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磊
【摘 要】高中階段的教學對于學生來說是一個很重要的階段,其中數學就是主要的教學科目,受應試教育升學的影響,高中數學對教師和學生的要求都比較高。高中階段的數學相比于小學初中都增大了難度,尤其是對學生的思維和解題方式來說,都是一個較大的挑戰。本文主要通過對學生在高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思維方式的培養對高中生的數學思維進行相關的闡述,以促進高中數學教學效果。
【關鍵詞】數學思維能力;高中教學;培養
高中數學在教學過程中應該要將學生的數學思維放在首要位置,但是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很多教師都沒有引導學生進行思考,使得學生經常走進解題的死胡同。長期以來,很多高中數學教師都以強化學生的解題能力為主要目的進行教學,而在教學期間對學生的思維能力沒有進行比較系統針對性的培養。對于高中生來說,培養其數學思維能力能夠從根本上提升其對數學知識的理解程度,從而增強其分析和解題能力,對其綜合能力的提升有很大的幫助[1]。
一、在高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重要性
1.是開展素質教育的基本要求
近年來,我國已經開始進行新課程改革,并且深入發展到了高中數學教學中,因此可以說現代高中數學教學已經開始往素質教育方向發展。在現代素質教育的過程中,教師和學生在課堂中的角色是發生了一定程度的轉變的,學生開始由被動接受教學內容變成主動了解教學內容,并且在課堂學習過程中學生可以對問題進行質疑,以及提出自己的意見和看法,逐漸實現了教育的基本要求。
2.符合現代社會的發展需求
在傳統的高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和學生大多看中成績對升學的影響和作用,而將數學教學和學習當做一種工具,一味地對數學題型進行反復練習甚至死記硬背,導致學生的思維得不到拓展。而在現代社會的發展過程中,企業和單位對人才的要求是具有一定程度的思維能力,并且能夠將學習和生活進行有機的結合[2]。高中教學中對學生進行數學思維能力培養能夠使得學生靈活運用知識解決生活中的難題,對于現代社會的發展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二、高中生應該掌握的數學思維能力
數學思維能力相對于其他學科的學習來說,具有較強的理性的特點,它從數學本身的特點出發,將感性的材料轉換為理性的思考方式進行分析,進而得出結論。高中數學思維是需要較強的邏輯性的,并且在運用這種思維的過程中教師和學生都需要對思考對象有強烈的認識。就高中階段的數學教學而言,學生應該掌握的數學思維能力主要是從高中數學教材以及高考內容出發的,最基本的就是概括和邏輯思維能力。高中數學內容是復雜且繁多的,很多高中生并不能完全理解數學教學內容,教師就需要引導學生對內容進行概括,使其找到學習內容的相似之處,再進行總結,從而簡化學習內容。高中數學對學生的邏輯思維要求是比較高,學生要理解高中數學知識就需要運用邏輯對數學知識進行分析,將不同的知識點進行連貫。由于高中數學教材中涉及到較多的空間運算以及數學符號,因此高中生還需要掌握抽象思維能力以及空間想象力。不少高中生經常會在解題過程中掉入題目陷阱,走不出去,在這種時候,應該使用逆向思維將數學題進行推理,轉變思考方式,提升其綜合解題能力。
三、培養高中生數學思維能力的策略
1.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
由于數學是一門理論性學科,并且受傳統教學理念的影響,很多高中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唯一注重的就是學生低數學練習題的解答能力,而忽視了數學實踐對培養學生數學思維的重要作用。從科學層面來說,理論教學是建立在一定程度的實踐的基礎上的,數學思維的培養對高中生的作用可想而知,而很多高中數學知識都是僅僅依靠理論教學不能上升其層次的,因此教師需要在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的過程中將數學知識以及數學思維融入其中,增強學生的實際數學思維感受,從實際提升其數學思維能力。
2.打破思維定式
很多高中數學認為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主要就是從其理性思考和分析入手,從而對其進行反復的訓練。從根本上來說,高中生學習數學是有一定的基礎的,而在小學初中階段學習的內容較之高中數學的程度是比較低的,高中數學中有很多內容是需要打破原先的數學定義的,因此學生需要打破思維定式,將數學進行重新定義[3]。空間幾何體是高中數學的一個重點內容,對于一些不能從新的角度看待數學的學生來說會有一定程度的難度,如果學生不能打破原本的數學思維,則很難對幾何體進行空間想象,更不要說對其進行重新構造了。
3.使數學教學生活化
高中數學需要結合生活進行教學,但同時高中數學又受到升學率的影響,很多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經常直接講述理論知識,而沒有將其與生活進行結合教學。在高中數學教學過程中結合生活對培養高中生的數學思維能力是有比較明顯的作用的。例如,教師在進行直線、平面的位置關系的教學時,可以聯系生活,直線及平面在生活中經常以多種不同的形式出現,教師可以利用生活中的物品進行舉例,并且將其進行聯系,能夠提升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能力,對培養其數學思維能力有較大的作用。
4.培養學生運用數學思維進行分析
要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就需要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讓學生經常性地運用數學思維進行分析解題,這不僅培養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目的,同時也是基礎。很多學生在解題過程中注重解題結果,但還是對于高中生來說,解題過程才是最重要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讓學生清楚運用了怎樣的思維解題以及在解題過程中分析的思維方式。算法初步是高中生需要接觸到的一類題型,但是對于大多數學生來說是不需要深入了解的,學生在學習這個內容的過程中,就需要實際運用數學思維進行分析,利用多次解題的習慣性思維進行引導,進而形成一種直覺性解題思維。
5.培養學生舉一反三的能力
高中數學題型千變萬化,在一種數學內容的教學和學習過程中,學生可以從不同角度進行分析,利用多種不同的思維方式解答同一個數學題。高中教學本身提倡變式教學,這種教學方式在數學教學中體現尤為明顯。教師要利用變式教學的特點培養學生舉一反三的能力,數學學習本身就是需要學生進行主動思考的,教師可以讓學生從不同的切入點進行分析,并且可以利用不同的公式以及原理邏輯進行解題,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的同時,可以提升其綜合學習能力。
四、結語
綜上所述,高中數學教學具有比較鮮明的特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考慮到學生不同的解題能力對其進行思維能力的培養。高中時期對學生來說是最重要的學習階段,也是其提升學習能力的最佳階段,學生要主動配合教師的教學,教師也要運用其教學經驗將學生的學習進行綜合,培養其數學思維能力,進而提升學生的總體學習質量。
參考文獻:
[1]楊彥鋼.數學思維能力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培養[J].西部素質教育,2016(02):94-95.
[2]劉艷平.淺析高中數學教學中對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J].中國校外教育,2015(21):130.
[3]關文輝.探討高中數學教學中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J].才智,2015(19):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