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昕
摘 要:學生的學習時間大抵相同,有的學生一天到晚都在學習,但是效果不佳,這是一個嚴重的問題。想要解決這個問題,需要利用效率法則,提高時間的利用率。
關鍵詞:學習效率;化學實驗;情境探究
現代社會是一個追求效率的社會,我們在做任何事的時候都要注重效率。如何利用課堂上的每一分鐘,讓它實現最大價值?如何提高學生在化學課堂上的學習效率?學生的學習時間長并不一定有用,問題的關鍵是:單位時間內的學習效率有多高。看著學生一天到晚都在學習,但為什么效果不佳?這是一個嚴重的問題。想要解決這個問題,需要利用效率法則,提高時間的利用率。提高課堂時間利用率就是要在一定的時間內,一定的學習條件下,獲得更好的學習效果。對于如何提高化學課堂效率,我從下面幾點談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改進實驗,提高化學課堂學習效率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學生對實驗現象的觀察對提高化學課堂教學效率有很大的作用。但現在檢驗教師教學質量的唯一標準就是學生的分數,所以不少教師就忽略了學生的全面發展,盲目地追求短時利益,對于化學實驗是能不做就不做,能少做就少做,從而“節約”出大量的時間去講實驗和做習題。然而,如果我們只是紙上談兵,結果會怎樣呢?面對新課程改革,我認為,對于課本實驗,教師可以根據不同的學情適當做出調整,改進后的實驗能更好地服務于課堂。具體的方法如下:
1.教師可以把化學教材中的實驗改為探索性的實驗。改進教材中的傳統實驗,改進后的實驗能更好地為我們的課堂服務,既不會耽誤教師課堂上的寶貴時間,也能讓學生感受到實驗的魅力所在,培養了他們的科學創新能力,使學生產生強烈的學習動機,讓課堂充滿活力。這樣的課堂學生由被動聽講轉為積極主動地觀察與思考,從而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2.有部分實驗無法在課堂上做,這時候可以借用多媒體播放視頻,或者利用模擬實驗設計實驗過程及現象,實驗會給學生帶來非常深刻的印象。比如“氯氣的性質”一節課中,學生如何直觀地看出氯氣的密度比空氣大呢?這時候我想到了《武狀元蘇乞兒》中關于麒麟煙的鏡頭,黃綠色的氣體向低處流去,學生能通過觀看電影很直觀地看出氯氣的物理性質。丐幫的成員用尿液來解毒,這同樣能體現出氯氣的化學性質,那就是能和堿反應。這個視頻的引入帶來了極好的教學效果。
二、優化課堂設計,創設探究情境,提高化學課堂教學效率
教師可以根據教材內容合理地運用實物、圖像、視頻、多媒體課件等再現日常情境,方便學生理解知識。在設計教學環節中,可以運用角色扮演,使學生自編自演高中化學知識。小組合作可以加快教學節奏,加強訓練的密度和廣度,不論是優等生還是學困生,都有機會參加到活動中,都可以體會到主動學習的樂趣。
在設計教學環節時要把握好時間,不能過快,使學生無暇思考,來不及消化新知識,同時,對課堂中的任務設計不能過難,要有探究性,能激發起學生的學習愿望。
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習化學的積極性
每個人都有好奇心,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托爾斯泰也說過:“成功的教學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習興趣。”缺少情趣的學習往往是冷漠蒼白的,缺少興趣很難培養出具有創新思維的學生。教師在新課程改革中靈活運用教學手段,創設貼近學生生活、貼近學生認知、與學生情感產生共鳴的情境,才能把化學知識真正內化為學生的智慧,使學生在平等、愉悅、和諧的課堂氣氛中產生興趣、發現奇趣、培養情趣、樹立志趣。
四、發散思維,積極探索
積極探索是發散思維的成功之母。因此,教師要鼓勵學生積極提出問題,積極回答教師的提問,不要害怕失敗,要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
例如,在“鐵及其化合物的應用”這一節中,可以提出以下問題:(1)生活中我們接觸到的鐵有哪些形式?(2)為什么說用鐵鍋炒菜非常健康?(3)補血口服液補的是什么元素?在“鋁及其化合物的應用”教學中可以引入生活中與鋁相關的知識,并提出以下問題:(1)老年癡呆的“罪魁禍首”是誰?(2)油條與鋁壺相比,誰的含鋁量更高?(3)我給媽媽支個招等等。學生通過聯系生活,對化學的學習更加有興趣。經過思考,學生得出很多結論,有的標新立異,有的甚至是錯誤的,但只要學生是從一個全新的角度思考問題,探求答案,都應給予肯定和鼓勵。
總之,在教師實施教學行為之前要認真思考,盡最大力量讓課堂變得生動活潑,讓學生在課堂上學到更多,感受到更多。給學生留有思考的時間,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主動性,讓學生的思維徹底地打開,這還需要我們平時多多總結技巧,不斷進步。
參考文獻:
[1]袁大琴.多媒體在化學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中小學實驗與裝備,2009(03):35.
[2]李英俊,孫淑琴,于世鈞.有機化學實驗教學改革與創新人才培養[J].實驗室研究與探究,2003(01).
編輯 趙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