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花
【內容摘要】新課程背景下的數學課堂之所以會產生一些典型特征,主要是為教學目標服務。更強調對于學生思維能力、知識應用能力和實際問題解答能力的培養,強調學生的主體性課堂上的體現。本文對此進行了分析研究。
【關鍵詞】初中數學 課堂特征 案例研究
新課程背景下的初中數學課堂有一些需要教師留意的特征,教師要把握課程教學的一些典型特點,在教學方法和模式的選擇上更好的適應這一特征,這樣才能夠讓實際教學過程更有效的展開。新課程背景下的數學課堂之所以會產生一些典型特征,主要是為教學目標服務的。新課程背景下,更加強調對于學生思維能力、知識應用能力和實際問題解答能力的培養,強調學生的主體性在課堂上的體現。教師在教學中要充分考慮到這些因素,要在把握住數學課堂特征的基礎上設置針對性更強的教學流程,這樣才能夠促進教學目標的有效實現。
一、以情境為依托展開知識教學
首先,在知識教學的展開中,教師可以更多的借助教學情境的設置,可以在情境的依托下更直觀的呈現這些知識要點,這也會讓學生理解與接受這些內容的門檻得到降低。數學課堂上學生會接觸到一些數學概念、定理等理論知識,這些知識點通常抽象程度較高,學生容易在理解上產生障礙。對于這樣的教學內容教師要善于以情境為依托,在具體的情境下凸顯知識的實質,引導學生把握住知識點的核心部分,進而更充分的吸收這些內容。新課程背景下的數學課堂應當更加靈活豐富,教師要善于有效的處理各種課堂上產生的實際問題,尤其是要想辦法化解學生知識理解上的各種障礙。采用情境教學的方式就是一個很好的解決問題的形式,這也會讓知識教學的效率得到保障。
比如,在引入“垂直”這個概念時,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觀察生活中的實物,讓學生找垂直,驗證垂直,相互談論垂直,從而引出垂直的定義。圖片中熟悉的場景,使教學內容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通過做垂直、找垂直、驗證垂直等一系列的探究活動,形成了豐富的概念表象。此環節有助于培養學生將背景抽象成數學化的能力。由此可見,要想把握新課程的初中數學課堂特征,并沒有想象中的那么困難,只是需要將一些生活中的東西很好地應用到課堂中就可以了。這種構建教學情境的方式不僅易于操作,有了具體的情境后學生理解抽象的理論知識的難度也會降低,這才是高質量的課堂教學應當有的組織形式。情境構建的方式還可以應用到很多其他知識點的教學中,新課程背景下教師要充分發揮這種模式的輔助功效,要讓理論知識的教學活化與生動化,這樣才能夠加深學生的課堂學習體驗。
二、鼓勵學生在生活中展開知識實踐
新課程背景下的初中數學課堂更加強調學生對于知識的應用與實踐能力的培養,課堂上教師要多設置一些知識利用的教學環節,以此來充分體現出數學知識的工具性特征。很多知識點都可以在生活中加以利用,教師可以設計生活化的場景或者情境,引導學生慢慢體現數學知識在解決生活實際問題中的功效。同時,教師要鼓勵學生思維的多樣性,即使是同一個問題解答的方法和思路也可以很不一樣。教師要鼓勵學生利用多種方法來解答問題的能力,這是學生思維的深度和廣度的體現,也能夠加強對學生知識應用能力的培養。基于上述的討論,教師設計的生活化的問題應當具備一定的開放性,要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思維,這樣地思考問題,學生的探討興趣才會更加濃厚。
比如,在計算方程的過程中,學生就可以利用日歷來進行計算,日歷與方程具有很強的共通性,關鍵在于學生如何運用。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構建理論知識和生活間的橋梁,要讓學生充分認識到生活中的一些場景、情境乃至日常工具都可以成為數學問題解答時的輔助。每一名學生的學習方法都不同,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優勢和弱勢進行適當的引導,同時有效地幫助學生揚長避短,這樣對學生將來的發展具有較大的積極意義。
三、豐富學生的學習感悟
不少教師對于數學課程的教學在理解上都過于簡單,并且會過度強調數學知識的工具性,忽略數學教學的人文性。新課程背景下的數學課堂在這一點上有所轉變,課堂教學中更加強調對于學生學習感悟與體驗的培養,要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知識的人文性,提升學生的綜合數學素養。教師首先要更新自己的一些陳舊的教學觀念,對于數學課程要有更加全面而深入的認知。既要落實好理論知識和實用知識的教學,也要一定程度上體現出數學課程對于學生的引導作用,要體現出數學課程的人文性價值,并且有意識的豐富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感悟。這不僅會讓學生更喜愛數學課堂,學生的數學素養也會大大提高。
蘇教版的教材著重往感悟學習方向發展,力求獲得新的突破,教師在實際教學中要對這一特征有較好的把握能力。這一特征主要表現為,立體幾何不再枯燥無聊,而是變得生動形象,通過一些有趣的語言和另類的問答,使學生更愿意學習立體幾何,學生接觸到這些知識后會獲得更大的感悟,不知不覺中,形成了一定的良性循環。對于感悟學習而言,其本身就是一個循環,學生只有對課程有所感悟,才能更加積極地投入學習,認真學習之后感悟又會進一步得到豐富,這就是新課程的初中數學課堂特征的魅力所在。教師要在課堂上加強感悟教學的融入,不僅有助于學生數學素養的形成,也會讓學生更加喜愛數學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