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方凱
摘 要:初中思想品德先學后教、自主探索的教學模式,已經成為教育教學的主要模式。主要論述了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學實踐中,實施“先學后教、自主探索”的“學講”模式的實踐體會,和同仁們交流。
關鍵詞:初中思想品德;學講模式;先學后教;主動探索
“先學后教、自主探索”的“學講”模式,以引領學生“學”、學生“講”的方式沖擊著傳統的課堂模式。理想的“學講”課堂上,教師不再是講臺前“莊嚴肅穆、滔滔不絕”的演講家,學生也不再是“正襟危坐、言聽計從”的順從者。學生自主學習,互助釋疑,大膽質疑。教師走下講臺,參與探究,指點迷津。為打造這樣的“互動課堂”,筆者在近年的思想品德教學中,著重從激發興趣促其自主學習,授之以漁形成自主學習的方法等方面進行了積極探索。下面就本人在實施過程中的一些想法、做法寫出來,與大家共勉。
一、“學講”的前提是激發興趣
“學講”是“學進去”“講出來”,不論是學進去,還是講出來,都需要前提條件和內驅力,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激發興趣、形成內驅力是“學講”的前提。
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學中,雖然素質教育的呼聲越來越高,但應試教育的行動不減。教學中許多教師對“灌輸”方式難以割舍,應試教育的包袱難以卸下,灌輸、應試成為教師的“殺手锏”,摧殘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在高唱素質教育之歌,仍走灌輸的應試教育之路的環境下,推進和實施主動學習,實施“學講”有相當大的難度。只有想學,并形成持久的內驅力,才能真正自主學習。主動“學進去”,也才有興趣“講出來”。筆者認為,形成內驅力的前提是興趣的激發。
二、“學講”中“自主學習”的指導
1.自主閱讀教材——學進去的前提
(1)自主閱讀教材的方式
①在教師的自學提綱的引導下,有目的地閱讀教材。
②完全自主閱讀,形成自己的預習風格。
這兩種閱讀教材的方式,主要區別在于是否是完全自主,不論是教師提綱式的指導,還是全自主的閱讀,不論是課前的預習,還是課堂的自主先學,教師都應在時間上給以一定的限制,否則,自主閱讀時間過長,也影響“講出來”“后教”的時間,再者,不受時間限制的閱讀,不利于閱讀能力、思維敏捷性的提高。為此,方法的指導和形成也不得忽視。
(2)自主閱讀教材的方法
①引導學生抓住閱讀框題和小標題,閱讀框題和小標題概括了教材的主要知識和問題,利于學生從整體上把握知識點。
②引導學生精讀宋體字,默記黑體,這兩部分內容以概念、觀點為主,是教材的重中之重。
③抓住議一議、說一說、想一想等輔助材料,了解了這些材料,有助于對知識的理解和把握。
④引導學生勤梳理,善于整理筆記。“不動筆墨不讀書”是千古一訓,在今天學習方式多元化的前提下,養成整理筆記、梳理知識點、構建知識體系仍然是自主學習不可或缺的基本學習素養之一。
2.善于質疑——會學的關鍵
“解決一千個問題,不如引導學生發現一個問題”,問題意識、質疑能力的培養,是學生“會學”的關鍵所在。
初中思想品德的學習,主要依托三個問題:是什么?為什么?怎樣辦?解決這三大問題,自主學習就能順利進行,并能順利完成自主學習任務。對于問題,可以通過自主探究、合作討論等方式解決。
三、“學講”模式實施的實踐
1.巧設情境,激發興趣
學講模式下的課堂教學,較之于傳統的凱洛夫的“五步教學法”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五步教學法”以“教”為主線,以“教師”“教材”為中心,學生被動、消極;而“學講”模式下,沒有嚴格的教學套路和模式,學習的氣氛更為緊張,“學”為主線,“學生”為主體,學生的學習、討論、探究有足夠的時間和機會,得到充分的保證。
如,《學會親近社會》的教學,首先教師創設情境:小華深受老師、同學們的喜愛,見到垃圾主動撿起來,幫助學生學習,周末參加社會公益勞動……再提出問題:小華身上有哪些優秀品質值得我們學習?通過學生的自考,教師巧妙引導學生走進新課的學習。
引導學生閱讀教材69頁,思考:什么是親近社會?親近社會有什么意義?再引導學生探討:親近社會有哪些要求?
然后呈現一些情境圖片,引導學生談一談現在的有些人對社會冷漠,成為看客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你對這些“看客”怎么理解,有什么看法?
繼續呈現情境:電梯內抽煙引起火災、在公園的草坪上遛狗等,提出情境問題:這些現象說明了什么問題、反映了什么社會現象?
情境的創設,激發了學生主動思考和探究,為自主學習推波助瀾。
2.巧設探究任務,促其主動學習
仍然以《學會親近社會》為例,教師通過情境引導學生自主學習、主動參與外,設計探究任務,也促使學生主動思考和主動學習。
如想一想:我們的校園里,有沒有不守功德,不文明的行為?(隨手扔垃圾、講粗話、破壞公物……)
議一議:初中生不守社會公德,不文明,對社會的不和諧以及個人成長有何影響?
實踐創新:為創建文明學校、文明班級提幾點建議。
這樣的教學,教師作為“主導”,主宰著課堂的發展方向,有效組織學生多樣化的自主學習、主動探究的活動,學生在課堂上,自主、合作、探究,會學、樂學,能力也得到提升。
“學講”模式顛覆了“灌輸教學”,使課堂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學生的學習方式、學習積極性、主動性都有所提高、有所改善,課堂上學生是知識的主人,課堂呈現不一樣的精彩,煥發出新的生機和活力。
參考文獻:
[1]王玉華.淺談如何提高初中政治課堂教學質量[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6(5).
[2]魯先英.談初中政治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策略[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4(10).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