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春

【摘要】隨著高等職業教育的發展和招生規模的不斷擴大,高職生源質量參差不齊,學生的數學知識水平差異表現尤為突出.分層教學因其重視學生個體差異而成為高職教學改革和發展的必然選擇,本文闡述了寧波職業技術學院數學教研室近年來在這方面所做的探索與研究,并通過實驗數據說明實施分層教學是行之有效的.
【關鍵詞】高職數學;分層教學;研究與實踐
一、問題的提出
近年來,隨著職業教育的大力推動和發展,寧波職業技術學院(以下簡稱我校)的生源也呈現多樣化,有普高生、職高生,3年中職2年大專生,成教生、自主招生還有新疆少數民族.學生數學基礎知識參差不齊的情況較為突出,導致教學難度越來越大,課堂上呈現一部分學生“喂不飽”,另一部分學生“不消化”的局面,嚴重抑制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影響了課堂的教學效果.因此,傳統的“齊步走”的教學模式已經遠遠不能適應職業教育學生發展的需要.當下,只有貫徹“正視差異,承認差異,利用差異,讓每名學生都得到應有的、力所能及的發展”的教學理念,實施分層教學才能有效的解決問題.
二、分層教學的實踐探索
這一年來我們對原有的數學教學進行了改革,開展“高職數學分層教學”的研究與探索,根據我校學生和專業特點,探索開展分層教學的實施性方案,教師分層組織教學,改革教法,逐步走出符合我校現狀和特色的高職數學教學模式,將“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真正落實我校的數學課程教學中,我校于2015年9月至2016年1月開展了高職數學分層教學的探索實踐與研究.
1.對象分層
由于課時的限制以及教務管理部門課程安排方面的制約,先在我校海天學院共369名新生(模具專業除外,由于工程實訓較多,上課無法同步)中嘗試實施分層教學改革,學生進校后對學生進行摸底測試,計算出每名學生的加權平均分,其中摸底測試成績占70%,高考數學成績占30%(無高考成績的以測試成績為準,如:自主招生學生),以此為依據分為A,B,C三個層次,開課后試聽兩周,這期間內學生可結合自身數學認知情況、本人意愿提出申請調班,最終確定的分數分布情況及人數分配為A1班85~100分,85人,A2班66~84分,65人,B層分數為48~65,B1班67人,B2班68人,C層分數為48分以下,C1、C1班均42人.
這樣,A層次同學為數學能力較強的學生,學習數學興趣濃厚,積極性強,有強烈的獲取高層次知識和參加專升本的愿望;B層次同學為一般學生,有一定的自我約束能力,學習自覺性較強,能夠主動參與學習,有明確的學習目標,有自己的就業方向.C層次為數學較差的學生,缺乏學習自信心和毅力,需要老師幫助他們克服數學學習內容和學習方法的障礙,達到高等數學教學大綱的要求.
2.教學目標分層
在實踐中,為了更好的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在兼顧不同層次學生的實際需求的前提下,依據現行的高職數學課程標準,制定了適應于各層次學生的教學目標.A層的目標是在完成高職高等數學大綱要求的前提下,適當提升難度和擴大教學內容,為滿足學生的學歷提升需求,同時綜合運用所學數學知識解決專業問題,灌輸學生數學建模思想,提升學生的數學應用能力;B層的目標是達到高等數學教學大綱的要求,掌握本專業所需的數學知識,能夠理解課本例題和初步掌握解決專業應用問題,突出職業教育的特點,以“必需”“夠用”為度,強調計算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培養;C層的目標基本完成所學章節大綱要求,掌握后續專業課中所必備的數學知識,做到有所學、有所得.
3.教學方法分層
在我校的Blackboard平臺有由數學教研室老師自己制作的微課視頻、課件、導學案和大量經典習題,視頻個數依據其知識點個數來制作,總體分為基礎模塊和拓展模塊(主要用于學生學歷提升需求),為方便學生自主學習和自我檢測.
