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蕾
【摘要】在新課改的視野下,小學數學的教學質量和效果受到各界的關注。而傳統的小學數學教學卻依然只是遵循教師課堂講課,學生完成作業的模式進行著。所以學生的學習自主性不高,并且師生之間互動較少。本文就“淺談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滲透游戲教學模式”為題來開展探討。
【關鍵詞】小學數學 數學教學 游戲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08-0156-01
伴隨著新課程改革以及素質教育的不斷施行,學生數學的綜合能力顯得更加重要。所以教師要不斷優化設計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課堂教學,從而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教師可以運用游戲模式與課堂教學模式相結合,同時以學生作為教學的主體,來解決學生數學學習中存在的問題,有效提高學生對數學的興趣。所以教師要從學生的角度出發,來改革創新小學的數學教學,從而提起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極有效的提高學生數學成績。
1.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重要意義
在學生們學習小學數學的過程中,對眾多知識從認識,到了解,到精通,是一個邏輯鍛煉的過程。小學數學的學習就是一個不斷引領學生們鍛煉邏輯思維能力的過程,從知識點的掌握,到對問題的思考,到解題過程,一步一步都是邏輯思維的引領,于是在這個過程中就鍛煉了學生們邏輯思維能力的多樣性。同時,小學數學的學習過程更為復雜,這就一定方面培養了每個學生的嚴謹性。
2.小學數學教學的現狀
2.1教學模式依舊傳統
小學數學教學方式還是一如既往地按照傳統教學模式,即教師課堂講課,學生完成作業。教學方式單一,對學生沒有吸引力,于是學生對于數學的學習的興趣不高,導致學生的學習效率低下。同時小學數學老師在教學數學課時,師生之間缺乏交流,導致學生的學習成績低。
2.2學習方法不好
學習好數學是需要教師和學生共同努力的,而學生常常在數學課堂學習不到位,課下又沒有空閑時間來補習數學,而最終造成學生的數學成績極差的狀況,從而對數學失去信心,學習積極性大大降低。
3.優化小學數學教學中滲透游戲教學模式
3.1 培養學生興趣
教師在教學中滲透數學游戲的模式來吸引學生,使其產生濃厚的興趣,從而促進學生對數學的學習。教師引導學生完成數學游戲,使得學生對數學有所興趣,同時要鼓勵學生在課堂游戲教學中來表現自己,從而引起學生的關注與討論,并積極參與其中,來達到在游戲教學中提高學生的學習數學的興趣的目的。
3.2情景教學
數學教學與游戲模式相結合的好處是小學生們可以在濃厚的教學氛圍中學習數學、理解數學、運用數學,從而明白數學并不是枯燥無味的。比如,在學習比的認識時,教師創設合適的游戲情景:老師給班級的五組同學們發30根火柴,讓學生們任意擺一個字,讓學生們算一下擺字所用的火柴數目和剩余的火柴數目之比。在老師徐徐引導下,學生們可以迅速算數、列出式并得出結果,這樣使學生有效的掌握數學的方法。情境游戲教學與數學相結合,使得學生可以很快的接受數學知識,從而有效提高學生的數學成績。
3.3實踐教學
我國小學教學一般都是理論為主,然而相對于小學數學這一門課來說,恰恰相反,小學數學的學習要求學生注重實踐,要培養學生的能力。例如在教學第一單元圓的時候,可以通過數學游戲來探究圓,選擇幾個小朋友上來一起圍成個圓,這樣,使學生很容易就能認識圓,同時在數學游戲中讓學生動手實驗來探索并掌握圓的周長和面積的計算方法,通過數學游戲的模式來進行教學來提高學生的數學基礎知識,利于提高學生的數學成績。
3.4提高教師專業素養
學校認真對待數學教師的選擇和培訓,因為教師的教學綜合能力是會隨著經驗的積累而提升,所以在教師的選擇上,學校不光要看重教師的數學知識素養,還要注重教師的教學經驗。教師可以因材施教,將學生帶入數學游戲教學模式中感受小學數學樂趣,同時在游戲教學中要給予學生一個廣闊的時間與空間,讓學生在數學與游戲的教學模式中愛上數學的魅力。
總結:教師要以素質教育為基礎,并需采取實效的教學方式來展開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即教師在進行小學數學教學的優化設計過程中,要把握好學生們的心理特征以及興趣愛好有針對性地將游戲模式滲透進教學模式中,使得課堂教學的效果變得越來越好,學生們的數學綜合成績也將有所提升。
參考文獻:
[1]侯楠楠.小學低年級數學游戲教學策略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4.
[2]趙永蘭.教育游戲環境下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模式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