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林芳
摘 要:進入新世紀以后,社會上呈現出了豐富多彩的信息,人們都非常渴望交流,在現今的信息時代,失去了交流就代表了落后。所以,我們急需一個通用的語言文字環境。目前漢語拼音已經被國際廣為采用,其有承擔這項傳播任務的資格,且漢語拼音也必將會成為未來一代步入信息社會所必須具備的工具。因此,在小學語文的學習中,學好漢語拼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信息社會;小學語文;漢語拼音;傳播;工具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16-236-01
在國家現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中,語文現代化必不可少,而普通話的推廣是語文現代化迫切而首要的任務。隨著社會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和人們之間相互交流的日漸廣泛,一口流利的普通話,是現代人必備的素質。而學好普通話的最好的工具就是學好漢語拼音。為此,筆者結合自身的教學經驗,圍繞如何進行小學漢語拼音教學進行論述,具體如下:
一、小學語文漢語拼音教學的研究目標
1、對教學時空進行開放,讓拼音走進學生的生活。
首先,走進校園,對校園語言進行規范。學生生活的主要場所就是學校,學校的語言環境能對學生的語言習慣造成直接影響。如“桌子”、“吃飯”、“考試”等常用詞語,具有較高的使用率,但錯誤率也比較高,考慮出現這一情況的原因主要是受方言的影響。要想規范學生的口語,教師可以和學生達成約定,養成隨時、隨地對錯音加以糾正的習慣,形成說普通話的意識和良好的校園語言環境。
其次,走進家庭,對生活語言進行鞏固。當前,許多家長對孩子的語言習慣還不夠重視,不能形成良好的家庭語言環境。對于這一情況,我鼓勵學生做家里的小推普員,糾正父母的方音、錯音,并且也接受家長的監督,每天講一個故事、念一首兒歌或說一說學校里的新鮮事等,同時用錄音機錄下來,既可以讓學生反復聽,對錯誤進行自我糾正,又可以和同學進行交流,還可以把錄音交給老師,使教師能進行及時的指導。
再次,走進大自然,豐富學生的生活語言。各種旅游景點、動植物、小區和馬路等名稱,都可以作為很好的學習材料。既可以讓學生熟悉周圍的生活環境,還能幫助學生熟練運用和積累語言。
最后,走進社會生活,使良好的語言習慣得以養成。走進社會生活的過程是較為艱辛的。改變一種語言習慣需要上百次的重復練習,甚至還需要將意志、熱情、毅力與決心調動起來。
2、對教學方法進行開放,使學生的獨立個性得到發展。
在教學活動中,教師需引導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與個性,自由地選擇學習方法,以便充分發揮出自己在某一方面的特長和優勢,使學生的獨立個性得到發展。在學完書上的識記方法之后,讓學生想一想是否還有更好的辦法。學生熱情高漲,他們的生活經驗和知識等多方信息,都在生動有趣、五花八門的順口溜中體現了出來。教師應鼓勵并引導學生自己編順口溜,為學生提供更多表現自己創造才能的機會,挖掘出學生學習語言的潛能,對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進行開發,從而促進他們漢語拼音學習能力的提高。
3、對學習環境進行開放,使教室能夠說話。
每個學生都有一定的學習欲望,為使他們的這一欲望得到滿足,形成適應不同個體的開放的學習方式,教師需要提供給他們一個開放的學習環境。為了能夠讓學生在良好的氛圍中學習拼音,我把教室布置成了“拼音的世界”,給每個學生做一塊姓名牌,并注上拼音,掛在墻上,讓他們用拼音介紹自己的名字和結識同伴。還給教室內的每一件東西都貼上“拼音標簽”。學生們在這樣的教室里既能有趣地學習,又不會使課業負擔有所增加,使所學的知識在不知不覺中就得到了鞏固。
二、漢語拼音教學的方法
1、插圖提示法。
小學語文教材中的漢語拼音插圖生動有趣、直觀具體、貼近生活。教師應根據編者意圖,從課文的插圖著手,引導學生發現插圖與字母音形的內在聯系。結合看圖,激發出學生的想象力,不僅可以增添兒童情趣,還可以幫助學生對字母的音形進行記憶。
2、游戲學習法。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適當引入游戲,讓學生參與游戲活動,在游戲活動中獲取新知,發展思維,培養能力。教育心理學研究表明,兒童的思維始于活動,在活動中,他們的大腦處于高度興奮的狀態。所以,在教學活動中,我經常引入游戲,讓學生在玩中學,在學中玩,融認知與情感于一體。
3、創設情境法。
創設情境法指的是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運用插圖、語言、教具和表情等手段把學生帶入到一定的情境,讓學生在一個愉悅、寬松的環境中積極地參與學習的方法。這樣的教學方法可協調學生腦、眼、手、口等多種感官的活動,化難為易,讓學生從中感受到學習的樂趣。
4、趣味故事法。
從小學生的心理特點和發展規律來看,他們比較易于接受一些生動有趣的知識。所以,在教學實踐中,教師可以講一些和課文內容有緊密聯系的趣味兒故事,創造一個既愉快又緊張的氛圍,以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5、歌訣鞏固法。
兒童的感知具有一定的模糊性,容易將音形相近的字母混淆,若利用編寫兒歌、口訣來對字母的音形加以辨別鞏固,會使他們對所學知識留下深刻的印象。
總之,對于小學一年級學生來說,漢語拼音是一種抽象的表音符號,學習起來存在一些困難,且還比較枯燥乏味。在教學活動中,教師應根據兒童的特點,為他們營造一個寬松、愉快的學習環境,調動學生對拼音學習的積極性,這樣學生就會樂于學習并學好漢語拼音。不但可以為學生今后的識字學習打好基礎,還可以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使學生產生熱愛語文的情感。在教學中,教師還要注意將師生情感融入到學生的認知活動中,這樣能夠極大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幫助學生較快地掌握漢語拼音。
參考文獻:
[1] 許喬年.我眼中的漢語拼音教學[J].中學課程輔導(江蘇教師),2014(20):68
[2] 曹 雪.以趣味性引領漢語拼音教學[J].云南教育(小學教師),2014(Z2):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