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加云
【摘 要】隨著教學改革的持續深入,高中數學的教學更加注重學生的主體性,這需要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發揮學生的主導作用,以此來完善高中數學的教學過程,完成新課改提出的教學目標。
【關鍵詞】高中數學 主體性 自主學習 新課堂 啟發教學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5.080
隨著我國社會的快速發展,對于教育提出很多新的要求,尤其是高中作為培養和塑造學生的關鍵階段,必須兼顧到學生各方面素養和能力的提升與培養。但是我們發現,很多高中學校仍然是以應試教育為主導,關注學生成績的高低,而忽略學生自主性、主導能力、創造性、思維能力等各方面素質的培養,而恰恰是這些能力對學生今后的發展具有決定性作用,我國社會主義建設也更加需要這樣的人才。因此,高中數學作為一門基礎的學科教學,關注學生創造能力和主體性的發展,要在教學的過程中積極發揮學生的主導作用。
發揮學生的主導作用就是把課堂和時間交給學生自己,讓他們逐步具備自我規劃和時間的安排,能夠主動發現數學問題,進行探討思考,繼而自主解決問題。但是當前我國高中生缺乏這方面能力的培養,以下我結合自身的教學經驗和相關的教學總結談一下如何積極發揮在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學生的主導作用。
首先,發揮學生的主導作用,就必須尊重學生的主體性,也就是讓學生對于自己的數學學習和思維方式、學習方法等有客觀準確的認識與感受,尊重學生的中心地位,以學生為主導開展教學。這樣才能發揮學生的主導作用,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被充分調動起來,積極進行問題的思索,才能獲取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但是當前由于高中階段數學知識繁多且內容相對來說比較深奧難理解,同時施行大班的教學制,導致教師沒有時間去關照學生的自主發展,而只能按照教師自己的方式,以教師為中心來開展數學課堂。這就致使學生在數學課上沒有獲得充分的發展,打擊其主體性的進展,從而不利于其主導作用的形成。對此,我們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第一,教師應該做好教學設計。針對每個單元的知識,教師進行知識點的分層,然后根據學生的學習水平,在教學的過程中,有意識的根據學生的學習現狀進行有效的提問。讓每個層次的學生都激發主動性,獲取知識的滿足,并且對于知識的重點和難點有整體的把握,而不是教師講完之后,學生不知道自己哪里理解了,哪些不理解,學習沒有明確性和層次性,就容易被難點困擾住,而喪失主導作用。
第二,教師要轉變自身的教學角色。大部分數學教師在開展新課的時候都是以自己為主導,一節課不停地進行講解,然后讓學生按照自己的思路進行習題的訓練,這就等于學生自己掌握了數學概念和原理。實際上在這樣的課堂上,學生只是被動接受,而沒有形成自己的主導性看法,被動接受的機械記憶和做題的學習方式已經不適合新課改之后的數學課堂。所以教師要尊重學生的中心地位,課堂上采取循序漸進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發現問題,然后師生一起進行探究性學習,讓學生在學習新知識的過程中感受到自己思維的發展情況,從而發揮他們對自己學習的主導作用。總之,主體性的建立是以尊重學生的課堂需求為基礎,關注其學習進展為線索,以發揮其主導作用為目標的教學手段,以此完善高中數學課堂。
其次,發揮學生的主導作用離不開學生的自主學習。高中階段需要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逐漸發揮主導作用,對于自己的數學學習有支配的能力,而不是一切按照教師的要求去學習,要自己進行相關的時間和學習安排。那么如何有效開展自主學習呢?怎么樣才能開展好自主學習,有效達到發揮學生主導作用的教學效果呢?不少教師對于自主學習認識不夠全面,以為自主學習就是單純讓學生進行數學的預習和習題訓練,而忽視學生自主學習的程度和范圍設置,導致對于實際自主學習情況不夠了解,致使學生的積極性受到挫傷,反而不利于主導作用的發揮,對此我們一定要注意。
第一,教師要為學生設置合適的自主學習內容。不能要求學生把所有的新知識都理解,而是確定自主學習的難度程度之后,引導學生進行有效的自主預習。這是學生發揮主導作用的前提。
第二,教師要在課堂上對學生的自主學習進行檢查。這個過程既能給學生空間來發揮自己,又能監督學生規范進行預習,保證自主學習的有效性。教師進行檢查的時候要以鼓勵和肯定為主,借此建立學生的自信心,逐步發現自己對于數學學習的主導性。
第三,自主學習還需要借助于學案,更加有效和針對地實現每個層次的學生都能獲得發展,這樣在發揮主導作用的時候才能兼顧每個層次的學生。學案的設置可以分為知識鏈接,加入舊知識的復習和訓練,然后是一些定理的填空和推理過程,接下來為自主學習與合作學習,通過學案的引導讓學生自主進行知識的預習和訓練,享受獲取知識和解決問題的成就感,逐步發揮學生的主導作用,把主動權和學習過程交還給學生。
再者,開展新課堂也是發揮學生主導作用的重要教學形式。改變傳統的我教你學、我講你記的教學形式,開展以學生為主導,以學生的學習進度為依據的新型課堂,在這個課堂中,學生占主導地位,并且處于中心地位。
第一,教師要鼓勵學生走上講臺來為同學講解疑難問題,學生自己掌控時間和課堂進展,激發學生的主體意識,課堂不再是教師的支配物,教師只作為引導者和監督者,幫助學生解決這一過程中遇到的阻礙,從而促進學生順利發揮主導作用。
第二,教師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發揮學生的主導作用。高中階段學生在心理和生理上都獲得進一步發展,教師應該將學生視為平等的朋友來對待,彼此相互尊重,有時候可能有數學成績不是很好或者平時上課不夠認真的學生會在教師講課的時候忽然提出一個問題,教師要給予學生足夠的尊重,而不是完全忽略學生的問題,有時候學生會對教師講解的內容提出質疑,無論學生質疑的對錯與否,教師都要給予鼓勵和表揚,激發學生的主導意識,如此才能為學生積極發揮主導作用營造自由輕松的氛圍。
最后,教師還應該注重啟發引導。這需要教師將以上幾點結合起來開展,啟發式教學是找到學生思維的爆發點,以學生的原有知識基礎為鋪墊,引導學生發現問題,然后教師配合學生一起找到問題的根源,從而解決問題,讓學生通過發揮主導作用產生成就感,為其今后的主導性打下基礎。
通過以上的簡要論述,我們發現高中數學的教學中,學生是教學的主體,教師必須關注學生思維的創造性,幫助他們建立主體性,進而積極發揮主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