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淑芳
【摘要】興趣與好奇心能夠使人保持探究學習的積極性,能夠促進人們不斷地成長與進步。同樣,對物理現象方面的濃厚興趣可以有效促進物理學習的有效性。為了讓中專學校的物理老師有意識有目的性探索學生的學習規律和思想感情變化,在日常教學中要注重培養學生的物理興趣。教師在教學設計與教學實踐中從多方面探究學生主體,激發學生們的學習欲望,實現學生多方面的健康發展。
【關鍵詞】探究式教學 引導 創設情境 創造
【中圖分類號】G63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09-0099-02
探究式教學是指教師有意識的在所教學科上對學生進行引導,使學生能夠結合具體生活情況解決現實問題,靈活的運用所學知識的一種教學方法。在中專學校中探究式物理教學能夠將學生在專門學科學習中更好的發揮積極性和實踐探索性,不管學生能得出正確與否的結論,對學生來說都是巨大的進步,因為學生掌握的是探究的方法體驗到探索的樂趣,能夠很好的開發學生的想象力與創造力。對教師來說,也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對學生評價指導,有利于教師和學生的共同進步。探究式教學突破了傳統教學的局限性,豐富了物理教學體系,在新教學模式中需要教師和學生對自身都有一個很好的定位。物理教師應該深入了解學生的物理學知識結構體系,然后根據不同的學生情況設計教學方案,因材施教,幫助學生更好的學習物理這一學科。在探究式教學中教師和學生共同研究物理新知識新現象,教師將自己定位為物理新知識的初學者,只有這樣才能體會到學生的實際學習狀態,才能與學生一起去探究各種神奇的物理現象,引導學生更好的思考問題解決問題。具體來說,探究式教學需要教師針對具體物理現象,啟發學生提出相關物理問題,并引導學生通過假設驗證等方式得出結論,最后分析總結知識。
探究式教學是靈活多樣的,教師應根據物理教學的特點和學生學習狀況合理設計教學方案,引導學生能夠提出問題并分析解決問題。本文主要從探究式物理教學設計的主要內容及實踐應用進行分析說明,以有效的提高物理教學的實效性。
一、探究式教學之啟發學生提出問題并大膽假設
1.細心觀察生活,提出生活中的物理問題。學生在教師的提醒下可以發現我們的生活中處處都存在物理現象,對我們周邊存在的常見現象多問一個為什么是我們探究物理知識的良好起點,例如。公交車拐彎的時候我們身體往哪一側傾;滑冰鞋的鞋底為什么是一把刀的形狀;壺嘴的白氣是不是氣體等等。
2.從自然現象中提出物理問題。大自然充滿神奇色彩常常讓我們驚嘆不已,那其中存在物理學奧秘嗎?教師引導學生展開談論,可以提出先看到閃電還是先聽到雷聲、霧凇是怎樣產生的、雨后為什么出現彩虹等一系列問題。
3.要引導學生對自己提出的問題進行大膽的猜測和假設。首先,學生可以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物理學知識對提出的一系列問題進行解釋說明,例如海市蜃樓現象會用到光的知識,汽車發動機工作原理會用到能量轉換的知識。對學生解答不了的問題,教師可以鼓勵學生組成小組,相互交流探討,引導學生大膽假設問題答案,并對探究結果進行簡單的歸納分析,以便學生下一步更好的驗證猜測結果。
二、通過多種方式創設物理探究情景
在物理教學中通過適宜的方式創設具體情景模式,有利于發散學生思維,激發學生尋找解決方法的求知欲望,提高物理學習積極性。
1.以語言的方式創設問題情境。受教學條件等實際情況的限制,教師利用語言表述物理現象,為學生創設具體情境是物理教師中做常用的方法。教師描述常見問題并對學生展開提問,為降低學生陌生感,教師可以創設與日常相關的問題情境。例如,在學習摩擦力這一知識內容時,結合下雪后撒鹽的生活場景;學習杠桿滑輪時, 讓學生回顧夾筷子吃飯時的場景,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
2.通過演示實驗創設問題情境。物理實驗是中專學生必須掌握的學習內容,同樣也是探究式物理教學的重要途徑,學生自己動手參與實驗能發現更多直觀具有啟發性的問題,并且學生很容易在實驗過程中找到答案。例如:在學習大氣壓時,可以在老師的指導下制作簡易連通器,學生會對自己的成果非常自豪并迫切的想知道為什么連通器內的液體能夠總是維持在同一高度。
3.利用多媒體教學,創設問題情境。利用多媒體創設的問題情境可以起到比語言表述更為直觀生動的效果,探究式教學輔之以多媒體可以創設豐富多的問題情境。例如:在學習物態變化時,教師用多媒體向學生展示河流的結冰與融化,展示冬天的皚皚白雪等不同形態的水,讓學生思考液態水為什么會變成固體和氣體呢?