對于A班,教學中主要采取翻轉課堂模式,即學生在課前通過網絡平臺中的微課視頻自主學習知識點,并完成老師提前發放的導學案,課堂中首先讓學生分組展示交流討論,提出疑問,小組間點評、分析和解決問題,教師給予引導、講解并進行適當的提升和深化,其次,以專業項目為導向,讓學生建立數學模型,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專業中的實際問題.這種教學方法不僅讓學生掌握了數學知識,更為注重的是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和學生間的交流合作能力,充分體驗到了學有所用的快感,提升學生的數學思維和應用能力,從而較好的體現了數學課為專業課服務的功能.
對于B班,教學中部分章節由學生課前根據微課視頻自主學習,小組內交流討論,完成小部分的導學案內容,其余部分內容由課堂中教師引導完成,對于抽象的概念章節,如:極限,導數,微分、定積分等的概念,主要由教師采用創設專業生活情境,啟發,引導,精講精練等教學模式,幫助學生深化對概念的理解.
對于C班,學習形式基本以課堂教學為主,網絡平臺上的微視頻主要用于學生的補學補差,授課中多采用生活情境的創設,啟發引導、談話講授、講練結合等方法,注意低起點,緩坡度,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同時注重滲透數學思想,體驗數學文化,淡化計算技巧,讓學生掌握基本概念和定理,重點掌握基本計算方法.
4.考核評價分層
在分層教學中由于學生學習目標不同,要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提出不同的評價要求.學生若能完成各自的學習目標,學習上有所進步,教師就應該及時給予肯定,旨在促進學生發展,給學生成功機會.在考核評價中采用過程性考核和期末終結性考核相結合的方式,對于A,B層學生,日常考核和期末考試的比例是4∶6,對于C層學生其比例是1∶1.
就期末終結性考核而言,我校數學考試采用的是考教分離的方式.分層教學必然要求試題庫的建立中關于試題的內容,難度,區分度均要根據學生的層次有所區別.總體來說,對于C層學生主要考查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試題難度與平時作業題的難度相當.對于B層,A層試題依次適當增加有一定難度的分析理解型和綜合型試題,著重考查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能力、綜合分析能力和實際應用.
這樣計算出的總評分數只是針對各個層次學生而言,考慮到考試成績會和獎學金,先進評比等掛鉤.因此,需要對分層考試所得的成績記載要進行相應處理.我們約定凡各層考核合格者均能得到該課程學分.A層學生以實際成績記載,B,C層學生以其分數乘以 90%,80%所得分數記載.這樣,不僅體現出不同層次的學生學習狀況不同,更對有能力的學生選擇A層的學習起到促進作用.
三、分層教學效果
一學期來,實施分層教學后,各層次的期末考試成績等級具體比例級人數如下:
由上述數據可見,通過分層教學可以一改以往的“多峰分布”,有效地提高平均成績、及格率和優秀率,大大降低了不及格的比率,從而達到提高學生整體數學水平的目標.
四、分層教學實施的反思與設想
這一年來,我們教研室全體教師在高職數學分層教學方面做了探索與實踐,也取得了相應的成效.但將分層教學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運用到高職數學中,我們對教學策略的構建還顯得粗糙、簡單,對教育改革實驗研究方法的運用也欠熟練,實踐中不乏出現困難和不足之處,需要在未來的教學工作中進一步的摸索與實踐.同時,由于客觀條件限制,本次教學改革只針對我校海天學院學生,范圍比較狹窄,嘗試周期短,研究的數量仍不夠.今后,希望能夠將分層教學方法在更多學院中鋪展開來,并逐漸完善形成具有我校特色的高職數學分層教學模式,為我校數學教學也為其他學科的教學及技能訓練的分層實施做一些貢獻.
【參考文獻】
[1]毛珍玲.高職數學分層教學的探索與實踐[J].無錫:無錫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8.
[2]陳文革.試論高職高等數學分層教學的實施[J].內蒙古:內蒙古電大學刊,2007.
[3]許瑩霞.基于學生多樣化發展的高職數學分層教學評價方法探索[J].江蘇:職教通訊,2013.
[4]李媛媛,姚長永.高職院校應用數學分層教學探索[J].北京:職教技術,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