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君雪
摘 要:為提高青年教師項目開發能力和有效進行《護士營養風險管理》教學,采用文獻研究法,調查研究法,行動研究法開發《護士營養風險管理》項目課程,作為選修課教材,在五年制高職護理學生中進行教學,使學生在學校學習的知識技能能夠和臨床有效銜接,幫助護生盡快適應實習角色。同時,研究成果在同類學校中推廣,有利于培養更多滿足臨床需要的人才。
關鍵詞:護士營養風險管理;項目課程;課程開發;五年制高職
中圖分類號: C4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1069(2017)04-170-2
1 研究背景
2014年《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要求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對接,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對接,堅持校企合作、工學結合,強化教學、學習、實訓相融合的教育教學活動。推行項目教學、案例教學、工作過程導向教學等教學模式。職業教育要有效地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必須徹底打破按照知識本身的相關性組織課程的傳統模式。
職業教育要有效地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必須徹底打破按照知識本身的相關性組織課程的傳統模式。組織課程應打破任務之間的界線,突出任務之間的聯系,讓學生學會完成完整的工作過程;職業教育要成為一種對學生有意義的教育,內在地激發學生對活動的參與,必須使教學變成能產生顯性工作成果的活動,所以整個教學過程最終要指向讓學生獲得一個具有實際價值的產品。
在高職教育課程改革中項目課程已被職教界的廣大同仁所接受。并在不少高職院校中付諸實踐。項目課程的出現源于我國職業教育改革中為提升學生職業能力,滿足企業對人才素質要求的需要。項目課程作為突破學科系統化課程模式,建構體現高職教育特點的具有工作過程導向課程開發模式的一種有效方法,在課程改革中被看好,并已形成本土化,具有中國特色的高職教育課程開發模式。基于上述分析,結合項目課程的理論內涵和特征,可以認為項目課程應當是職業教育課程的主要模式。
2 同一研究領域現狀
2.1 營養風險的篩查和評估現狀
研究證明,住院患者存在營養風險可導致不良臨床結局(并發癥,住院時間延長和住院費用增加等)的發生,同時也發現存在營養風險的患者更易受益于營養支持。由于臨床營養師的缺乏,醫生對營養風險管理的意識薄弱,在臨床工作中,護士在營養篩查中扮演著很重要的角色,護士每天的工作中和病人頻繁的接觸,測量身高、體重、了解病人的進食情況等基礎的收集資料都是營養篩查非常重要的一步,這對于篩選出有營養風險的病人提供了很好的機會。
美國腸外腸內營養學會( ASPEN)和歐洲腸外腸內營養學會(ESPEN)均建議應常規進行營養風險篩查。因此,作為護理人員,應對護理對象進行必要的營養篩查。發現病人存在的營養風險,以便提供恰當的營養支持與護理。
2.2 護理人員對營養風險篩查的態度及認識現狀
有關營養風險篩查實施狀況的調查顯示,目前,臨床實施營養篩查的實際情況尚不令人滿意。Foltz等研究顯示,90.2%的醫院或機構有營養篩查指南,但不同醫院或機構實施的現狀不同,其中45.9%使用標準的評估表格,10.6%的醫院對所有患者進行評估。Rasmussen等對丹麥857名醫務人員的調查發現,77%的調查對象認為患者在入院時應進行營養風險篩查,但真正實施的只有24%,52%的調查對象認為臨床需要有效的篩查工具。
大多數護士面對營養問題有無能為力之感,作為營養支持的實施者在工作中只是機械地執行醫囑,對營養問題沒有主觀能動性。目前,我國臺灣等地明確了護士職責中評估環節包含對患者營養風險的評估;內地南京軍區總院也開始了對護士營養管理知識的相關培訓。
2.3 護士營養風險管理項目課程開發情況
護士現有的營養知識主要來自于工作中的摸索、查閱書籍,多數是以自學為主,缺乏專業的、系統的、正規的培訓和學習,五年制高職護理專業沒有設置營養護理學課程,對營養風險項目管理過程更無從涉及,不能滿足臨床護理工作需要。
3 研究目標
① 開發護士營養風險管理項目課程,作為選修課教材,用于五年制高職護理學生。②通過項目課程開發及實施,可有效提高青年教師實踐能力和項目課程開發能力,從而提高青年教師教學能力,以達成青年教師企業實踐項目培養目標。
4 研究內容
