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福
【摘 要】新一輪課改的核心理念是“以人為本”,新課程改革注重學生個性發(fā)展與創(chuàng)新精神培養(yǎng),在小學蒙語文教學中教師要確立參與者、組織者和引路人的角色,才能更好地致力于學生蒙語文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以及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
【關鍵詞】小學蒙語文;創(chuàng)新教學;教學方法
一、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
創(chuàng)新精神也稱創(chuàng)新精神,是人們從事創(chuàng)造性活動的愿望與態(tài)度,是一種用新的思路、新的方法、新的途徑解決問題的意愿。只有具有這種意愿,才能善于思考問題、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才能也于向書本、向前人、向老師提出質疑,才能具有創(chuàng)新的沖動,才能激發(fā)創(chuàng)新意識。小學生,特別是低年級的學生,他們對一切都充滿好奇,善思、多疑、好問,喜歡嘗試,對識記漢字、閱讀課文、背誦古詩等都很有興趣。因此,我們在教學中決不能泯滅學生的好奇心和探究的興趣,要千方百計地給予保護與激勵。
1.運用蒙語文教材的創(chuàng)新因素,培育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
教材中的創(chuàng)新因素很多,廣泛分布于字、詞、句、段及每篇課文中。小語教材中的每篇課文幾乎都有創(chuàng)新性,它們從選材、立意到謀篇布局、遺詞造句,都具有鮮明的個性特征,都充滿了創(chuàng)新精神。甚至課文中某個漢字的識記,都很有學問,都有可能誘發(fā)創(chuàng)新意識。因此,教師應善于挖掘、研究和運用這些創(chuàng)新因素,進行創(chuàng)新教育。
2.通過優(yōu)化教學過程,培育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
課堂教學是蒙語文教學的主渠道,因而必須優(yōu)化教學過程,改進教學方法,使其內容豐富、方法靈活、形式多樣,讓學生始終處于一種積極的情緒和飽滿的狀態(tài)之中。在低年級語文教學中,可廣泛開展情境教學,積極營造一種民主、和諧、寬松、融洽的教學氛圍。創(chuàng)設情境;運用圖畫、描繪情境;扮演角色、體會情境等。要讓學生充分動起來、活起來。使他們的創(chuàng)新意識在聽聽、讀讀、說說、畫畫、唱唱、演演中得到增強。
二、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發(fā)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1.進行素質教育,必須要革新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
新課程標準下對小學蒙語文教學提出了要求,教師不僅要教給學生一些學習方法,更要引導學生形成適合自身的方法,積極主動地學習。在小學蒙語文教學中,進行素質教育,要革新教學方法,加強對學生學法的指導,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教師要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使學生掌握打開知識寶庫的鑰匙,提高自學能力。
2.在小學蒙語文教學過程中,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首先要教給學生怎么預習
課前預習,促使學生發(fā)揮學習的主動積極性。課前,教師可以給學生留一些難易程度適當?shù)淖鳂I(yè),讓學生根據(jù)問題來預習課文,養(yǎng)成動手、動口、動腦的習慣,通過預習,學生可以發(fā)現(xiàn)一些疑難問題,上課的時候,再認真聽教師講解,提出自己的疑問,大家一起探討,這樣就很容易解決問題,同時也活躍了課堂氛圍。
3.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還要教給學生如何進行閱讀活動
首先讓學生學會理解詞語。學生要讀懂課文,理解句子是基礎。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教會學生如何理解句子,提高學生自學的能力。最后還要讓學生學會如何評價學習的效果。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自己評價自己的學習效果,讓學生自己出一份試卷,出試卷之前,教師要把出題的原則與方法給學生說清楚,讓學生感受到做題難,出題更難。知難而進,這樣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還可以讓學生系統(tǒng)地掌握知識,并進行分析與總結,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在學習的過程中進行復習,鞏固所學的知識。
