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月紅
摘 要:小學生是祖國的未來,是新一代的希望,小學語文教學應該不拘泥于形式,尋找高效有趣的教學方法,讓兒童在歡樂的海洋中獲得新知識、新道理。從問題引導、互動游戲、創設情境這些方面,探討了創新教學方式,打造趣味小學語文課堂的策略。
關鍵詞:小學語文;趣味課堂;創新教學;實施策略
小小兒童上學堂,趣味教學數第一,勿看今朝我雖小,長大必將成人才。小學生學得快,但也忘得快,針對這種情況,需要采取讓學生感到愉悅和難忘的教學方式,促進知識在他們記憶的海洋中存留久遠。
一、問題引導——問問同學誰能答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沒有思考的過程,就沒有學習的過程,也就沒有獲得知識的過程。問題引導式教學,對于激發學生的問題意識,培養求知興趣有很大幫助。基于教學內容與目標,展開具有建設性意義的問題引導教學方式,能讓學生提出問題—讓學生分析問題—學生回答問題—教師總結經驗,實現完整的學生自我探索的學習過程。
如,組織話題討論活動,活動主題為“該怎么辦”:小明每天幫王爺爺取牛奶,王爺爺希望每天給小明一毛錢作為獎勵,小明不要。教師可以提出問題:這種情況下,如果你是小明,你該怎么辦?生活中,你們遇到了不好解決的問題嗎?你們都是怎么解決的呢?學生就踴躍回答,有的學生會說:“尊敬老人,是我們的傳統,這是我應該做的。”而有的會說:“那您輔導我學習作為交換吧!”這些回答都體現了學生的天真無邪,展示出他們內心真實的想法。然后,教師可以進行引導:“對的,送人玫瑰,手有余香。如果想讓爺爺安心,我們可以多和爺爺交流,讓他放心。”之后展開一些學生遇到的真實事件的討論。
讓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進行問題分析,并對比他們的結果,哪個結果更可取,并針對擴展性問題——學生自己遇到的不好解決的問題進行分析,讓學生將自己真實的生活例子講出來,并分析學生的心理表現等。問題引導教學方式,促進學生多思考、多探索、多討論、多對比,并獲得獨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在小學語文教學中,一個完整的問題,由教師提出問題,到學生分析問題,回答問題,教師評價問題,整個教學過程可以訓練學生的思維以及語言組織能力,讓他們在思考的過程中獲得自我的提升。
二、互動游戲——想想識字不再難
學習漢字,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難點。教學生識字,也是語文教師的難點。如何進行語文漢字教學,這就需要教師有足夠的教學經驗和耐心,對學生實施循序漸進的引導、互動,展開豐富多彩的游戲,讓學生在在輕松、自主、愉快的互動游戲模式下快樂學習語文知識。
如《靜夜思》這首古詩的學習,其中有一些漢字是比較復雜的,學生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來進行記憶。為了讓學生對其中的生字記憶更加深刻,可以展開教學游戲。教師課前將古詩中的20個漢字制作成單獨的硬卡片,卡片分別分發給小朋友,展開互動游戲。“明”“月”兩位小朋友請站出來,然后這兩位小朋友告訴其他學生,這個詞是什么意思,該如何發音,該如何寫出來等。同時也可以讓一句詩的小朋友站在一起“舉頭望明月”,這五位小朋友,分別按順序排列出來,學生就可以進行游戲記憶漢字的程序了。
游戲教學是一種快樂式教學方式。如果讓學生感到快樂,那么就可以提升他們的學習效率了。互動游戲,學生可以與學生進行互動,也可以與教師進行互動,在娛樂式的教學氛圍中不斷獲得新知識,也讓學生對語文課堂產生深厚的感情,讓他們愛上語文,從而在幸福的學習生活中慢慢長大。
三、創設情境——看看生活多美麗
生活中蘊含著豐富的知識和思想,語文課文也是對生活的一種表述。語文課文中的情感,是作者站在自己的角度對身邊世界的情感。而小學語文教學,就可以從這點入手,培養學生對身邊事物,對身邊朋友、親人、教師,對身邊環境的情感,讓他們從生活中學習,從自然中學習,從真實的情感中學習。
如,以“陽光”為主題,引導學生接觸戶外的生活。教師可以創設生活化情境,找一片具有生氣的場地,并且細細品味陽光的味道。引導學生,陽光像什么呢,陽光是不是很暖,很柔和,它是我們生命的一部分,那么書本中又是怎樣描寫陽光的呢?從而引導學生深化對“陽光”的理解。
通過學生感受真實的生活、真實的環境、真實的家鄉,讓學生從真實中體會語文,從真實中去描繪家鄉,然后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對家鄉的熱愛和情感。進入生活情境,我們更加懂得描寫身邊的事物,感受身邊的情感,與課文進行對比分析,獲得不一樣的情緒體驗。小學語文教學,融入情境教學的方式,讓學生更加投入學習,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
總之,小學語文教學要踐行以人為本、因材施教的原則,通過創新的教學方式,鼓勵學生積極參與、互動實踐,在自主合作探究過程中掌握語文知識與方法,提升語文素養。小學語文教師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要多采取激勵、引導性質的教學方法,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不斷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也提高自身的教學
效率。
參考文獻:
張效華.創新語文教學方式 打造高效語文課堂[J].甘肅教育,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