三、結合教材,引導學生進行物理實驗的探究,培養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
中專物理教材中涉及很多需要學生掌握的物理實驗,通過對實驗的探究,學生在大量訓練中不僅會使用基礎的物理儀器而且可以學生實驗的基本方法例如測量、加熱等,更為重要的是,學生可以在探究過程中發現規律,鍛煉了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歸納總結分析能力。物理實驗探究不僅包括課堂內的實驗,還可以鼓勵學生課下進行的實驗操作,豐富學生課余生活。
課堂內的實驗探究活動,首先是對實驗器材的多樣化選擇,由于學生存在差異性,在探究實驗時會對很多器材做出不同的選擇,教師應該在控制安全因素的前提下,允許學生對不同器材進行多方探究。不同方式的選擇讓學生保持高昂的探究興趣,有利于發展學生的創新思維。然后是對實驗變量的控制,對不同因素的控制,可以探究不同的實驗對象。由于學生在認識水平上的限制,在課堂時間內很難很好的完成多種因素的實驗探究,因此教師應該有重點的幫助學生控制好實驗變量,使學生很好的完成實驗探究。最后對實驗操作中傳遞的信息進行歸納總結,教師和學生在探究過程中應該相互協作,記錄好收集的實驗數據和得出的實驗結果,在實驗結束后相互交流,發現自己的優點和不足,更好的進步。
課下的實驗探究活動,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利用各種小工具在課下進行簡單的實驗探究,并注意以下問題。一是對所學物理知識的運用,學生應該有目的的進行物理實驗探究,例如學生在學習溫度后,就可以利用學到的知識在課下制作簡單溫度計,通過這些課下活動學生可以解決生活中的小問題。二是課外實踐活動應該對課堂知識有所延伸更好的進步,例如在學習晶體融化知識時,引導學生探究晶體融化的影響因素,學生在可以用鹽、糖等家庭常見晶體,探究液體、溫度等對晶體融化速度的影響。學生不斷改良實驗裝置進行操作,更好的控制誤差,得出準確結論,鞏固物理知識。三是物理知識與其他學科知識的綜合運用,學生學習的各科知識是相互聯系的。
不管是課堂上還是課下的實驗探究,都需要注意實驗針對性應該強,并且學生易于操作。可以將學生提出的問題集中起來,鼓勵學生設計實驗方案,并將最切實可行的方案選出來,組織學生動手操作,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四、結語
探究式教學是改革創新物理教學的重要方式,是一個開放的教學體系,教師應該不斷學習,掌握最新的物理學知識,并應用到課堂教學中,關注最新實時動態穿插到物理知識中,調節學生學習狀態。物理教學不僅僅是課堂上的簡單學習,還應該擴展到實際生活運用當中,利用在學校中學到的物理知識解決校外實際問題,是對學習的拓展與提高,像對河流污染程度的檢測等環保問題。探究式教學還要加強各個學科之間的融會貫通式學習,通過對多學科的有效利用,學生全方位的調動所學知識,提高中專學生創新性地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為了更好的開展探究式教學實踐,不僅需要教師的努力,學校方面還應該通過創新教育環境等有利措施為教學實踐開展創造條件。
參考文獻:
[1]鄭小英.探究式實驗教學的問題掃描及對策探究[J].中學物理教學參考,2013(08) .
[2]顧永健.優化探究設計提高教學效果[J].中學物理教學參考,2012(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