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憲利
摘要:一體化教學顧名思義是將現代教育理論與實踐相互結合,多因素之間相互融合,以此進行一體化設置;在一體化教學中,教學場地以及相關條件皆由專業教師進行實施的一種教學模式;最終目的是培養出素質優良、技術過硬、技能符合專業職業崗位要求的技術技能型人才。
關鍵詞:一體化教學 教學反思 教學嘗試
中圖分類號:G71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5349(2016)11-0212-02
幾年來,我校在市委、市政府和各級教育行政與業務部門的正確領導下,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將科學發展觀與本地特色產業發展相結合,以此充分發揮農業和旅游為優勢,聯合辦學,堅持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以提高城鄉勞動力整體素質為核心,以服務地方經濟發展為重點的指導思想,采取“強隊伍、精管理、優質量、重技能、創特色、鑄品牌”六項措施,創新辦學機制,擴大辦學規模,嘗試一體化教學改革,努力提高辦學質量,取得了可喜的成績。
一、學校概況
五大連池市職教中心學校始建于1997年,經過十幾年的發展,學校成為以中職教育為主,融技工教育、成人學歷教育和短期職業培訓為一體的跨行業、綜合性、多功能職業學校。全校占地面積135萬平方米,建筑面積42萬平方米。全校教職工145人(含兼職教師),開設現代農藝技術、畜禽生產與疾病防治、機電應用技術、工藝美術、旅游服務與酒店管理、學前教育8個專業,各類在校學生3400人。學校是黑河市唯一的國家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和省農民創業培訓基地,是省級陽光工程培訓基地、就業再就業培訓基地、扶貧開發培訓基地、旅游教育培訓基地、農村實用人才培訓基地,每年開辦各類培訓班80余期,培訓城鄉勞動力3000多人次。
二、開展一體化教學情況
學校圍繞“以農為本、兼顧旅游、立足五市、服務黑河,為區域經濟建設培養技能型人才”這個中心,堅持“提高認識、確立目標、堅持原則、科學實施、逐步推進”的一體化教學改革方針,具體做法是:
(一)提高認識
首先,我們強化宣傳引導,提高全校教職工對一體化教學的認識。一體化教學,顧名思義是將現代教育理論與實踐相互結合,多因素之間相互融合,以此進行一體化設置;在一體化教學中,教學場地以及相關條件皆由專業教師進行實施的一種教學模式。在一體化教學中,教師更加注重對于學生能力的關注,將素質教育與實踐教育相互融合,關注學生的動手能力。一體化教學目的即培養出素質優良、技術過硬、單項技能拔尖的技術型、技能型人才。遵循這樣一種理念,學校成立了一體化教學工作領導小組,通過開展定期學習一體化教學新理念、新做法,提升全體教師“一體化教學”意識,通過開展一體化專業課教學競賽等多種途徑,推動此項改革的深入發展。到目前為止,全校專業課教師已初步形成一體化教學意識,部分專業相關學科已卓有成效地實施了一體化教學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學生的動手能力普遍提高,學習興趣有所增強,自學能力有所提高,自信心增強,專業態度明顯改變,適應能力有所提高。教師的教學觀念和教學角色都發生了變化,為我校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營造了良好的氛圍,教學質量業務能力和教學水平顯著提高,從整體拉動了全校的專業建設,推進了招生和就業,促進了學校全面發展。
(二)確立目標
