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敏慧
摘要:在新課程標準下農村初中的音樂教學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學科,應當引起高度重視,因此本文對農村初中音樂教學中面臨的困境進行了闡述,并對出路進行了分析及探究,以期為提高初中音樂教學質量提供參考意見。
關鍵詞:新課程標準下;音樂教學;困境與出路
中圖分類號:G807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2095-9214(2016)12-0064-01
一、農村初中音樂教學的困境
(一)對音樂教學的重視度不夠
在新課改要求下的農村初中音樂教學現實中,音樂教學往往得不到應有的重視,主要表現為:首先,農村初中由于長期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校方領導及主管教育的部門對音樂教學的關注度較少,并普遍認為這一課程只是輔助其他主要學科完成學習目標的次要學科,其成績并不列入中考最終成績,在繁重的學習環境下,設置音樂教學并不是十分必要的。其次,家長對學生的實際要求只停留在基礎學科表面上,認為只要將基礎課程學好就可以在考試中獲得優異成績,而音樂及美術等這類次要學科并不能過多的占用有限的學習時間,所以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音樂課程的課堂時間大多會被主要學科所替代,這就導致了部分對音樂學習具有優勢的學生,音樂才能被逐漸埋沒。
(二)教學設備不夠完善
由于農村初中對音樂教學不夠重視,以及部分學校的音樂設備長期以來得不到更新,導致設備配備水平較低,設備過于陳舊、落后,而教師隊伍的建設相對比較匱乏,不僅師資力量難以滿足音樂教學需求,設備更加難以達到標準音樂教學水平,這就使得在農村初中的音樂教學過程中,學生只能被動接受教學內容的灌輸,對樂理知識的學習活動那一開展,不但對樂譜難以理解,對音樂的欣賞及認知能力更是難以實現。正是由于音樂教學的這一過于單調的特點,才最終導致部分學生的音樂才能不能夠被發掘及培養。
(三)師資力量不夠
由于校方領導對音樂教學的重視度較少,因此在對教師資源的配置方面存在一定的偏失性,師資力量基礎較差,更為嚴重的是部分農村初中的音樂教學中缺乏專業的音樂教師。根據對可靠數據的研究可以發現,以全國范圍的初中為整體,在農村初中擔任音樂教師的一小部分是不具備專業教師資質的,而另外一小部分雖然具有專業才能,但是卻并不是專職擔任音樂教師的,甚至還有部分教師對音樂教學的積極性較低,這就直接導致了音樂教學活動的開展存在一定的限制因素,基礎比較差[1]。除此之外,在對音樂教學進行程表分布設置時,音樂教學的時間也被大量剝奪,教學內容更加難以按照課本實際進行推進,因此,農村初中的音樂教學具有一定的滯后性特點,并面臨著較大困境。
二、在新課程標準下的農村初中音樂教學的出路
(一)提高教師的專業水平
首先需要將農村初中的音樂教學重視起來,提高學生對音樂的鑒賞力,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發揮極為重要的專業引導作用,這對教師本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不僅專業水平要強,更應具備廣闊的音樂眼界,學生的學習效率及質量與教師的職能發揮有著較為直接的關系,所以高水品、高素質的音樂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起著絕對作用。在進行新課程標準下的農村初中音樂教學過程中,高質量的教學目標的實現需要教師將主導地位與學生進行轉換,增強與學生之間的文化交流,從而進一步引導學生完成情感的升華,培養學生對音樂表達內容的情感認知能力,使得情感教學得以落實。而音樂教師需要不斷提高自身專業水平,豐富課堂教學內容,從而使得學生在此過程中對音樂學習產生較為濃厚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知識儲備的量化發展,提高教學效率。
(二)與學生共同完成對音樂作品的鑒賞
在進行音樂教學的過程中,雖然受到農村各方面因素的影響教學設備存在一定的缺失性,配套設施不夠完善,教師可以利用自身較強的專業能力與學生一同對音樂內容所表達的含義進行探究,將作者創作音樂時的靈感及情緒進行分析。在進行音樂教學環節,在對音樂作品進行時,涉及的內容層面較為豐富,教師都可以與學生共同完成。一個完整的音樂作品不僅僅旋律優美,更是創作者的心靈感悟及情緒表達,是心靈與生活碰撞而產生的火花,因此教師在對音樂作品進行鑒賞前可以引導學生對作者的生活背景及表達意愿進行認知及了解,只有這樣才能使得學生對音樂內容的理解更具領悟力,使得作品內涵得以深化及升華。
在對音樂作品進行鑒賞過程中,只有對作者所處的社會環境及生活狀態進行最基本的了解,才能真正掌握作品所表達的內涵,拿捏作品的感情要點,在教師越學生共同完成對音樂作品的鑒賞過程中,不僅能夠使得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交流性及聯系性有所增強[2],更能夠培養學生的音樂文化賞析能力,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音樂教學質量顯著提升。
(三)改變教學模式,使學生獲得前所未有的情感體驗
處于初中時期的學生對于新事物的接受能力比較強,只有新鮮感才能激發學生的探索精神,而興趣的養成同樣與探索精神密不可分,因此學生對于新知識的學習情趣來自于對于新活動及概念的情緒感知,在實際的音樂教學環節,如果講師能夠將學生的全面感知能力進行激發,就可以使學生在打開感知世界的基礎上增強對新知識的學習及認知能力,音樂學習效率也會隨之提升。新穎教學模式的出現伴隨而來的及時學生的學習興趣,興趣得到激發,學生就可以專心致志的進行課程內容的學習,這不僅適用于音樂教學中,對各個學科來說都是具有進步意義的。
三、結語
在農村初中實施音樂教學,不但可以使學生的身心得到愉悅,還能使其思想感情得到升華,人格品質得到健全,使學生的素質得到全面的提升,因此一定要對音樂教學有足夠的重視,積極改善農村初中音樂教育的現狀,以情感體驗教學為突破,轉變傳統的接受教育模式,從而達到豐富學生情感和體驗生活美感的教學目標。
(作者單位:海門市三和初級中學)
參考文獻:
[1]洪培玲.淺談新課程標準下的初中音樂教學[J].新課程,2014(05).
[2]盧睿.合作式教學在初中音樂教學中的有效運用分析[J].北方音樂,201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