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靜梅
摘要:體驗式教學是一種新型的、歡快的數學教育教學方式。采用這種教學方法可以更大程度上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展現教師的主導性;可以將一些抽象的數學知識通過親身的生活體驗而展現出來,這樣生活經驗與數學理論相結合,能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升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本文主要從兩個方面解析了體驗式教學在小學數學的教育教學中的作運用。
關鍵詞:小學數學;體驗式學習;創設情境;問題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6)02-0120-01
將體驗式教學應用到小學數學中,可以讓小學生對于抽象的數學計算有了更直觀的感受,讓他們更能夠體驗學習數學的重要性,體驗數學并不是虛無縹緲的。研究學生的心理特點,適時地采用體驗式教學,通過體驗式教學,可以提升教師對于教育教學的分析研究。
一、創設情境來激發學生的生活體驗
創設一個輕松歡快良好的數學情景是進行數學體驗式教學的基礎。若教學情境創設適當,可以使小學生對數學問題的研究進入深入的思考,獲得一些切身的體驗。
1.創設生活情境,培養數學意識。
教學不僅要教給學生數學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和增強學生的數學意識。數學是一門抽象性很強的學科,而小學生的思維是以形象性為主。為了使學生能輕松地掌握數學規律,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當聯系生活實際,將書本上那些抽象的概念變成學生看得見、摸得著的“數學事實”,努力為學生創設輕松愉快的生活情境,讓他們在這樣的生活情境中親自感受數學,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學習數學,從而培養他們的問題意識及探索能力。比如在教學“相遇問題時”,教師可以將講臺變成表演的舞臺,讓學生分別表演生活中相對、相向、背向而行;同時及不同時出發的相遇問題等場面。接著,教師將“相遇問題”這一數學問題引入教學,讓學生在演員的表演過程中進行自主探索,從而培養他們的數學意識。再如在“認識人民幣”的教學中,認識了元、角、分后,教師可以從學生熟悉的生活實際人手,開展模擬購物活動,讓學生用人民幣去買東西,在模擬買東西的各種情境中付錢、找錢。這樣,通過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可以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感悟數學的真諦,從而讓他們學會用數學的理論、思想和方法去觀察和認識客觀世界。
2.創設游戲情境進行體驗式學習。
小學生對于各種事物依然有好奇愛玩的心理,所以在設置小學數學體驗式教學時,可以根據小學生的這種心理構建一定的愉快和諧的游戲教學情境。例如:在學習加減法時,老師可以提前設置一些數字卡片,通過卡片游戲讓學生自己來回答。在進行加減法練習時,可以讓學生彼此間設置一些卡片,在一定的時間內觀察卡片的張數,通過這樣的訓練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計算速度與準確度,更能夠讓他們在這種直觀有趣的卡片游戲中提高了學習興趣,活躍了他們的創造性思維,實現了寓教于樂的教學目的。
3.用問題情境來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冀教版小學數學中有關于立體圖形的三維視圖,在學習這一節知識時老師可以建立問題情境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因為數學教學中,問題是數學的心臟,也是學好數學的根源,更是提升我們的思維發展的基礎。例如:在學習認識立體圖形時,老師可以拿一個杯子或汽車模型,對學生提出問題,如“從上向下看杯子是什么樣的?從左右看杯子是什么樣的?從前后看杯子又是什么樣的?”,這樣學生就會自主的去思考,答:“一是圓,二是長方形,三是圓”。老師進而問:“你們是如何看出來的”,學生回答說:“看實物,看輪廓”。通過這樣地反復問答可以讓學生對簡單的三視圖有了一定的認識,學生對新的知識也有了一定的興趣,老師在課后作業時,讓學生回家找一到兩個物體,并觀察他們的三視圖,這樣可以加深學生的知識的記憶。
二、尊重個性,讓學生體驗探究的樂趣
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生活經驗、知識積累以及思維方式,面對知識的獲取也有自己獨特的一面,然而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尊重學生的個性化發展,那么在教學中可以以欣賞的方式去體驗探究學習的過程。在數學的學習與所生活的環境時常會產生一定的“矛盾”,然而正是由于“矛盾”的存在,才使得我們對數學的體驗才會更加的深刻。例如在學習分數時,可以出一些產生數學矛盾的題,如某一書店針對六一兒童節有如下的兒童書籍打折,如果是你,你會怎么購買?并說出理由。1.《西游記連環畫》(原價9.00元,現價4.50元);2.《作文選》(原價12.00元,現價9.00元);3.《兒童漫畫》(原價10.80元,現價7.80元);4.《童話選集》(原價17.80元,現價12.80元。在學生的互相討論中都據理力爭,各有各的理由,有的人選擇了《西游記連環畫》,因為他下降幅度最大,價格是原來的一半,而《兒童漫畫》才下降了三元;有的人選擇了《作文選》,雖然僅下降了三元,但是他對提高我的寫作能力很有幫助;也有的人說《童話選集》,因為其他的我都已經買過了。由于每個學生所選擇的角度不同,所以選擇的書籍也有所不同,這樣就會使得每個人所說的都有理,這樣不僅有效地拓展了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更是提升了學生對于數學的學習興趣。在一番激烈討論過,老師從理論的角度引出分數這個概念,為學生講述從數學角度來看應該選擇哪一本。
素質教育的改革在逐漸深入到中小學的教育中,而對于小學生的數學教育貫徹素質教育的最好的科目。在新課標的要求下,體驗式教學是一種新型的、歡快的數學教育教學方式。采用這種教學方法可以更大程度上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展現教師的主導性。體驗式教學可以將一些抽象的數學知識通過親身的生活體驗而展現出來,通過這樣生活經驗與數學理論相結合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升了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最后體驗式教學是在新課改地環境下對數學教學新的要求,通過體驗式教學,學生的實踐能力、數學建模的能力、創新能力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實現了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的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周新聞.體驗式學習在小學數學教學應用的探究[D]. 內蒙古師范大學;2011.
[2]鄭建波.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實施體驗式教學[J]. 數理化學習;2011. 05.
[3]仇鳳勤.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生活化”初探[J].學子(教材教法研究);2012-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