40分;教師也會相應發放 “錢幣”,集齊10張便可獲得一張國家主題的明信片,他們通過自己的努力一步步向世界各地前進,從而實現自己的“環球夢”。另外,筆者也會把他們課前制作的道具,課上的表現以照片的形式上傳至家園留作電子檔案,學生也可以隨時下載觀看。并且把優秀學生的成果展示上傳至校園網平臺和微信公眾平臺,通過社會大眾的點贊、評論來肯定學生,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每次課前學生除了討論預習內容還會分享上傳視頻的點贊和留言,那是一份自信、一種成就感,同時也是學習的樂趣。
四、小結
中職英語新課改是順應時代發展的產物,注重對學生語言能力及綜合能力的培養,因此對教師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戰。尤其是做好一個“引導者”,需要教師在多樣性和靈活性的課堂形式下,既能有序地組織管理課堂又能讓學生和課堂真正地“活起來”。同時,校本教材的開發也是我們在課改實施過程中面臨的困難之一。但是,我們相信在新課改理念的指導下,只要我們大膽嘗試,堅持不懈,用實際行動去思考和實踐,并對存在問題想出合理的解決辦法,中職英語課堂教學一定會得到真正的實效性。
(作者單位:寧海縣技工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