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輝
摘要:正所謂和諧課堂就是要堅持以人為本,使教育的各因素相互依存、相互促進、協調合作,形成完美的教學生態,從而促進學生自我激勵、自我成長、自我完善。教師是教學的實踐者、組織者,如何構建和諧的數學課堂尤其重要。教育”以人為本”的理念越來越得到人們的認可。一切為了學生全面和諧的發展,已經成為當今教育的主題。
關鍵詞:數學課堂;和諧;教學生態;以人為本
一、創建和諧的師生關系
1、重視師生情感交流,情感交流指在情感互動中,教學對學生的情感全以教師的言語行為,舉止上流露出來,讓學生所察覺、感覺,學生對教師的情感也會右一言一行中,喜怒哀樂中表現出來,教師和學生之間良好的情感交流能更好地促進師生之間有效互動,學生愛其師,則會樂于聽其課,教學效果更好。
2、要轉化角色,改變教師講學生聽的填鴨式教學模式,單一的教學方式使學生聽課注意力不能持久,產生單調厭倦的感覺。教學的思維方 比較抽象,學生解題模仿老師者多,教師應指導學生掌握解題方法、技巧,充分發揮他們的聰明才干去解決問題,從中讓他們嘗到學習數學的樂趣,教師要引導學生主動地獲取知識,教學中我用田忌賽馬的故事引導學生掌握智取對手的思維方式,學生矛塞頓開,樂此不彼。
教師只有心中有學生,真正關注學生,尊重學生的認識,創造民主、和諧、寬松、自由的教學氛圍,勇于把課堂讓位給學生,給學生充分的時間空間,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主體性,使學生敢想,敢說、敢干,在教學中有足夠興趣,讓學生以自己喜歡的方式感悟數學。
二、建立和諧的數學課堂教學模式
1、交往互動型課堂。①平等對話。化解師生間、生生間森嚴的壁壘。一方面做到師生平等。在交往互動中承認學生的主體性,給予學生應有的權利,給予學生主動發言、參與的機會。另一方面,做到生生平等。老師不能在課堂教學中使一部分學生成為交往互動的”貴族”,另一部分學生淪落為交往互動的”奴隸”。要實現師生平等,老師就應該學會”屈尊”、”傾聽”;要實現生生平等,教師就要學會調控自己,消除自己對學生的偏見,用各種各樣的方式平等對待學生,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②相互尊重。做到三個方面:一是教師尊重學生真實的內心體驗和情感。教師要設身處地從學生角度思考問題,要重視學生的存在和需要。如在認知關系上,教師不能以成人的認知方式去要求學生,不能忽視學生自己的認知方式;在情感受關系上,教師不能忽視了學生作為未成年人所感受到的情感體驗以及他們的情感需要;在社會關系上,教師作為社會的代言人、教育者和知識的傳授者,應該民主平等地對待學生。二是教師要在此基礎上尊重學生的行為選擇。三要尊重學生的奇思妙想。
2、自主學習型課堂。①出示學習目標。學生自主學習之前出示學習目標,可以使學生目的明確,克服學習的盲目性和隨意性。② 出示自學思考題。小學生由于受知識經驗與思維水平的限制,學習不容易抓著重點,有了自學思考題,一是能使學習有重點;二是有任務驅動;三是能讓學生體驗成功。③學生自學后交流學習成果和問題。一是交流學懂、學會了什么,并能用舉例、論證、操作等方式說明自己的觀點;二是交流哪些還沒有學懂或不會;三是在學習過程中發現了什么問題。④解決問題。簡單問題學生解決,較難問題學生討論解決,復雜問題師生共同解決,與教學目標無關的問題、費時問題、”怪”問題彈性解決。
三、構建教與學的和諧課堂教學
教與學的完美統一是和諧高效的課堂教學的基礎和核心。和諧,既是一種教育、教學的指導思想,又是一個動態的優化過程,更是小學數學教學課堂追求的最終目標和最高境界。要使課堂教學更加有效和諧,就必須協調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教學情景等因素的關系,把握學生心理,關注學生的學習情感,創造和諧:數學課堂。教育家第斯多惠曾指出:”教育的奧秘不在傳授,而在激勵、喚起和鼓舞”,要創建和諧高效的數學課堂,要實現三個根本性轉變,即變”要我學”為”我要學”,變”學會”為”會學”,變”愿學”為”善學”。要給學生一個”情感課堂”,教學過程讓學生的情感和興趣始終處在最佳狀態,以一種愉悅、積極、興奮的心態參與到數學學習中來;要給學生一個”對話的課堂”,在課堂上抓住和每一位學生對話的機會,從不同角度去引導學生、鼓勵學生、贊美學生,去調控課堂,鼓勵學生制造和善于”捕捉”有利于學生發展的有價值的”不同聲音”,給課堂增添亮色和精彩;要給學生一個”開放的課堂”,不僅引導學生學會數學知識,掌握學習方法,更要促進學生主動學習,自主探究,感受數學的趣味和作用,體驗到數學的魅力;要給學生一個”體驗的課堂”。蘇霍母林斯基說:”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然而在兒童的精神世界里這種需要特別強烈。
四、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小學階段正處在培養良好習慣的關鍵期,讓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好習慣一旦形成,學生的上進心就定向了,同時,在培養好習慣的過程中,要強化學生的責任心,責任心的培養要從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入手。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要注意訓練學生閱讀課本的習慣,使學生具備閱讀課本的能力,隨著學生年齡的增長和抽象能力的不斷提高,對課本內容提 出更明確而具體的要求,讓學生養成先閱讀后作業的習慣,通過審題訓練培養學生認真嚴謹的習慣,引導學生靈活選擇正確合理的計算方法,提高解題質量和速度,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學生的自信心和責任心得到不斷增強,習慣是人們在長期實踐中養成的,因此,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必須貫穿整個數學教學過程要堅持嚴要求、多示范、勤指導、反復練,才能得到預期效果。
總之,新課堂期待著教學觀念的根本變革,期待著生命的活力。我們只有構建和諧有效互動的課堂,把最寶貴的時間、最寶貴的嘗試機會、最寶貴的發表觀點與思想的空間留給學生。讓學生在課堂上自主學習,合作探究,思維得以飛揚,靈感得到激發,使我們的課堂更加精彩,更加充滿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