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繼丹
【摘 要】我國中學生的人文素養基本被中學以前的應試教育磨滅殆盡,中學生人文素養普遍不高,不能很好的理解人文寓意,加之社會一些主流片面價值取向的誘導及家庭因素的影響,忽視了語文學科在健全人格培養方面的積極作用。在不斷加強人文教育及宣傳的基礎上,校方還應努力為營造一個富有人文情懷的學習生活環境,以中學為中心,將人文魅力輻射到每個學生的生活之中,全面提高每一個學生的人文素養是高中階段教學的核心理念。
【關鍵詞】語文教材;提升;人文素養
一、中學語文滲透人文素養的教學現狀分析
《語文課程標準》在確認語文學科工具性的同時,強調了語文學科的人文性,也要求高中語文課程必須充分發揮自身的優勢,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學生受到優秀文化的熏陶,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奮發向上的人生態度。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人的文明最精細地表現在情感的文明里,學校里學習的許多東西,會隨時間流逝而被遺忘,但是人的情感所接觸過的文化財富,會在我們的心靈里留下痕跡。”現代教學論同樣認為,情感在教學中發揮著不可忽視的作用。語文教學中,恰當地運用情感誘因,能喚起學生的內心感悟,啟迪學生的靈性,有效促進學生興趣、習慣、審美觀、個性心理品質向健康、和諧的高層次方向發展。
在教學中,我們也必須潛移默化地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讓學生擁有對社會的正確態度,有可持續發展的理念,有孜孜以求的人文探索精神,擁有語文研究的方法,擁有改造世界、造福人類、建設世界、發展世界的意識與動力。
二、利用語文教材,發掘人文素養的因素
語文新課標明確提出語文課程的特點是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以往的教學往往重視工具性的特點而忽略了人文教育,那么,在人教版語文新課程的教學中,有必要對一些可以引發學生對社會、對人生、對人性進行思考的課文進行拓展,以培養學生完善的人格。
《老人與海》是美國著名作家海明威的代表作,于1952年發表的一部極具影響力的中篇小說。作者以質樸的語言、寫實的手法描述了一位老漁夫在大海中孤軍奮戰、頑強捕魚的故事,塑造了主人公圣地亞哥這位古巴老人堅韌不拔、自強自立、永不言棄的英雄形象,書中的“圣地亞哥”精神為世人廣為傳頌,世代傳承。
作者著意刻畫的人物永不屈服的硬漢子老漁夫圣地亞哥是個普通的漁民,他的過去,作者很少提及,作者集中筆墨描繪了他的外貌:“后頸上凝聚著深刻的皺紋,顯得又瘦又憔悴。兩邊臉上長著褐色的疙瘩,那是太陽在熱帶海面上的反光曬成的肉瘤。因為老在用繩拉大魚的緣故,兩只手上都留下了皺痕很深的傷疤,但是沒有一塊疤是新的。”這是一個飽經風霜,與大海打了一輩子交道的老漁民。現在,他明顯地衰老了,“身上的每一部分都顯得老邁”,但老人的性格是頑強的,一雙眼睛依然閃閃發光,“那雙眼啊,跟海水一樣藍,那是愉快的,毫不沮喪的。”
《老人與海》這部小說中的“老英雄”給我們留下了永不言敗、頑強不屈、奮勇拼搏的印象,文中展現的“永不言敗、頑強拼搏、自強自信、英雄主義、積極樂觀”的“圣地亞哥”精神,贏得了世人的尊重,也演繹出當代西方文學塑造的一種人文精神。
三、營造生動活潑的人性課堂
隨著《語文課程標準》的頒布和對中學生人文素養不斷的深入研究,教育部出臺了有利于提高中學生人文素養的新型課堂教學模式——人性課堂教學基本式。具體操作程序如下:
1.課前備課要準備充分。“一節課能否上好”不是偶然的,它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師的備課。“不打無準備之仗”,課堂要高效,教師就要認真備課,精心設計教學環節,要根據教學內容、學生情況,明確每節課教學的重點與難點,要注意教學內容的綜合性,教學方法的靈活性,練習的多樣性,明確教師“教”的任務,學生“學”的方向。
2.課中教學要懂得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課堂教學是重點,很多問題都值得深入探討。只有民主化的課堂教學,學生才敢問、敢言、敢議,學生才能找到放飛自己思想的天空。實施民主教學,要求教師要率先垂范,做學生心語的忠實聆聽者,以自身的良好言行教育學生,從而真正實現對每位學生的人文關懷。
3.課后作業評價要適當。教學評價是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科學全面的評價不僅幫助教師掌握學生的心智及創造力的成長情況,及時給學生啟發和幫助,而且使教師明確學生表現自我時的需要,并給予激勵和支持,讓學生保持這份對學習的熱情。
四、注重自身人文素養的不斷提高
當今的教學,很多教師人為地忽視了人本身存在的價值,越來越多地把人作為一個接受記錄的工具,而不把人當人。“從人為本”的教學,要求語文教師必須做到以下兩個方面:
1.有由衷而又終極的關愛情懷。教師的愛,應該是一種由衷的、發自心靈深處的,指向終極的關愛。這種關愛,是建立在“人”之上的,是對“人”的尊重,對“人”的珍視,對“人”的終極關懷。
2.尊重學生個性化的理解。實踐證明,由于生活經歷、知識經驗、文化修養、感悟能力、性格氣質、年齡層次等的不同,教師對文本的體驗和學生的體驗收獲是不可能一致的。常言道:“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不要讓學生變為被灌輸的容器,而應該讓學生以生活體驗來理解文章。
總之,人文素養絕非一朝一夕可得,而擁有良好人文素養的人,也必會終身因此而受益。魯迅先生曾說:“蓋文人之傳于后世者,唯心聲與素養。”錢先生的素養與心聲早已化作顆顆明星,在文學的天空上熠熠生輝。是人文素養助我們發展啊!我愿以人文素養為帆去遠航,也許前方并非總有陽光,但我毫不猶豫,因為我知道:上下五千年,歷史畫卷飛速延伸著,唯有人文素養之光永不褪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