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家毅
【摘要】初中階段的數學學習是學生思維由具象向抽象轉變,知識方法體系基礎構建的重要階段,通過探究性學習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與探索能力,強化學生應用數學知識分析與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信息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互聯網在教育領域的應用逐漸普及深入,這給眾多學科的教學教學活動帶來的良好的創新發展契機。初中數學探究性學習與信息科學技術的整合是重要的發展方向,能夠在網絡環境下為學生提供更為豐富的探究性學習資源與方法手段,是教育工作者們研究的重點。
【關鍵詞】網絡環境 初中數學 探究性 實踐
1網絡環境下初中數學探究性學習的要點環節研究
1.1網絡環境下初中數學探究性學習準備階段要點
教學準備階段相應教學資源的開發設計是探究性學習開展實施的重要基礎,在網絡環境下,初中數學探究性學習課程資準備主要是相應的多媒體資源或者課件的制作。(1)探究型學習情境的創設。網絡環境下,教師可以依托信息科學技術創設出更貼近現實的探究性學習情境,從聲光電等維度對探究主題的現實情況進行模擬,能夠有效的將學生代入探究問題當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在現有知識與研究對象間建立聯系。(2)探究性學習問題的提出。在導入問題后,教師應圍繞主題,根據學生的認知水平提出差異性問題,讓學生在創設的情境中進行思考探索,并對學生群體進行合理的分組,完成任務布置,讓學生帶著明確的目的和任務進行探究性學習。(3)探究性學習資源的優化。網絡環境下,教師和學生能夠獲取的信息資源是極為豐富的,教師應篩選出其中具有較高質量并且適用于初中數學探究性學習的內容,通過計算機網絡技術進行優化組合,為學生的探究性學習提供更加全面有用的素材。
1.2網絡環境下初中數學探究性學習探索階段要點
網絡環境下的初中數學探究性學習探索階段,是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結合網絡信息工具自主進行問題分析研究的環節。在網絡環境下,學生開展探究性學習通過電腦和網絡加以實現,這種開放和自由的形式,確保了學生能夠自主安排探究內容與方法,創新能力的發揮得到了最大程度的保證。在這一階段中,教師應對學生或學習小組的探究行為進行觀察,選擇合理時機進行過啟發幫助,推動探索的持續深入。在此過程中,教師應尊重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給予學生更多的發揮空間,對于學生的問題分析、方案制定以及網絡資源運用等活動進行適當的指導,扮演好觀察者和建議者的角色。
1.3網絡環境下初中數學探究性學習互動協作階段要點
互動協作是網絡環境下初中數學探究性學習的重要特征,借助網絡交流平臺,師生、生生之間的溝通交流更為便捷,課堂內探究性學習與課外探究性學習能夠實現全方位的無縫對接,學生在互動寫作過程中的合作意識與分享交流能力得到了有效的提升。依托網絡環境開展探究性互動協作學習,應重視一下幾點內容:首先,在合作小組組建過程中,應將人數控制在2-4人,并合理搭配不同學習水平的學生,實現協作的靈活性與實效性;其次,應在對互動協作中各個成員負責的任務進行明確的分工,根據學生個人能力和探索意愿進行任務分配,保證合作小組成員各司其職;第三,依托網絡環境豐富交流形式,通過網絡即時通訊軟件或平臺進行便捷的探究性學習交流。
2網絡環境下初中數學探究性學習的實踐效果探討
2.1網絡環境為初中數學研究性學習提供資源性支持
在參加初中數學研究性學習的過程中,學生能夠通過互聯網獲取到極為豐富的學習資源,豐富了學生與教師準備與應用素材的途徑,同時網絡技術能夠為探索性學習提供更具實效性的熱點內容,達到了將探索性學習的主題與社會實際有機融合的目的。同時,互聯網便捷分享的特征,使得教師和學生能夠在網絡上查詢到高質量的教育和學習案例,借鑒他人的先進經驗,提升探究性學習的水平。另外,學生在互聯網上,根據探究性學習主題進行相關內容的檢索收集,一方面能夠幫助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復習與二次認知,提升學生對于數學知識的掌握水平,另一方面也使學生在網絡環境下自主學習,應用工具完成問題的能力有了很大提升。
2.2網絡環境利于學生主體作用的發揮
在網絡環境下還能夠模擬各種教學所需的環境,場景,使學生對于較復雜抽
象的問題能夠通過網絡環境得以真實的展現,幫助學生消化理解問題,通過實踐應用提高學生的數學水平。比如人教版七年級下冊數學書中的“探究性活動:鑲嵌”教學,中也完全可以通過圖片和視頻來展現鑲嵌的效果,讓學生根據鑲嵌的原則來嘗試正三角形,正四邊形和正五邊形的鑲嵌以及兩種或兩種以上多邊形進行鑲嵌。在研究階段由簡單到復雜加深力度,讓學生選擇兩種到三種的正多邊形進行鑲嵌的實踐,然后展示實踐的成果。這樣通過教師的指導,學生由淺入深的展開了探索研究活動,探究性學習的內容與實施都由學生獨立完成。
2.3網絡環境增強了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
互聯網+背景下的初中數學教學,具有更為便捷的交流與溝通方式,探究性學習的進行也能夠實現及時性、大信息量的探索互動。教師可以借助微信、QQ等移動終端的軟件,通過建立探究性學習討論組、微信群的形式,將學生組織在一起,及時的對學生的探索行為進行監督指導,同時獲得學習反饋。網絡環境為學生及師生之間提供更為開放靈活的研究的壞境,使老師和學生之間關系更加平等,為學生提供了更為廣闊的互動對話環境,并使每一個獨立個體的話語權都得到尊重,有利于促進自我尊重和自我價值的實現。
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教育觀念的不斷轉變,網絡技術的不斷進步,在網絡環境下進行教學活動是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對網絡教學的逐步豐富和完善,將會對初中教學研究性學習產生深遠的影響。在不久的將來初中教學研究性學習課程在網絡環境的應用中必將越來越廣泛,一個網絡化的數字校園時代即將來臨。
【參考文獻】
[1]張海青.網絡環境下初中數學研究性學習的研究與實踐[D].河北師范大學,2012.
[2]王軻.初中數學探究性學習導學案的設計與應用[J].中學數學,2015,16:72-74.
[3]馬勇.基于信息技術環境的初中數學問題化教學實驗研究[D].云南師范大學,2014.
[4]董召吉.初中數學研究性學習的探索與實踐[D].山東師范大學,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