三、面向全體,因材施教,重視個性的技能發(fā)展
我們抓住以“學”為中心這一原則,以面向全體學生,全面提高學生基本素質為根本宗旨,因材施教,根據(jù)學生的個性差異,采用分層次的教學方法。在小學蒙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根據(jù)受教育者的個性特點,精心設計教學過程與教法,進行分層次教學,讓能力較高的學生學到更多的知識,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獲得切合實際的知識,通過因材施教使每個學生都能獲得全面的發(fā)展。
1.在蒙語文的教學過程中,采用異步教學法
對于成績較好的、自學能力比較高的學生,平時多教給他們進行超前學習,啟發(fā)學生的思維,展開想象,善于從各個角度對問題進行分析、思考。在課堂教學中,我比較關注處于中等的大多數(shù)學生,提問一些簡單的問題.在教學中為了要讓所有的同學都有較大的收獲,根據(jù)學生的反饋情況,我實時調整課堂節(jié)奏,照顧到大多數(shù)學生的反饋信息,對中等生多啟發(fā),多提一些問題,充分肯定他們身上的閃光點,及時給予贊揚。這樣可使下層學生逐步提高,品嘗進步的快樂。逐步把他們引導到教學目標上來。
2.素質教育是一種以全面提高全體學生的基本素質為根本目的的教育
在教學過程中,我們要照顧到全體學生,同時又要兼顧到學生的個性差異,根據(jù)學生的實際進行因材施教,促進學生的個性發(fā)展。在因材施教的基礎上,使蒙語文教學過程中的知識傳授與提高學生的蒙語文能力結合在一起,在教給學生理解、運用知識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蒙語文運用能力。根據(jù)學生的個性差異情況,促進每個學生的個性發(fā)展,不斷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總之,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提高國民素質和培養(yǎng)新一代高素質的跨世紀的民族人才,是時代賦于廣大民族教育工作者的神圣職責,也是黨和國家對廣大教師的殷切期望。我們每一位教師都應站在時代的前列,不斷增強實施素質教育的緊迫感和責任感,努力提高自身素質,徹底轉變觀念堅持在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大膽摸索教學規(guī)律,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面向全體學生,注意個性差異。
四、對蒙古族學生進行尊重自己相信自己教育
在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改革開放的今天,要求學生首先尊重自己,相信自己。一定要努力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身體健康,對時代和祖國有用的接班人。但是我們少數(shù)學生不相信自己,不尊重自己的現(xiàn)象普遍存在,他們缺乏尊重自己民族文化遺產,競爭意識談。有的學生總認為我們怎么努力也比別人落后。所以他們失去了學習使用和發(fā)展本民族語言文字的信心。尤其是一些少數(shù)學生說“我們蒙古族學生沒有希望,不如漢族學生,怎樣努力也是那樣”對自己的民族失去了信心。這當然也有社會的原因。所以我們對自己的民族一定要有奔放的熱情和堅定的信心,為我們的民族趕上世界先進民族而奮斗。
五、結語
現(xiàn)在正是知識經濟飛速發(fā)展的競爭年代。所以我們蒙古族學生一定要用知識武裝自己的頭腦,用知識包裝自身。只吃好、穿好,追求享受,不讀書,不掌握知識的話,失去生活價值,白白浪費青春年華。正因為這樣,我們蒙古族學生一定要珍惜時間,刻苦學習文化知識,和其它民族學生并肩做戰(zhàn),為祖國建設,為發(fā)展民族語言文字做出貢獻而努力奮斗。
綜上所述,如果學習使用蒙語文,怎樣調動學習蒙語文積極性,提高蒙語文教學質量,關鍵是各級領導和教師們對蒙語文的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要自信自強,為民族教育事業(yè)努力工作。之所以我們提出了怎樣提高城市學生素質,怎樣調動學習蒙語文積極性,怎樣提高蒙語文教學質量等問題,探索怎樣解決問題是蒙語文學科教師們不可推歇的任務。要提高蒙古族學生素質,調動他們的學習使用蒙語文積極性,提高蒙語文教學質量。不能只依靠學校,而且還要依靠家庭、社會共同的力量努力工作。
參考文獻:
[1]九月花.小學蒙語文閱讀教學初探[J].教育科學:引文版,2017(1):00138.
[2]雙英.小學蒙語文教學管見[J].雜文月刊:教育世界,2016(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