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小美
摘要:教學教學中教師和學校所追求的就是要取得較高的教學效率,培養更多優秀的人才,這也是新課程改革為教育教學提供的基礎要求。素質教育的實施要求教師在教學中培養學生能力、擴展學生思維,挖掘學生求異思維能力,而實現這些目標的關鍵就是教學方法和手段的選擇。電教媒體是隨著科技快速發展中所形成的新型教學方法,能夠有效的激發學生的興趣,為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和學習意境,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掌握和了解所學內容,突破其中的重點和難點。本文針對全新形勢下小學數學教學中電教媒體方法的運用進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論述。
關鍵詞:電化媒體;小學數學;教學應用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7)03-0074-01
社會及科技的不斷發展推動了我國教育教學事業的全面改革,這一過程中學生在學習時對知識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因此需要借助各種高新科技和方法開展教學。目前電教媒體在教學中得到了廣泛的運用,可以實現對課堂教學資源的共享,這無疑是給教學注入了全新的動力。本文針對電教媒體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重要作用及實際運用進行了分析和論述。
1.運用電教媒體,精心設計導入,激發學生興趣
只有對一件事或一個事物充滿了樂趣才能夠全身心的投入其中。教學中教師應運用電教媒體的優勢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這樣學生就會積極的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值得注意的是學生的學習動機與興趣并不是天生俱來的,是通過對各種事物好奇的驅動下,通過感受和體驗產生的。運用電教媒體不但可以將新的教學內容進行傳遞,還能夠改變以往的教學手段和學習方法,調節課堂氛圍,創設學習情境,將學生的求知欲望和好奇心激發出來,從而引導學生更加深入的思考。
2.運用電教媒體,突出教學重點、難點
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過程中很容易遇到各種疑難問題,而且有的知識點很難用言語進行表達,由于知識內容比較抽象,所以理解起來很困難。運用電教媒體能夠起到良好的輔助功能,將抽象的知識更加具體形象的展示,使難點更加簡單化,讓學生理解和學習起來就比較容易些。比如,在進行《軸對稱圖形》教學的時候,傳統手段教學是拿教具來進行演示和比劃,很難將其講解清楚。多媒體教學的運用可以讓一些圖案沿著直線來進行對折,并可以保留這個過程。在對折的時候,教師可以配上音樂,這樣能夠讓學生更加集中精力,進行概念的構建也會比較容易。
3.運用電教媒體,發展創新思維
為了能夠促進小學生自身思維創新能力的提升,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擴展學生的思維空間,在實際進行授課時教師可以充分發揮先進高科技技術的優勢,這樣可以將原本無趣的知識變得趣味十足。教師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出發,利用不同的方式來進行知識內在規律的展示,從而打破時間、空間等一系列因素的限制,將事物發生的過程很好的展示出來,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知識生產以及發展的整個過程。這樣,學生能夠通過問題來進行探索,自主進行數學實驗。此外,教師可以將思考、分析以及探索的相關任務交給學生,這樣能夠幫助學生拓寬視野,不斷提高自身的創新能力和創新意識。
4.利用電教媒體,及時反饋教學信息
教學過程中教師屬于信息發布者,而學生則是信息接收者,學生自己接受能力是否良好將與其學習成果的好壞有直接性關系。以往,傳統的小學數學課堂上,教師對知識內容進行傳統都是通過語言表達進行的,這種方法會讓學生感到疲勞。
5.利用電教媒體,開闊視野
科技快速發展的局勢下很多的學校都在校內建設了專屬的校園網,通過登錄學生能夠獲取需要的知識點,也就意味著教師不再是唯一的知識傳輸渠道。一方面通過利用互聯網能夠讓學生對教材知識進行豐富和擴展,從而學到更多的知識內容,另外還能訓練學生的自身素質。
6.培養學生各方面的能力
小學生由于年齡比較小,所以對一些事物進行觀察時沒有足夠的耐心,也因此所收獲的知識內容不夠細致。教學中教師應注重對學生學習能力的增強,通過利用電教媒體可以讓學生了解到日常生活和學習中很難接觸到的事物和知識,從而激發學生的好奇心而更加細致的觀察,找到其中存在的問題,并解決問題。比如,教師通過多媒體來播放正方體和長方體的圖像,可使學生更好地觀察、了解長方體和正方體本身的特征。
總之,在全新的形勢下科技已經融入到社會的各個領域中,教育教學過程中通過運用電教媒體能夠將各種知識點直觀、生動、形象的展示給學生。但需要注意的是,教師應結合學生自身的心理特點及知識規律、教學任務和學習的內容進行全方位思量,確保電教媒體運用的合理性,這樣才能將其的價值充分體現,實現教學質量提升的目的。
參考文獻:
[1] 王永占.例談電教媒體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J].中國校外教育(中旬刊),2016(Z1).
[2] 陸大明.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體現電教媒體的作用[J].學周刊,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