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利芳
(湖北省襄陽市襄州區張家集鎮中心學校)
摘 要:如果進行一次問卷調查:“你最不喜歡的一門學科是什么?”思想品德學科即便不是最終答案,也肯定是候選答案之一。之所以出現如此尷尬的局面,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思想品德教學的封閉性。在傳統應試教育模式下,考試分數作為評價師生的絕對依據,講、讀、練是課堂教學的主要形式。學生被禁錮在教室里,束縛在課本試卷上,這樣呆板枯燥的課堂必然讓學生日久生厭。要改變這種尷尬局面,煥發思想品德教學魅力,必須打破思想品德教學的封閉性,打造自由開放的思想品德教學課堂。
關鍵詞:開放課堂;自由課堂;思想品德教學
一、打造自由開放的思想品德教學課堂的必要性
1.打造自由開放的思想品德教學課堂是由思想品德教材內容編排特點決定的
初中思想品德教材以“成長中的我—我與他人—我與集體、國家、社會”逐步擴展的生活作為教材構建的基礎。整個教材內容把學生置身于開放的生活之中,這就決定了思想品德教學必須打破封閉性,引導學生積極參與社會實踐活動,走向自由開放。
2.打造自由開放的思想品德教學課堂是新課程培養目標的內在要求
“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精神,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和革命傳統;具有社會主義民主法制意識;養成健康的審美情趣和生活方式,具有初步的創新精神、實踐能力、科學素養和人文素養以及環境意識?!边@些新課程的培養目標無不要求思想品德教學更加自由和開放。
3.打造自由開放的思想品德教學課堂是思想品德教學的必由之路
強調聯系生活實際,是教學大綱對教師教學方法的重要建
議。在教學中,要面向豐富多彩的社會生活,開發和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選取學生關注的話題,圍繞學生在生活實際中存在的問題,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社會生活的要求和規范,提高社會適應能力。
二、打造自由開放課堂的幾點嘗試
1.打造自由開放的課堂教學時空
傳統的思想品德教學局限于課堂45分鐘,學生封閉在教室
中,割裂了與廣闊鮮活的社會生活的聯系,必然缺乏生氣,喪失對學生的吸引力。為此要做到:
(1)課堂向課前開放。例如,在學習《了解基本國策和發展戰略》一課前,我要求學生收集在不同地方看到的宣傳標語。課堂上學生展示了豐碩的成果?!吧猩家粯?,女兒也是傳后人”“再窮不能窮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建設誠信工程,促進經濟發展”,這些內容豐富的宣傳標語,為學生學習計劃生育、義務教育的基本國策和科教興國戰略等打下了基礎,也使學生感受到思想品德學科的生活氣息,增強了學習興趣和熱情。
(2)課堂向課后延伸。例如,在學習了《依法參與政治生活》后,我要求學生利用周末調查家鄉百姓有哪些意見、愿望,并幫助他們反映心聲。農村合作醫療報銷辦法、糧食直補、農村低保申報等農民關心的熱點問題都一一收集起來。學生學會了運用寫信、打電話、發電子郵件等方式幫助百姓反映問題,而且幫助百姓認識到聚眾鬧事等途徑的錯誤性。同時,學生增強了參政議政意識和主人翁的責任感,體會到了思想品德學科的現實意義,提高了學習的自覺性。
(3)思想品德課堂要走出教室,走向社會。教學中,配合相關學習內容,我設計了一系列社會實踐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理解知識、運用知識分析問題,提高思想覺悟,感受思想品德學科的魅力。例如,學習《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時,我讓學生參與調查家鄉的母親河——滾河的環境現狀,要求學生活動結束后撰寫調查報
告。學生利用周末到河邊看、向周圍居民問,并結合所學知識進行反思,了解了滾河的污染現狀及原因,提出了有價值的滾河環境保護建議,增強了環保意識、責任意識和愛護環境的自覺性。
2.打造自由開放的學生活動
傳統教學以考試分數作為評價師生的絕對依據,學生活動主要是三個字“聽”“讀”“練”,單調乏味。學生在課堂上處于被動接受的地位,自然缺乏興趣和主動性。為此,我創設了豐富多樣的教學活動,使每個學生參與進來,學在其中,樂在其中。“天天3·15”讓學生增強自我保護意識,在消費中練就火眼金睛,敢于斗爭、善于維權,體會到法律就在身邊,打擊違法犯罪,切實維護我們的合法權益。
3.打造自由開放的教學內容
“選取現實生活中的素材”,是教學大綱對教材編寫的重要建議。但是由于教材編寫存在不可避免的滯后性,與現實生活脫節,顯得不夠鮮活、生動,缺乏對學生的吸引力。為此,我在教學之余時時留心時事熱點,并把他們改造成生動的教學資料。“5·12”地震成為學生感受責任、珍愛生命、磨煉意志、調節情緒的生動教材;語文課文《魯提轄拳打鎮關西》成為學生探討法律知識的經典案例,鮮活生動的教學內容讓學生在教室和社會生活之間自由徜徉,充分感受到思想品德學科的生活氣息和魅力。
打造自由開放的思想品德教學,需要教育行政部門的政策引導,需要學校領導的大力推動,需要家長及社會的理解支持,更需要廣大教師的積極實踐。我相信,只要我們共同努力,思想品德教學會更加貼近現實、回歸生活,一定會煥發無限魅力。
編輯 尹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