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秀清
摘要:作為新時期的歷史教師,應該培養自己適應時代發展的教育觀念,不斷在實踐中豐富自己的知識儲備與操控教學活動的業務能力。教師應該不斷加強自身的業務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與歷史課堂教學的業務能力。只有這樣,才能有效提高初中歷史教學效率。
關鍵詞:歷史教學;教學效率;業務能力;業務學習
新課程教學改革已經在我們的課堂教學實踐中得到了全面而卓有成效的推進,廣大教師也都在教學改革的實踐之中不斷踐行著新的教育教學理念。那么,在新課程改革的時代背景之下,究竟什么樣的歷史課堂教學才是有效的課堂教學呢?作為新時代的歷史教師,在教學實踐之中不斷提高歷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全面提高歷史課堂教學效果,也成為廣大歷史教師在教育教學實踐之中不斷追求與探索的教育課題。對于有效提高歷史學科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也是新課程改革實施過程中廣大歷史教師所接觸到的一個全新的教育教學理念。
我國傳統的教育理念受傳統教育模式的束縛,多數教師把課堂教學當成對學生知識灌輸的主要手段,課堂教學活動形式單一,教學在教學中只注重學生對于相關歷史學科知識的識記,對于學生對于知識學習興趣的培養與學生對于知識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能力培養從不關注,這樣的課堂教學之中無法對學生進行思想態度與情感的教育,這樣的教學活動也無法引起學生內心的共鳴。造成學生這種不良學習現象的原因可能有很多種,如學生基礎知識掌握程度不好,在學習的過程之中沒有知識基礎,掌握與理解新的歷史知識有一定的知識性障礙,還有就是教師在新課程理念實施的過程之中,沒有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全面的備課,教師在教學過程之中所選擇的教學方法不得當,而教師的原因是造成這種教學現象的主要原因。義務教育階段的學生其生理與心理發展特點,決定著學生的學習態度,那么教師只有正確認識這一點,才能有效根據學生的客觀實際與知識基礎選擇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在教學活動之中不斷引導學生主動去探索知識,學習知識,進而不斷培養起學生對于歷史知識的學習興趣,全面提高初中歷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新課改理念倡導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必須合理選取和利用教學資源。在本課中,筆者認為三類教學資源要利用好。
1、歷史地圖的使用。學生要了解鄭和下西洋的史實,必須了解鄭和下西洋所經航線。這些光憑口頭說,學生模糊不清,不能在頭腦中形成一個整體概念。這時,只要用課件展示出鄭和遠洋航行圖,讓學生在閱讀教材之后,在地圖上指出來,配以航行箭頭動畫演示一下,適當由學生或老師介紹途經地一些有趣的事情,如旅游圣地馬爾代夫、索馬里海盜、中國派艦隊在索馬里護航等。這樣,學生就能輕松地搞清楚鄭和遠航的大致經過,并大大激起學習的興趣。
2、視頻資源的利用。在教學中選擇視頻資源往往能夠直觀地再現歷史情境、更全面地了解歷史背景、歷史人物,讓歷史課堂更加生動有趣。然而,教師在選取視頻資料用作教學資源時,也要注意幾個問題:一是視頻資料要真實可靠,不要選取戲說成份較濃的影視作品作為教學資源,即使在一些紀錄片中,有些說法也未必可靠,要敢于質疑求證,如在紀錄片《鄭和下西洋1405—1433》中提到鄭和可能進行了環球航行,這一說法未必經得起推敲。二是利用視頻資料教學要有度,不可學生喜歡看視頻就在課堂中多放一些視頻資料。在利用視頻資源教學時一定要把握“有用”原則,即能幫助學生理解歷史人物或事件。三是要處理好文字資料與視頻資料的關系,如用文字資料能更好地幫助學生理解所學知識,不妨用文字資料取代視頻資源。如在本課最后的遷移拓展時,筆者原本打算使用習近平總書記在德國演講后回答記者提問時的一段視頻,但后來筆者發現用他講話的那段文字資料“我們必須有足以自衛防御的國防力量。在事關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的重大原則問題上,我們不惹事,但也不怕事,堅決捍衛中國的正當合法權益。”更能說明我的教學,于是我放棄了原來的打算。
初中歷史學科的課堂有效教學過程,是學生在課堂教學活動之中積極參與、主動學習的過程,是教師課堂教學之中正確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念與歷史知識素養的合作交流與探索研討的體驗過程。在這個學習的過程之中,教師只有在對新課程理念有了深刻理解的前提下,在教學過程中遵循教學活動的一般發展規律,才能在教學活動中以最少的教學時間與教學精力,向45分鐘的課堂教學要效益,才能使我們的歷史課堂教學收到盡可能理解的教學效果,以最少的物力投入與有限的精力耗費在歷史課堂教學中達到對學生有效教學的教育目的。那么在教學實踐之中,作為歷史教學活動的組織者與引導者,我們應該通過怎樣的努力來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呢,通過教育實踐的不斷總結與反思,我認為在教學中我們應該在教學中實施以下教學策略。首先,教師應該不斷加強自身的業務理念學習,不斷提高我們自身的綜合素質與歷史課堂教學的業務能力。在新課程理念下的歷史課堂教學中,一節有效的課堂教學需要一位歷史教學業務素質優越的教師來實施,否則,對于教學活動來說再完美的教學設計也無法取得好的教學效果。一個出色的歷史教學教師應該具備多方面的教學素質,新課程背景下的歷史老師應該具備強烈的事業心與責任心,在教育教學工作中能把自己的熱情奉獻給學生,用自己的無私與寬容去教育與感染學生,讓學生在教師的影響之下健康的發展。
有效課堂教學是一種全新的教育理念,更是教師在教育教學工作實踐中自我價值實現的一種不斷追求。作為新時期的歷史教學工作者,我們處在教育改革的關鍵時期,我們在教學中一邊學習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一邊用這些教育理念指導著自己的教學實踐,這是一個不斷自我完善的教學過程,在新的歷史教學課堂之中,我們需要讓學生有放眼于世界發展的眼光,需要引導學生在課堂教學活動中自主而富有創新意識地學習與成長,而這些新的教育目標都需要我們廣大的歷史教師真正用心去設計每節課的教學活動,讓學生在教學活動中放飛自己的夢想,讓學生在課堂活動之中有效培養自己的歷史知識素養,從而真正提高我們歷史課堂教學的實效。
參考文獻
[1] 曹俊靈.尊重規律,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J].科技資訊,2010(6).
[2] 艾留忠.以生為本:提高初中歷史課堂提問有效性的對策[J].新課程研究(下旬刊),20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