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萬友
摘 要:《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教學要著眼于逐步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作為小學語文教師,我們不僅要讓學生學到語文基礎知識,掌握語文基本技能,更重要的是要教會學生怎樣學習,掌握打開知識寶庫的鑰匙,能夠自己去獲取知識。因此,從根本上提高小學語文教學的效率,就要求教師在授課的同時,更要注重對學生的學習能力培養,尤其要注重對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的培養。
關鍵詞:小學語文;自主學習;學習方式;教學效率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16-199-01
《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語文課程必須是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語文教學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币虼?,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要加強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
一、營造輕松和諧的課堂學習氛圍
讓學自主學習,課堂氛圍非常重要,應試教育是師生學習的桎梏;學生的學習是被動、死板的、缺乏主動的。要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首先教師要進入教學情境,全身心地投入,通過自己的言行舉止,把親切信任、尊重情感信息傳遞給學生,并用富有情感、生動、風趣、幽默的語言技藝把學生帶入氛圍中去。教學中教師應欣賞學生、關注學生、期待學生,誠心尊重每個學生,注意調整自己的心態和視角,多發現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多鼓勵學生,使學生身心愉悅,心境良好,這樣就可以使學生對所學的知識產生興趣,對教師產生良好的印象,從而積極主動地學習。
二、幫助學生樹立自主學習的信心
要真正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就必須想方設法讓學生擺脫“你講我聽”的思想束縛,在課堂上安排充足的時間讓學生自學。要求學生查字典,解決字、詞、句、篇、章的一些疑惑問題,閱讀相關的課外書,補充一些必要的知識。還讓他們自己去分析課文,理解課文,提出問題。斯賓塞說:“應該引導兒童自己進行探索,自己去推論,給他們講的盡量少些,而引導他們發現的應該盡量多些。因此,在語文課堂上,對可講可不講而學生通過自學不能解決的問題,教師適當加以引導,扶一扶,讓其通過自學解決。要讓每個學生都有均等的學習機會,人人動手、動口、動目、動腦。要創造條件,讓不同程度的學生均有成功的可能。對在學習上取得成績的學生及時加以肯定、表揚,讓他們把成功的喜悅變成自學的動力,牢固地確立起自主學習的信心。
三、重視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熱情
在課程學習中,一味強調說教模式難免會讓學生提不起興趣,都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毫無疑問,在語文課堂上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能很大程度上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促進學生自主學習。例如,我發現很多學生在晨讀課堂上無所事事,提不起精神,昏昏欲睡,我在課堂上提出舉行課文朗讀比賽,重點提出獎項設置層次多,人人都有機會,因此很多學生報名。此后,早讀情況大大改善,學生們精心準備,在早讀中態度端正,珍惜早上的寶貴時光,除課文外,還自主找到一些未選入課本的經典名篇學習誦讀。后來朗讀比賽也順利舉行。得此經驗,在一些人文社科知識氣息比較強的單元,我也進行了知識競賽的嘗試,教學情節性較強的課文時,我組織同學進行短劇表演,讓學生從“要我學”到“我要學”轉變,自主性加強,對課文有了更深的理解,達到了教學的目的。
四、給學生自主學習的時間和空間
每一個學生都具有自己獨特的個性。教學過程中要秉持求同存異的觀點,發現并發展學生的特長,接受或者引導不同學生形成的不同個性。生活中語文無處不在。學生在課堂上學習的內容需要運用到生活當中,在實踐中,發展學生的個性,增強學生學習的興趣,讓學生大膽地,充分地發揮各自的能力,引導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新課程標準重視對學生個性的發展,教師應該了解學生的這些特點,因材施教,讓學生能夠盡情展示自己的所長。另外,在完成基本的教學基礎上,可以適當的給空間和機會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去選擇性復習。例如對一篇課文的總結,可以讓學生以文章的形式或者繪畫的形式,或者表演的形式來表達,進一步促進學生培養并完善個性。
五、注重學生自主學習方法的指導
自主學習主要是自己學習,而自己學就應有一定科學合理的方法。有了一定科學合理的方法,就可以讓學生在自主學習中收獲成功的喜悅,體會到自主學習的樂趣,從而樂于獨立主動地去獲取知識,去分析、解決問題。比如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朗讀教學:教師可先教讀,學生仿讀,注意糾正學生字音、停頓及朗讀情感、語氣,做到字正腔圓,輕重緩急得當。如遇生字詞則引導學生應用工具書查閱字音、字義、詞義,引導學生在逐字、逐句朗讀中邊讀邊思考,讀懂課文,讓學生養成邊朗讀邊思考習慣。當學生掌握一定朗讀方法后,教師由教讀變為引讀,著力于引導,設置一定問題讓學生應用所學方法自己朗讀與閱讀分析。這樣不僅可以讓學習在關鍵、重點地方多分析、多思考,在朗讀中把握課文內容,而且讓學生掌握了一定的朗讀技巧與方法,為以后的自主學習奠定良好條件。會學比學會重要,會學從而樂于去學,自主去學。
總之,小學語文教學是一門教學藝術,小學語文教師在語文教學中要注重小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為學生創設一種主動探究,積極進取,自主學習的寬松氛圍,才能使小學語文教學達到“高效”、“長效”的效果,才能更好的培養小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才能培養出適合社會發展需要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