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經典是中華民族五千年燦爛文化的精髓,國學經典對學生的身心有至關重要的影響。本文從國學經典的概念入手,提出了國學經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特點,并且對小學語文課堂開展國學教育的意義進行了分析,提出了國學經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滲透策略。
【關鍵詞】國學經典;學語文;滲透
1 國學經典的概念
國學經典是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五千年燦爛文化的精髓。他是把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精華進行濃縮,對青少年進行國學啟蒙教育的、本源性的、有代表性的文化著作。中華民族文化源遠流長,在五千年期間創造了《三字經》、《弟子規》、《論語》、《孟子》《老子》等國學經典,這些經典著作對小學生的身心有至關重要的影響,現階段國學經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有十分必要的意義。
2 國學經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特點
隨著社會發展的需要,國學經典教育在學校中的地位逐漸得到提高,這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無疑將是一個良好的開端。但是,學校對國學經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特點還沒有清楚的認識,并且在教學實踐中還處于不斷摸索的階段,所以針對這種現象,提出了國學經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特點。
2.1 啟蒙性
國學經典包括儒學的經典著作,優秀的古詩文和廣泛流傳的古代蒙學讀物,這些內容具有較強的傳承性、文化性和教育性。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加入國學經典的內容,能夠讓學生繼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髓,陶冶學生的情操,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接受國學經典的啟蒙教育。
2.2 趣味性
在小學的語文教材中,國學經典的內容多是以故事、詩歌和名言警句的形式呈現,并且都配有與主題相關的精美配圖來幫助學生理解和學習。
2.3 循序漸進性
國學經典內容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呈現形式是循序漸進的,內容的編排從圖文并茂、通俗易懂的主題形式過渡到以課程、單元為主的形式,符合小學生思維發展的特點。
3 國學經典對小學語文教學滲透的意義
國學經典作為優秀的文學作品,它用文學形象的方式再現了人的生活。人們通過學習國學經典來豐富生活情趣,提升思想境界,同時推動社會的不斷進步,使之更適合人的生存和發展。
3.1 有利于促進小學生的身心成長
學生在小學階段的身心還不夠健全,良好的道德品質還沒有形成,并且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對漢語言文學常識的認識較低。在國學經典中蘊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學習國學經典能夠提高學生的道德水平,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的發展。所以,我國學校一直很看重國學經典在語文教學中的作用,學校在教學中發現,學生在傳統國學文化的熏陶下,塑造了良好的高尚人格,以前不懂事、有不良習慣的小學生通過學習國學經典,學會了換位思考,能夠體會教師和家長的不容易,在行為習慣上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
3.2 有利于提高小學生的記憶能力
學生在小學階段的語言感受能力和記憶力都處在敏感時期,如果在這一階段對學生的大腦進行有效的開發,會把他們記憶的潛能激發出來,產生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許多學校在小學的語文教學中,讓學生多朗讀和背誦經典的國學作品,并且從這些經典作品中讓他們感受到豐富的地理、歷史、天文以及人文藝術等知識,從而增強他們的記憶能力和提高他們的知識閱歷和語文素養。
3.3 有利于提高小學生的文化修養
網絡在我國的普及和發展對小學生產生了很大的影響,許多小學生開始沉溺于網絡的虛擬世界,在網絡上打游戲、聊天,對傳統文化漠不關心,對國學文化的了解已經到了“營養不良”的程度,這嚴重侵害了他們的身心健康。在這種背景下,學校加強國學經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滲透,會起到醍醐灌頂的作用,會讓學生養成閱讀古典作品的習慣,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
4 國學經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滲透策略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實行課堂教學策略是十分重要的,運用得當、合理的教學策略有助于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和教學目標的有效完成,相反,如果策略不當,就會影響教學活動的進行。因此,教學滲透策略的研究是國學經典教育實施的重要課題。為加強國學經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滲透,提出了以下措施:
4.1 趣味化教學
在小學國學經典的教學過程中,不管是賞析課還是朗讀課,教師都要避免“教條化”的說教,重視激發小學生的學習動機和興趣,將深奧的內容控制在學生可接受的范圍內。面對活潑可愛的小學生,要充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以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出發點。通過猜謎語、講故事等多種教學方式將國學經典的內容具體化、故事化,讓學生對內容進行透徹的理解,真正感受到經典文學就在他們身邊。
4.2 營造良好的環境氛圍
學校周圍的一切陳設是一個完備的教育過程必不可少的條件,學校的環境對一個學生的成長有很大的影響,對學生的精神世界有潛移默化的作用。所以,學校應該在校園環境中營造國學經典學習的文化氛圍,對校園的環境進行布置,通過懸掛圖片、標語和利用墻報,來有意識或無意識的讓學生接受國學經典文化的感染和熏陶。并且也可以舉辦豐富多樣的課外活動,例如在傳統節日中,帶領學生參觀一些歷史古跡來展示相關國學經典的教學。通過活動來激發學生學習經典文學的樂趣,更直觀形象地幫助學生對傳統文化進行理解和吸收。
5 結語
總而言之,提高小學生的整體素質,離不開國學經典的熏陶和滋養。國學經典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還是一個不斷挖掘和探索的功能。國學是中華民族兒女藝術的結晶,是中華民族文化史上的瑰寶,發揚和弘揚中國傳統文化,需要從小學生抓起。通過對小學生進行國學經典的熏陶,來提高他們的思想境界,讓他們明白做人的道理,從中體會做人的樂趣。
參考文獻
[1]馬麗瑤.論國學經典誦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性[J].青少年日記(教育教學研究),2016(07):18.
[2]董玲萍.誦國學經典 品百味人生——探究誦讀國學經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實踐[J].中國校外教育,2015(30):26.
[3]徐祥香.淺談在小學語文課堂中滲透傳統文化教育——《第一次抱母親》教學案例分析[J].教育觀察(下半月刊),2016(12):72-73.
[4]劉雪梅.淺談國學經典在語文教學中的滲透[J].現代語文(教學研究版),2016(11):59-60.
作者簡介
馮穎(1973-),現為河北省秦皇島市海港區中小學生社會實踐基地小學高級教師。
作者單位
河北省秦皇島市海港區中小學生社會實踐基地 河北省秦皇島市 066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