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正軍
【關鍵詞】 校本研訓;教師隊伍;學習型組織;學校發展
【中圖分類號】 G637 【文獻標識碼】 C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6)03—0021—01
就學校自身而言,為了適應學校的發展與生存及教師可持續發展的需要,要把促進學校教師的學習與成長列為學校發展戰略之一,讓學校不僅是學生們學習和成長的樂園,也是教師們學習和成長的樂園。為此,學校要組建學習型組織,培養學習型教師,提高教師素質,增強學校再生能力和造血功能,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實現這一戰略目標的重要手段之一就是校本研訓。
一、以校本研訓構建學習型組織
校本研訓簡單來講是以校為本,立足于學校教師專業發展的研訓。由于決策在學校,研訓內容源自本校教師的實際需求和學校發展需要,因此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有效的研訓改革不僅需要依賴于外部程序,并且要有全體教師參加,學校負責研訓內容的選擇、時間的安排、方式的確定和教師的組織,研訓的目標是解決本校教師專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提高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
學校中的教師由于都處于一個相同的環境中,面對著同樣的受教育者,需要完成相同的教育任務。盡管教師個體間存在差異,但是這些教師必然會遇到相似的問題,同事間的共同學習與研討就成了校本研訓中的最主要的形式。同事間的相互合作與學習,是每個教師成長中最直接的實踐資源之一。同事間的相互了解,有利于相互間的揚長避短和共同提高。學校根據自身發展的需要和教師的實際需求,通過合理組織,有目的、有計劃、有針對性地開展校本研訓,加強了教育理論與教師實踐之間的聯系,通過經驗交流、案例教學、集體備課、示范教學、協作教研等方法、發揮了理論對實踐的指導作用。引導教師間合作學習,提高教學專業能力,培養學習型教師,使學校成為一個學習型組織,能夠促進學校和教師可持續發展。
二、以學習型組織培養學習型教師
“學習型組織”所指的學習不同于我們一般所理解的學習。在日常用語中,學習主要指吸收知識,或者是獲得信息,然而,這與真正的學習還有很大一段距離。真正的學習,涉及人之所以為人這一意義的核心。通過學習,我們重新塑造自我;通過學習,我們能夠做到以前未做到的事情,重新認知這個世界及我們跟它的關系,以及獲得創造未來的能量。事實上,你我都渴望這種真正的學習,因為這種學習能創造出生命的真正價值。
那么,什么是“學習型組織”呢?彼得·圣吉在《第五項修煉》一書中將其簡單概括為一句話,“學習型組織”是“能夠設法使各階層人員全心投入,并有能力不斷學習的組織。”在學校構建學習型組織,要求全體教師懷著崇高而正確的職業理想、道德觀念和神圣的使命,具有強韌的生命力與實現夢想的共同力量,不斷創新,腳踏實地,勇于挑戰極限和過去的成功經驗,不為眼前近利所誘。同時,以學校的共同遠景為目標,團隊團結協作,充分發揮教師的內在潛能和個性優勢,創造學校發展的優異成果,培養學習型教師,讓教師在真正的學習中體悟工作的意義,追求生命的價值,實現自我,感受工作帶來的快樂,并與自然社會融為一體。對于在學習型組織中學習的教師,工作已不再是教師單純的謀生手段,而是一種目的,工作的意義在于追求自己的內在價值。通過工作,教師體會人生,不斷學習,自我否定,自我創新,探求生命的真正意義。在學校構建學習型組織,培養學習型教師,才能使學校在未來的發展中保持持久的優勢,教師才有可能比競爭對手學習得更快,更具有競爭力,更好地可持續發展。
三、以學習型教師促進學校發展
教師要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與意識,保持開放的心態,將學校視為自己學習的場所,通過工作與學習的結合,不斷地對自身的教育教學進行研究,對自己的知識與經驗進行重組,解決自身在教育教學中遇到的問題,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專業能力,教師的勞動具有很強的個體性,但個體的成功需要在群體中孕育。因此,教師之間應該是合作的伙伴關系,而非彼此隔膜的陌生人。一個優秀教師的成長和成功,要打破在課堂上和學校中存在的隔離狀態,需要教師之間的團結合作,互相支持,互相啟發,集思廣益,發揮集體智慧。
學校的發展和競爭,實質上是人才的競爭,是教師隊伍的競爭。學校發展滯后,教學質量差,最根本的問題正是教師的問題。教師是學校發展的動力,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建設一支立志為教育事業獻身的高素質的師資隊伍是學校推進素質教育,提高教學質量,實現內涵發展的關鍵所在。學校積極開展校本研訓,利用自身資源優勢,調動全體教師參加,構建學習型組織,培養學習型教師,提高教師教學專業能力,依靠全體教師共同努力、協作奮進,才能提高教學質量,促進學校可持續發展,才能在未來的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編輯:蔡揚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