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麗
摘 要:小學數學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就是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計算教學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如何提高每一位學生的計算能力是小學數學教師值得認真反思的問題。本文筆者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探討,提出了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計算能力的策略。
關鍵詞:小學數學;計算能力;培養策略
計算能力是學習數學的基礎,它是學生學好數學應具備的基本能力,計算的準確率和速度將直接影響到學生數學學習的質量。小學數學計算教學貫穿于小學數學學習的全過程,掌握數學計算能力也是學生學習其他學科知識所必備的基礎知識。因此,培養小學生的計算能力更是小學數學教學中一項主要的任務。教師不僅僅要教授知識,還要注重對小學生計算能力的培養,提高小學生的計算能力,讓小學生能夠高效地完成計算任務。
一、采用多種教學方式,激發學生的計算興趣
興趣是學習最好的老師,只有激發學生的計算興趣,才能提高計算教學的效果,讓學生主動、高效地學習。首先,數學教師可以創建一定的教學情境,通過制造懸念,調動學生的求知欲望,將枯燥無味的計算教學變得有趣而生動。比如在減法教學中,筆者首先將“卡布列克常數”的知識告訴學生,而學生對此非常感興趣,學習效果要遠遠強于讓學生進行幾道減法計算題。其次,教師在數學教學中要從學生的實際生活出發,把握學生的生活經驗,讓學生感悟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最后,培養學生的數學計算能力,應當注重訓練形式。可以根據每節課的教學內容,引導學生進行口算練習。在注重計算的同時,還要寓教于樂,采用多樣化的訓練方式,這樣才能讓學生保持良好的學習狀態,持續較高的學習熱情,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
二、精心設計課堂練習,提升計算能力
要想迅速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發展學生的思維,教師必須加強計算教學和計算練習,使學生的計算既準確又迅速,從而達到提高學生計算能力的目的。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精心地為小學生設計一些練習,讓小學生不僅學習了當前的知識,對已知的知識也進行了一個復習。教師在設計練習時,注重練習習題的多樣性,吸引學生來進行計算題目,激發學生的計算興趣。重視學生的口算與計算速度的培養。口算能夠提升小學生計算的準確性與速度性,讓小學生在同樣的時間內達到高效計算。只有在掌握了計算方法的基礎上,強化練習,才能夠提高計算的速度和準確性,也才能夠悟出計算的訣竅,從而全面提升計算的能力。當然,應該講究訓練策略和訓練方法的多樣性,以免造成學生的枯燥情緒。例如:訓練內容要有層次:基本訓練(目的是掌握法則、運算定律、運算性質、計算公式等);針對性訓練(目的是糾正學生最容易出差錯的地方);特殊訓練(目的是通過強化記憶牢記常用計算數值來提高計算的速度和準確性。如:圓周率近似值3.14與一位數的乘積;分母是2、4、5、8、10的最簡分數與小數的互化等)。訓練的方法要多樣,如:競賽式,可以提高速度;游戲式,可以提高興趣等。訓練的手段要多種:如借用多媒體;借用簡單的教具和學具(自制計算卡片、計數器、撲克牌等)。比如教師可以舉辦“巧算比賽”“趣味解題”等活動,鼓勵學生一題多解,幫助學生樹立解決難題的自信,培養學生的堅強意識。
三、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習慣,提高學生計算能力
(一)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審題習慣
審題是解題的前提,學生只有正確審題,才能正確解題,所以教師要引導學生養成審題的習慣。審題的習慣需要從低年級開始培養,并且隨著年級的升高也要提出更高的要求。學生在進行計算時,往往會看錯計算數據以及預算符號,同時也會陷入到經驗主義的錯誤中,盲目進行計算,降低計算準確率。與解應用題相同,計算題同樣需要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加強對學生審題能力的培養。筆者在培養學生審題習慣時,提出了“兩看、兩想、后計算”的口號,首先要看正是包括了幾個部分,再看是否存在特殊條件,先想一般的解決方法,再想是否存在簡便算法。
(二)培養學生書寫規范、認真的習慣
在日常的數學計算聯系以及作業中,教師要刻意培養學生書寫規范、規整的習慣,數字與數字之間要留有一定間隔,豎式中的相同位數要對照整齊。只有讓學生書寫規范,才能保證學生計算方法、步驟以及思路的正確,避免由于漏寫數字或者運算符號而造成錯誤。在實際計算過程中,很多學生存在看錯行、抄錯數字、書寫不規范、不工整,將4位數漏寫成3位數,把0寫成9等等,雖然教師一再口頭提醒,但是學生仍然存在這種錯誤。因此,教師要針對學生的特點,通過對學生作業的批改,將錯誤地方用紅圈劃出來,達到強調的作用,引起學生的重視。
(三)引導學生自覺檢查并驗算,養成草稿工整的習慣
一套計算題做下來,很難保證完全正確,所以教師應當引導學生自覺檢查并驗算,進而提高計算的準確率,即便學生的口算能力以及筆算能力較強,但是也必須進行必要的驗算。學生在進行計算中,往往需要進行草稿演算,如果草稿不規范或者比較潦草、凌亂,也會造成一定的計算錯誤。筆者在實際教學中,要求本班學生講課堂作業本每一頁進行對折,一邊寫出計算過程,另一邊對應草稿,而草稿要求規范、整齊。學生只有規范草稿,才能在進行題目檢查驗算時,可以根據草稿快速發現計算的過程,發現其中的錯誤,如果草稿亂涂亂改,那么學生只能以重新計算的形式進行驗算,一方面降低了檢查的效率,另一方面即便發現錯誤,也不能找到初始錯誤之處。
小學生計算能力的培養要讓學生在計算練習中發展思維,養成良好的習慣,使學生在學習中自覺探索,不斷總結、不斷創造。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是一項細致的長期的工作,小學數學教師還要做好對學生的個別輔導和因材施教,加強家校聯系,這樣才能更有效地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