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萬乾
摘 要 在高中學科中,地理的學習也非常重要,多圍繞人文地理環境及時空變化規律而展開研究。而在新課改實施后,地理課程的教學觀念出現了顛覆式的變化,也引發了地理學科教學方法的創新,探究式方法就是一種迎合教學改革,提升教學水平的新方法,本文將結合我多年的教學經驗,加以研究。
關鍵詞 高中地理 探究式教學 適用性
中圖分類號:G633.5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24-0016-02
探究式教學,就是利用列舉某些實例或問題的方式,以培養學生獨立探究和主動自學的能力,以實現幫助學生掌握知識及其原理的目的。經實踐證明,應用該方法教學,能幫助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并形成獨立的思維方式,大大提升了課堂效率。我認為,采用探究式方法教學應從如下幾方面入手:
一、了解學生心理,培養良好的師生關系
傳統的高中地理教學中,多數延續的是教師講授為主,學生在課堂中充當的角色多為聽,這也就導致了一種比較嚴重的問題,即學生很容易在課堂上出現走神情況,而且也缺乏主動思考問題的能力,大大降低了授課質量。而隨著新課改的推行,探究式教學方法已經被大多數地理學科的教師所認可,在我的教學實踐中,發現此方法在改善課堂氛圍、提升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方面的效果都非常顯著,特別是當老師提出了一些比較新穎的問題時,更能激發這個年齡段的學生的好奇心理和求知欲望,這在無形中使學生具備了自主探究的能力,非常有利于提升高中學生地理學科知識的學習。而這正是由于探究式方法與高中生的成長規律的適應性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此外,在探究式教學中,教師必須擺正自己的位置,培養良好的師生關系,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教師自身也必須對地理知識精通,對探究式教學方法的應用做到爐火純青,進行合理的利用,并根據高中學生的實際情況和心理特點,加以引導。
二、改善課堂氛圍,點燃學生的學習熱情
我們常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句話放在地理課堂教學中也同樣適用。多年執教高中地理課程,我發現一旦學生對課堂提不起興趣,就會使知識傳授大打折扣,探究式教學也是如此。作為地理教師,當務之急就是改善課堂氛圍,培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要想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就要求教師對其日常生活環境有足夠的了解,并結合身邊情境進行問題創設,讓學生融于課堂,提升學習興趣,增強自主學習的能力。
三、加強知識運用,培養合作學習的意識
在高中地理課程的教學中施行探究式教學方法,其中很重要的一個方面就是必須提升學生的合作意識。它的作用包括:能有效改善學生之間的關系,讓學生在互助交流中更為全面綜合的掌握知識點。教師之所以要進行這方面的教學努力,主要考慮到當前學生的成長環境,很多孩子都是獨生子女,或者自我意識非常強,他們內心缺少與他人合作的意識,當遇到一些問題的時候甚至會回避去求助他人,這一問題不僅存在于生活中,而且在學習過程中也非常突出。所以,在探究式學習中,教師必須想方設法來促成學生間的合作,來提升其主動學習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注重激勵效果,鞏固知識印象
在教師創設良好課堂氛圍的教學實踐中,激勵性原則是最為常用的手段之一,實踐表明,該方法在提升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效果方面的優勢是最突出的。舉例來說,我在講述“地理圈層結構”課程的過程中,就采用了實驗探究式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對地震波在地球內部圈層結構中的作用有了更為深入的認知和了解。在實驗操作中,我先選擇了兩個不透明的塑膠空瓶,并把巧克力放入了其中一個瓶子內,另一個瓶子內放入了橡皮擦,經過學生對瓶子進行親自搖晃之后,讓學生猜測瓶子里變放置的是什么東西,在猜測的同時還必須給出相應的猜測依據。在互動過程中,教師則必須給予學生足夠的鼓勵,讓他們說出自己內心的真實感受,而不能急于肯定或否定。課后,學生普遍反映非常喜歡這種參與感,這種方法對問題的理解不但深入且全面,而且更愿意去主動探究知識點和發生原理。
五、因材施教,注重教學成效
在高中地理課堂施行探究式教學方法的過程中,不能搞一刀切,必須根據不同學校班級、所處的地理環境狀況及學生的知識水平來定。施行中應注意:(1)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年齡及心理特點、生活經歷。(2)充分考慮到不同學校的實際教學條件。學習資源和地理環境特點。(3)結合學校的地位優勢和特點來進行針對性的教學。
綜上,探究式教學模式在高中地理課堂上的應用,是在對高中生心理特點及地理學科知識進行綜合的基礎上,而形成的能開發學生動手動腦能力,使其形成獨立思維,還能培養其學習地理知識的樂趣的一種方法。經實踐,我發現長期應用此方法,將有助于提升高中生學習地理知識的能力。
參考文獻:
[1]朱友萍.淺析高中地理探究式教學方法的適用性[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2015,(18).
[2]王海燕.高中地理探究式教學方法的適用性分析[J].求知導刊,2015,(04).
(責任編輯 陳 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