開展一體化教學工作是一個嶄新的嘗試,對我校來說開展此項工作的環境和條件諸多方面還有限制。因此,我們因地制宜確立了切實可行的一體化改革工作目標,在我校具備條件的專業和學科開展試點,優越的師資條件也可為一體化教學奠定堅實的基礎。通過教師的開發研究,以此開展學科一體化課程體系,探索適應我市區域經濟(旅游和農業經濟為主體)和社會發展、符合相關行業企業生產需要的現代職業教育新的教學體系和教學方法。
(三)堅持原則
一體化課程是教學科學化探索的一種表現,其以國家職業標準為依據,注重學生的專業知識以及實踐能力,以期培養具有綜合職業能力的人才,明確規定工作任務,發揮人本思想。結合多年的教學經驗,充分融入設計課程內容,考量到學生學習的現實需求,靈活調整教學安排,運用實踐來檢驗理論,建立教室與實驗實訓場地的一體化、教學與生產的合一,理論教師與實習指導教師的合一。我校開展一體化課程教學改革遵循以下幾個原則:
(1)確立綜合職業能力培養的目標。準確定位課程發展方向,結合課程的要求,將教學過程與評價融合到學生綜合能力培養之中。并在開展課程時充分結合專業特點,發揮寓教于樂的精神,以教育為載體,關注學生今后的發展,進一步突出職業道德、職業精神的培養。
(2)以典型工作任務為載體。要圍繞典型工作任務確定課程目標,設定課程內容,結合專業教學計劃,以此構建專業課程體系,使得教學改革更加具有針對性。
(3)確定人本思想。以學生發展為出發點,確定人本思想,關注學生在學習中的困難,以此結合學生今后職業生涯,有計劃地開展教學改革;結合新型的評價模式,讓學生認識到責任與經驗的重要性,從而加快學生不同角色的轉換。
(四)穩步推進
我們對開展一體化教學采取科學實施、逐步推進的辦法。
一是依照一體化課程教學標準(大綱)開展教學,設定一體化課程教學標準,結合課程改革的相關原則,設定課程的教學內容,靈活調整教學體系,以此將實踐與理論結合,保證教學課程的有效實施。
二是迎合創新理念,盡量開發教材。在教學開發與編寫中,融合新的輔助材料,以此結合具有代表意義的教學單元,充分體現出教學內容要求,更加關注學生的理論知識與實踐知識學習。
三是加大投入,建設一體化教學場地。將理論融合到實踐之中,為實訓課多留出課程,使得理論學習完畢后直接在實訓課中檢驗,從而有效、科學地開展實踐教學,改善傳統的課程工作環境,為學生營造真實的實踐氛圍,將理論教學與技能訓練相互融合,為學生創設更好的環境。我校通過實行“產教結合、工學交替”辦學模式,促進一體化教學場地建設,一體化教學基礎能力的提升。通過“學校開專業、專業辦產業、師傅帶徒弟、公司加農戶、企業帶鄉村”的辦法,變實習基地為生產車間,變消耗性實習為創收性實習,走教、學、做、營一體化之路。
四是加強一體化課程師資隊伍建設。加大一體化教師培訓的投入力度,主要是鼓勵和支持專業教師,特別是中青年教師參加國培、省培以及相關行業企業組織的各種專業職業培訓,學校每年都要支付約20萬元用于專業教師的培訓,按四原則開展培訓,即:外派與內培相結合的原則;長期、中期、短期相結合原則;新知識普及與一體化實訓基地建設相結合原則;個體提高與全員能力提升相結合原則。具備相關培訓課程,打造出具有專業化一流、實踐培訓能力一流的一體化教師。在改革中謀求發展,創新教師的教學觀念,考核教師實踐教學水平與能力,不斷提升教師企業實踐能力,以此組建一支教學質量高、結構合理的一體化課程教學團隊。
三、開展一體化教學改革的思考
一是開展一體化教學改革,職業能力分析、課程開發與體系建設是核心。由于教師行業的局限,而行業企業參與的積極性又不高,這給改革實施增加了難度。如何調動行業企業參與的積極性一直是我們思考的問題。
二是一體化教學的生均投入較大,要求實習實訓的設備或與企業生產產品同步、實操設備目前很難做得到,一體化教學實施的專業廣度與深度受到明顯限制。
三是評價一體化教學由于受到許多定性因素影響,評價與被評者的主觀因素影響,導致評價不夠科學。如何減少此方面影響,更需要我們做大量的探索與實踐。
責任編輯:孫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