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鏡雄
摘 要:在開展九年級歷史教學的過程中應用歸納比較,對繁瑣的歷史知識進行歸納比較,對于促進學生學習效果的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從分析九年級歷史教學中應用歸納比較法的作用入手,重點從對歷史人物及歷史概念開展歸納比較、對同一歷史時期的歷史現象進行歸納比較、對同一類的歷史事件進行歸納比較等三個方面分析九年級教學的這一方法,從而提升學生對相關知識點的總結與理解,提升教學成果。
關鍵詞:歷史教學;歸納比較法;課堂教學效果;教學任務
九年級是初中教學的一個特殊階段,由于臨近中考,學生不僅僅要開展九年級正常的歷史知識的學習,還要開展七年級、八年級所學歷史知識的回顧復習,與其他任何時候的學習任務相比,九年級學生的學習任務是非常繁重的。為了在減輕學生學習負擔的同時保證教學效果,在開展教學的過程中要應用歸納比較。對繁瑣的歷史知識進行歸納比較,對于促進學生學習效果的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本文就主要對九年級歷史教學中的歸納比較法開展簡單分析。
一、在九年級歷史教學中應用歸納比較法的作用
我國的歷史非常悠久,在錯綜復雜的歷史事件背后是客觀歷史規律。開展歷史教學,不僅僅是讓學生了解掌握相關的歷史人物與歷史事件,更為重要的是要能夠引導學生對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相互作用推動歷史前進的規律性有所認識,從而有效促進其綜合分析問題能力的提升。將歸納比較法應用于九年級歷史教學中,最為直接的作用就是有利于學生對于相關歷史概念、歷史事件、歷史任務的區分。
例如,在俄國的歷史上有二月革命與十月革命,作為俄國歷史上革命的兩個重要階段,二月革命是屬于資產階級革命,十月革命屬于無產階級革命,一些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分不清楚這兩個革命,有相當大一部分學生誤以為推翻沙皇專制統治的是十月革命,為了保證學生能夠對這兩個歷史事件的區分,應用歸納總結的方式,將這兩個歷史事件放在一起進行比較,學生就會發現二者之間其實存在很大區別,這樣就有利于學生對這兩個歷史事件的區分。
應用歸納總結的教學方式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作用就是能夠提升學生的綜合分析能力,通過將各個具有關聯性的歷史事件進行歸納總結,學生能夠在比較的過程中養成辯證地看待問題的習慣,并就比較過程中出現的相關問題開展思考與評價,在此過程中學生的獨立思考問題能力、綜合分析能力都會得到有效提升。
二、九年級歷史教學中歸納比較法的運用
1.對歷史人物及歷史概念開展歸納比較
初中歷史學習的過程中,涉及很多歷史概念,由于歷史知識水平還沒有達到一定的高度,很多學生會對一些常見歷史概念混淆,例如:君主立憲制與民主共和制、農奴與奴隸、半殖民地與殖民地、農民與農奴、壟斷資本主義與自由資本主義、民主革命與民族革命、資產階級與資本主義、改革與革命等。這些歷史概念都是字面上看起來有一定的相似性,但是實際上的概念是有很大差別的,一些學生由于看字面上的內容,很容易混淆概念,教師若能通過歸納比較的方法,將這些容易混淆的概念放在一起進行比較,學生能夠了解到二者之間的本質區別,從而實現兩種歷史概念的準確區分。
九年級歷史學習過程中所涉及的歷史人物是非常多的,再加上需要對前兩年所學課程進行回顧,學生需要在短時間內接觸很多歷史人物,一些有著相似背景、相似身份的歷史人物很容易被混淆。例如,學生都知道林肯與華盛頓是美國歷史上兩位著名的總統,但是很難對二者的歷史事件作出準確的區分,針對這種問題,教師可以應用歸納比較的方法,將二者的人物背景、所經歷的歷史事件等放在一起進行比較,并給學生思考與發言的機會,讓學生對二人作出評價,通過將二者放在一起進行比較,不僅有利于學生對二者的區分,弄清楚二者在美國歷史上的地位,另一方面,在對相關歷史事件進行回顧分析的過程中,學生對于美國獨立戰爭及美國內戰的理解能夠得到進一步加深。
2.對同一歷史時期的歷史現象進行歸納比較
歷史上同一時期世界各國所發生的歷史事件是具有較大差別的,但是也存在具有一定相似性的歷史事件,如,日本的明治維新與中國的戊戌變法,都是歷史上有名的歷史事件,但是二者在背景、內容、結果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異性,為了促進學生對這兩件歷史事件的理解與區分,在此應用歸納比較的方法,把這兩個歷史事件放在一起進行比較,能夠很好地促進學生對于這兩個歷史事件的理解,從而對相關歷史發展規律做出正確的評價,有利于其整體的歷史學習效果的提升。
3.對同一類的歷史事件進行歸納比較
應用歸納比較的方法對同類歷史事件進行歸納比較,有利于引導學生在歷史知識學習的過程中,做到舉一反三、融會貫通。例如,在學習我國近代化進程有關知識學習的過程中,將我國的近代化歷史進程與西方國家的近代化進程進行比較,通過比較發現我國的近代化進程與西方國家相比既有一定的區別,又存在一定的聯系。西方國家的近代化進程中,注重解放思想,在解放思想之后再確立先進的制度,然后促進科技的發展,我國的近代化進程非常注重對西方國家的學習,但是其近代化進程的發展過程與西方國家恰恰相反,這主要是因為我國在近代化發展歷程中,首先只看到了歷史發展的表面現象,在不斷的嘗試之后才認識到本質,這一發展歷程是與歷史的發展規律相符的。
九年級歷史學習過程中,涉及的歷史概念、歷史知識、歷史人物、歷史事件非常多,該階段的歷史學習主要是一個從知識積累到理解的過程,通過將歸納比較法應用于九年級歷史教學過程中,通過對相關歷史概念、歷史人物、歷史事件進行比較分析,有利于學生對于相關知識點的總結與理解,對于教學成果的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李紅艷.淺談九年級歷史教學中的“歸納比較法”[J].魅力中國,2014(9):214.
[2]王水琴.淺談初中歷史教學中比較法的運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3(5):56.
編輯 薄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