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芳
摘要:隨著新課程改革不斷加快發展步伐,人們對小學生的綜合素質教育成為當今社會的首要問題。在小學階段的教育中應用分層教學,可以有效促進小學生的個性化發展,為學生創建一個和諧輕松、自由平等的學習氛圍,還可以讓每一個學生都感受到老師的尊重和關注,并且最大限度的激發小學生的學習熱情,為生本教育奠定了良好的基礎。除此之外,分層教學還可以培養小學生合作競爭意識、奮發向上的團隊精神等綜合素質,確保小學生的全面發展。本文就分層教學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應用進行分析。
關鍵詞:分層教學;小學體育;教學應用
引言:
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發展以及人們生活水平的提升,教育投入也逐漸增大,人們越來越重視促進學生的德、智、體、美、勞綜合能力發展進步,那么在我國當前的教育環境下,想要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就必須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性,適應不同層次的學生的學習需要,從而保障每一位學生都能夠接受良好的教育。在我國當前的體育教學中,由于學生年紀性別、身體素質差距等因素的不同,所以在我國小學體育教學中必須采取分層教學法,以保證學生可以接受適合自身身體狀況的體育教育,保障學生身體健康,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
一、分層教學對小學體育教學的重要作用
體育作為小學教學體系中的基礎性學科,其教學對學生的綜合發展以及身體素質的提升有著重要意義。可以說小學體育教學是鍛煉學生身體素質,培養學生良好學習習慣和價值觀的有效途徑,因此不斷優化小學體育教學的展開,是小學體育老師們亟待解決的首要問題。根據小學生不同的體育興趣和運動需求,有針對性的劃分不同層次,可以充分激發學生的體育興趣,促使小學體育教學的高效開展。還可以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團隊合作意識,在不斷的合作競爭中提升自身的學習水平。
二、小學體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些體育教師在體育教學當中,為了使自己不承擔更多的責任,按照傳統的教學方式進行教學,以教師自己為課堂的主角,進行“一言堂”的灌輸式的教學方式,只顧自己的教學進度的趕進,而不在乎學生是否能夠真正掌握課堂的內容;或者,大多數教師忽略學生的體育教學,往往一周不多的體育課都會被其他學科教師占據,即便是能夠上體育課也大多是在教室內部進行[1]。學生的上課樂趣被壓制,使教學的效果低下。學生對體育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得不到激發,每一名學生在體育方面的優勢得不到肯定。
三、分層教學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1、對學生進行科學合理分層
分層教學的主體是學生,因此,我們首先要對學生進行合理的分層,這是展開分層教學的前提條件。為了實現對學生最優化的分層,我們要充分了解學生,綜合考慮學生的體能狀態、健康條件、興趣愛好等因素,并預測學生通過努力可以達到比較理想的效果,對學生進行科學的分組,并制定出符合不同層級的學生的體育教學策略[2]。例如,在體育教學中,我們要充分考慮學生之前的各種表現,對學生進行分層式分組,如分為四個層層遞進的小組,第一組是對體育不怎么感興趣或者體能較差的學生,他們在跑、跳、舞蹈等基礎項目上均無特別突出的表現,針對這一部分學生,我們要充分尊重他們,并靈活地開展體育訓練活動,以他們完成基本的訓練任務為準;而第四組的學生,則是體能突出或有一定體育特長的學生,針對這一部分學生,教師可以適當增加訓練難度和強度。這樣對不同層級的學生采取不同的教學原則,可以實現因材施教的目的,既達到整體體育水平的提升,又實現了學生個體化的鍛煉。
2、有針對性的制定不同的教學目標
在對小學生進行合理的分層之后,就要為這些不同層次中的同學制定相對應的體育教學目標,否則會導致分層教學失去意義。體育老師要根據小學生不同的體育素質,制定相對合理靈活的目標,以便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體育需求,提高小學生對體育運動的參與積極性。體育老師可以將教學目標劃分成多個小目標,然后讓小學生循序漸進的完成教學目標,這樣可以增強小學生在體育運動中的自信心,進而有效提高小學體育的教學質量[3]。
例如:在進行跳高教學的過程中,老師可以讓小學生先練習助跑、起跳,然后是過桿姿勢,掌握每項的技術要領,完成這些小目標后再進行整個連貫動作的練習,由簡到難,層層遞進的教學可以更好的激發學生的運動熱情,讓學生在身心愉悅中高效達成教學目標。
3、針對教學方式進行分層
教學方式對課堂教學效果有直接的影響,也關系到學生是否能夠達到學習目標,因此,體育教師要對教學方式的分層給予重視。一般來說,針對C層次的學生,體育教師要給予個別指導,盡可能找出每個學生身上存在的問題并幫助學生提升自己[4]。此外,由于C層次的學生體能素質比較差,體育教師還可以采取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教學。針對B層次的學生,體育教師可以采取示范教學方式,幫助該層次的每個學生掌握基本的動作要領。最后,針對A層次的學生,教師可以采取拓展提高教學方式,結合每個學生自身的體能優勢對學生進行拓展訓練,讓每個學生都能實現自我價值。
4、對學生進行合理的評價
教師的教學評價是非常重要的環節,為了更好的促進學生身心健康,教師的教學評價必須以學生為中心。教師在評價的時候要結合學生的發展特點和心理變化,讓學生感受到老師的真心。比如在評價學生的跳遠動作規范時,教師就要綜合性的評價,不能把學生放在同一個層次,從學生的課堂表現、進步程度等綜合評價,保護各個層次學生的自尊心,激發他們的學習動力,在體育學習中表現得更好。
結語:
總而言之,新課程背景下,分層教學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不但可以充分調動小學生的體育運動激情,還能提高學生對體育教學的參與積極性,從而逐步提高體育課堂的教學效率和質量,促使小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萬成.分層教學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應用[J].黑龍江科學,2018,9(14):94-95
[2]高希英.淺談分層教學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運用[J].田徑,2018(02):62-63
[3]石淑文.分層教學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應用[J].西部素質教育,2017,3(13):92-93
[4]張培培.分層教學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應用初探[J].當代體育科技,2016,6(03):9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