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夢彤
摘要:在高中語文教學過程中,創設有效的情境,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熱情,提高他們的創造性思維和探究能力,實現教學效果的提高和學生的全面發展。結合多年教學工作經驗,對情境教學法在高中語文中的運用進行研究,并提出一些有效的設計策略,供廣大教育工作者參考。
關鍵詞:情境教學;自主;體驗
一、情境教學法概述
情境教學法,指的是在教育教學的過程之中,教師有目的地引入或者創設具有一定情緒色彩的、以形象為主的生動具體的情境,引起學生一定的態度體驗,從而達到幫助學生理解教材的效果,并使得學生的心理技能得到發展的教學方法。情境教學法的核心,在于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和學習主動性。
情境教學,是在對社會和生活進一步提煉和加工后才運用到教學生活中的,情境教學中的特定情境,提供了調動學生原有認知結構的某些線索,經過邏輯思維的內部整合作用,學生就會實現頓悟或者產生新的認知結構。教學過程中教師創設的情境,可以起到一種啟迪或是喚醒學生智慧的作用,讓正處于問題情境中的學生,由于教師的提醒受到啟發,從而順利解決學習中遇到的難題。
二、情境教學法的原則和作用
1、原則。(1)智力和非智力相統一原則。高中語文情境教學建議智力和非智力相統一的原則,是實現教學目標的基本條件。教師的責任和作用不僅僅是“授之以魚”,更重要的是“授之以漁”,處在高中階段的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認知能力和學習能力,這就要求教師在講授知識的同時,教會學生感受語文的魅力,實現知識的積累和技能的增長,達到智力和非智力的同步發展。(2)愉悅輕松的體驗性原則。這項原則是根據高中生的認知活動帶有體驗性和心理認識水平而提出,要求教師在輕松愉快的氣氛和情境中引導學生產生各種問題意識,展開自身的思維和想象,發現問題并自覺解決問題。高中語文教師要引導學生把思考和發現體驗為一種快樂,而不是一種負擔或強迫,讓學生快樂地學習。(3)師生互信互重下的自主性原則。該原則強調兩個方面:一是良好的師生關系;二是學生在教育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良好的師生關系是開展教學活動的基礎,是情境教學順利實施的基本保證。只有師生之間實現相互信任和相互尊重,教師充分了解學生,學生也充分了解教師,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才能實現“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決定了教學中要體現學生的自主性,教師要鼓勵學生進行獨立思考和自我評價,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精神和創新精神。
2、作用。情境教學可以為學生提供良好的暗示和啟迪,有利于鍛煉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培養學生的適應能力。情境教學,是在對社會和生活進一步提煉和加工后才影響于學生的,情境教學的特定情境,可以為調動學生的原有認知結構提供線索,經過思維的內部整合之后,學生就會產生新的認知結構,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提高適應能力。
三、高中語文課堂情境教學的高效設計
1、以教材為出發點,優化情境教學導入。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為了能夠激發高中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教師就要做好課堂導入,好的導入便是課堂成功的一半。課堂導入并不是隨意設置的,而要圍繞教材內容展開,這樣才能把學生帶入語文學習的情境,引發學生的思考,進而調動學生的興趣和熱情,實現課堂教學效果的提高。語文情境導入的設置,要在吸引學生注意力的基礎上,引導他們進行自主探究,讓他們能夠在情境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例如,在學習魯迅的《藥》一課時,為了調動學生的好奇心和積極性,就可以這樣設計課堂導入:“同學們,當我們生病的時候,我們會去看醫生或者是吃點藥,但是有的人卻用人血饅頭治病,你們聽說過沒有?今天我們就來學習《藥》這一課中用人血饅頭治病的事情,大家思考一下為什么當時的人們相信人血可以治病呢?”這樣一來,就可以引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學生就會帶著問題、以飽滿的熱情投入到課堂學習中。
2、注重學生思辨和審美能力的提升。語文情境教學的設計,應該把情感作為紐帶,注重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和創新意識,同時,情境教學還要與探究式教學方法結合使用,創設一定的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好奇心,讓學生在好奇心的驅使下進行創新。高中語文教學中,情境教學與學生的學習相互促進,通過創設情境可以開啟學生的思維之門,讓學生養成自主學習和探究學習的習慣,通過探究發現語言文字蘊含的美感和魅力,實現教學效果的優化。
例如,在學習《鴻門宴》一課時,就可以讓學生以角色扮演的形式感受文章內涵,文章中有劉邦、項羽、范增、張良等主要人物,教師可以選擇一些個性相仿的人來扮演,盡量還原文章的熱鬧和驚險。在角色扮演的過程中,學生不僅可以加深對課文情節的認識,還可以更好地把握人物情感的變化,收到較好的學習效果。
3、重視教學目標,優化情境教學效果。每一篇課文的教學目標都是不一樣的,教師要在透徹了解課文的基礎上提煉教學目標,實現教學目標與教學重難點的結合,根據教學目標設計教學過程和課時。高中語文課堂情境教學目標的設計,要科學安排課時,保證所有的活動能夠在一個課時內完成,另外,教學目標還要盡可能的詳細具體。
4、利用多媒體情境提升教學效果。多媒體作為一種有效的教學資源,在高中語文情境教學中具有無可比擬的優越性。與傳統教學方式不同的是,多媒體情境可以帶給學生視覺和聽覺的沖擊,讓學生從多種感官感受到語文的魅力,從而有效提升教學效果。
例如,在學習《林黛玉進賈府》一課時,如果只憑課文文字的描述,學生可能不能完全感受出林黛玉初進賈府時的復雜心情,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播放《紅樓夢》中相關片段,并輔助一定的語言解說,讓學生直觀具體地體驗林黛玉當時的動作和形態,加深印象。
四、結語
綜合上文關于高中語文情境教學的高效設計分析,我們要清醒地認識到,在課堂教學中創設情境,不僅是新課程標準的要求,也是提高課堂教學效果、促進學生發展的必然要求。高中語文教學的情境有很多種,教師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要根據教學的具體情況并結合學生的認識規律和心理特征,創設恰當的情境,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體會到語言文字的奧妙,加深對語文知識的理解和掌握,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和熱情,實現課堂教學效果的提高和學生的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