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艷
【摘 要】本論文結合中職數學課堂教學實踐探討了當前小組合作學習在中職數學課堂中存在的一些實際問題,并提出了相應的改進建議,以進一步提高中職數學教學質量,為學生的學習及成長夯實基礎。
【關鍵詞】中職數學;小組合作學習;問題對策
近年來我校大力開展教學改革,倡導實行“學本式”課堂教學模式,而實踐這一教學模式的有效載體之一就是“小組合作學習”。目前在中職數學課堂的教學小組合作學習實踐過程中存在一些問題,下面主要對其探討,然后提出相應的一些對策。
一、小組合作學習存在的問題
(一)分組不科學
在課堂上分組學習就會涉及到學生的座位問題。一開始為了方便,有的老師采取的是前后桌為一組,后來為了更好的開展小組活動,采取各小組成員圍桌而坐的座位方法。而進行分組的方式通常按照學生的成績劃分,或者就是學生自愿組合而成。這僅是把小組合作學習當做一種形式,并沒有考慮到每個學生的認知能力、性格特點。例如有的學生成績好,但又不善于表達和提問。不當的分組會導致小組成員間缺乏必要的人際交流和小組合作進呢過,也不能達到良好的學習效果。
(二)小組活動形式化,學生參與不全面
教師希望看到的是小組全員參與、自主、合作、探究學習,共同完成學習目標。而在實際教學中,往往會出現在小組間的交流很少,基本上停留在獨立學習的層次上,或者是只有成績好和外向的學生參與,不善于表達或學困生不參與合作學習,從而跟不上教學進度。小組沒有真正的討論和合作,沒有發揮小組合作的優勢,其學習結果不能完全代表本小組的水平。
(三)合作學習的內容、時間不合理
中職的學生的數學基礎普遍較差,接受能力參差不齊,當合作學習的內容太難、太簡單或者太枯燥時,都容易導致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學習效率不好。比如固定的公式、定理老師直接讓學生組織探討就不符合中職學生的認知能力。小組合作學習雖然是新課程倡導的一種學習方式,但是,在很多人看來,已經成為新課程課堂的標志了,似乎無此便不能稱之為新課程,因次被廣泛應用于各學科課堂教學之中,而不去考慮這種合作是否真的有必要,是否真的有利于提高課堂教學效益。
(四)評價機制不完善
評價是小組合作學習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能夠幫助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但有的老師只重視結果,忽視了學習過程及學生個體的評價,沒有對學生情感態度的付出做出具體的評價。有的老師對小組成員展開了評價,而沒有讓學生之間互相評價。最終導致一些學生認為,成績由考試決定,從而把精力放在做題上,放棄了對小組的付出。
二、小組合作學習問題的解決策略
對于大部分教師來說,小組合作學習是一個新事物,在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實踐中出現一些問題是正常的,問題的關鍵是我們要研究怎樣通過理論學習和教學研究去解決這些問題,使小組合作學習發揮應有的作用。
(一)合理分組,發揮個體性
首先教師應結合中職數學的學科特點、學生心理特點、性格、愛好、數學成績、男女比例等進行合理分組,讓小組成員之間能夠建立積極正面的相互依賴關系。其次中職學生的數學基礎薄弱,對學生的學習任務不宜過難,故小組在人數分配上上不宜過多,一般在4~6人最好。同時還要考慮組間水平差距,差距越小,競爭越大。最后要對小組成員進行角色分工,如記錄員、檢查員、糾錯員、聯絡員等,以確保每位學生都承擔了一定的任務,從而積極參與到合作學習中來。
(二)把握時機,精心選擇合作內容
1.在學生獨立思考出現困難時適合組織合作
在數學課堂中,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要得到鍛煉,獨立思考必不可少。當獨立思考無法解決問題時學生可能就會產生畏難情緒,這時再組織合作學習,集思廣益,能幫助學生及時吸收新知識。比如在復習二次函數圖像時,讓學生作出某個二次函數的圖像。只有少部分同學能比較完整的作出,其他的同學給再多時間也獨立完成不了,這時讓學生小組合作完成,有的同學知道可以描點,有的同學知道可以取那些關鍵點,有的知道對稱軸、頂點公式等等,大家在討論過程中進行思維碰撞與整合,就能迅速的完成任務。
2.在重點、難點處或重、難點得不到突破時適合引導合作
教學的重點、難點往往是學生理解的難點,在這些地方加強合作,有助于學習目標的達成。例如在學習終邊相同的角這一重點概念時,可以采取讓小組成員分工作出給定角的圖,再共同觀察,利用數形結合的思想進一步歸納出終邊相同的角的數量特點。整個過程既分工又合作,既有知識的輸出也有知識的輸入,從而突出這一重點內容。
3.在深化拓展處合作,延伸教學效果
深化拓展處是再創造的生長點之一,往往具有開放性和綜合性。此時進行合作,有助拓展學生的思維,激發學生的靈感,形成獨特的認識。例如在學習了分步計數原理的概念以后,教師組織學生采取小組合作的形式,自編生活中運用分步計數原理的題目,看看哪個小組編得又快又好。在討論過程中,學生們積極主動,編出了不少題目,但是生活背景大多相同,于是再引導學生從多覺得進行改編,最終各個小組整理出了許多符合要求的題目。
(三)采取科學的評價方式
1.整體評價與個人評價相結合
小組合作的評價要讓小組集體的評價與小組成員的評價相結合,把個人的表現得分納入小組總分中,以小組總體成績作為評比依據,形成組與組之間的競爭。同時在組內每周評選出進步之星,優秀之星等個人獎項,激發每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體驗成功的喜悅,樹立學習的自信,進一步提高學習質量。這樣的評價方式還會培養他們的團結合作精神,進一步實現教學憑借的科學化。
2.注重過程評價
毫無疑問,作為老師是應該了解學生在課堂中的學習過程和收獲,很多教師認為考察學生參與學習的過程和收獲只看他是否能回答出問題或是否能正確寫出題目的答案就行了,其實考察學生參與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和收獲不單只看上面所說的,應該從行為、情感和認知三方面去考察。例如:一位同學經過小組合作學習后沒能回答出老師提出的問題或沒能寫出問題的答案,是否就表示學生在這次小組活動中沒有收獲呢?其實不是。如果他在小組合作學習時很專心或者比以往專心,那也是進步,也是有所收獲;在情感體驗方面,可能自信心提高了或者對數學的興趣濃厚了,那也是很大的收獲;在認知方式方面,如果能自己獨立提出見解(不管對錯),沒有依賴老師和其他的同學,那也是一種進步。可以從上面很多的方面考察學生,其中哪方面有所進步,都是有收獲,也已經達到我們組織小組合作學習活動的目的了。這就需要作為教者的我們在學生進行小組活動時仔細地觀察我們的學生,積極與學生交流,對他們給予適當的指導,這樣我們才能充分了解和考察學生。
3.學生自我評價
學生的自我評價能夠提高學生的獨立意識,促進學生的成長。例如,教師讓學生填寫“小組合作學習自我評價表”,表中有“是否認真傾聽同伴發言”、“是否積極參與討論”、等評價內容,以促使學生加強自我反思,不斷進步。
【參考文獻】
[1]金靖.淺談數學課堂的小組合作學習[J].吉林教育,2008,(34)
[2]周廣.淺談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合作學習[J].新課程研究:教師教育,2008.(1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