①課程標準的研究。制定護士營養風險管理項目課程標準。②項目課程內容的研究。根據課程標準確定項目課程內容,重點是護士營養風險管理的方法、途徑和評價。制作PPT,撰寫教案,編寫學生任務單、評價表,拍攝教學微視頻,完成教學資源庫的構建。③項目課程實施的研究。實施項目課程,作為選修課對五年制高職護理專業學生進行授課。④評估及反饋的研究。重點是項目課程實施過程中的評價教學效果,包括學生評價、同行評價、專家評價來評價教學效果,通過評估反饋修訂完善項目課程。
5 研究價值
通過學習護士營養風險管理知識,提高學生與患者的溝通能力,培養學生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便其在以后的臨床工作中產生積極的影響。編寫供學生使用的護士營養風險管理的教材,推廣臨床營養風險管理的知識,與臨床需要一定程度的接軌,更好地為患者提供營養方面優質的服務。通過本項目課程開發,為五年制高職護理專業課程改革提供借鑒。
6 研究思路
在查閱資料文獻的基礎上進行崗位調查與分析,從而確定課程標準和教學內容,收集臨床案例和其他資源編寫教材,在五年制高職護理專業學生中以選修課的形式進行教學實施,評估反饋后完善修訂項目課程并進行成果推廣。
7 研究方法
7.1 文獻研究法
盡可能收集、掌握與本課題研究相關的國內外文獻資料和相關的政策文件,并對文獻全面梳理,為現狀的分析和對策的提出及基于工作過程的項目課程開發的構思奠定基礎。
7.2 調查研究法
結合呼吸科、胃腸外科、ICU等科室的工作現狀,對護士、實習護生等進行座談、問卷等調研。聽取行業專家對學校教育相關建議,設計護士營養風險管理項目課程開發的實施方案。
7.3 行動研究法
應用開發的護士營養風險管理項目課程,作為選修課在我校五年制高職護理專業中開展教學,并在實施過程中通過評估反饋不斷完善護士營養風險管理項目課程,以便更好地在同類學校中進行成果推廣。
8 小結
護士營養風險管理項目課程開發了供學生使用的護士營養風險管理的教材,填補了五年高職護理專業營養風險管理教學內容的空白。基于項目學習的教學方法,貼近臨床護理崗位,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本研究利用校企、校校資源,共同開發了系統、完整、實用的護士營養風險管理項目課程,將企業實踐成果轉化為優質教學資源。
參 考 文 獻
[1] 張愛珍.臨床營養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3.
[2] 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J].職業技術教育,2014(18):45-49.
[3] 徐國慶.學科課程、任務本位課程與項目課程[J].職教論壇,2008(20):4-15.
[4] 郝超,蔣慶斌.試論高職教育項目課程的基本內涵[J].中國高教研究,2007(7):59-60.
[5] 胡笑玲,童曉清.營養護士在護理工作中的角色[J].中國農村衛生事業管理,2013(01).
[6] 吳雅芳.臨床護士營養知識調查與分析[J].Proceeding of Clinical Medicine,Sep,2013,22(9).
[7] 李月秋.住院患者營養風險篩查研究現狀與展望[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1(06).
[8] 余雪梅,曾凱宏,劉力,楊詠濤.普通外科住院病人營養風險篩查和營養支持應用狀況[J].腸外與腸內營養,2011,18(4).
[9] 高勇,葉向紅,李培,等.臨床營養支持專科護士的培養[J].腸外與腸內營養,2011,18(4):249-250.
[10] 夏羽菡.護理人員對臨床營養支持認知現狀的調查分析[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3.
[11] 寇京莉,韓斌如,路潛.三級甲等醫院護士對營養風險篩查認知現狀的調查研究[J].護理研究,2010,24(1).
[12] 操靜,潘莉,魏瑩瑩,等.應用營養篩查表對護士營養護理行為能力的影響[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2,31(10).
[13] 詹斯 康卓普,雷米 梅耶.營養風險篩查2002改善臨床結局[J].中華臨床營養雜志,2013,21(3).
[14] 李淑.營養篩查對住院患者的意義[J].中國保健營養,2013(02).
[15] 路潛.臨床營養護理[J].護士進修雜志,2007,2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