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亞芬
摘要:小學語文教學是我國教育的重要教學課程,隨著新課標教育的改革,語文教學更加受到了國民的重視。兒童文學在語文教學中有著重要意義,兒童文本身就是對于中國優秀文化的簡要記錄和收入,所以在培養學生對文學認知和興趣等方面有著重要的引導作用。本文結合小學語文的課程特點以及兒童文學文化特性,簡單闡述兒童文學對于小學語文的重要應用,期望能夠促進素質教育中語文教學的發展。
關鍵詞:小學語文;兒童文學;教學應用
兒童文學作為文學類讀物,本身在文學價值上就是對小學語文教育的補充和擴展,作為培養兒童內心文學興趣,開啟兒童對于文學世界探索的鑰匙,兒童文學的出現對于整個文化傳播和發揚有著重要的意義和作用,小學語文作為兒童教育初始階段的主要學科,在整個文學的學習和啟蒙階段也具有關鍵性作用,兩者作為文學的基礎教學類文獻,在實質上同出一脈,相輔相成,所以加強兒童文學和小學語文的互補和聯合對于整個語文教學有著創新性意義。下面通過對小學語文和兒童文學分別進行分析和討論,從而淺析兒童文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應用。
一、兒童文學的文化方面
1、兒童文學定義。兒童文學是在中華文化背景下,經過反復的節選和改變,專門針對于青少年和兒童設計的啟蒙性文學讀物,其目的就是激發廣大兒童和青少年對于中華文化的興趣和愛好,從而對整個中華文化進行學習和積淀。隨著時代不斷發展,兒童文學的定義和內涵也不斷的被更新和發展,但是不管經過如何的改變和創新,兒童文學本身大致包含下面幾個方面含義:第一,兒童文學是中華文化的產物,是結合兒童特性而編寫的文學類讀物,是對兒童和青少年思維有著引導、啟蒙等作用的啟蒙性書刊,是在文學基礎上的應運而生。第二,兒童文學的應用對象是廣大兒童和青少年,兒童文學的設計目的就是為了適應兒童和青少年的思維特點和心理特點,設身處地的在兒童和青少年的思維立場上去引導兒童和青少年走進文學的世界,用一顆純潔、積極、善良、美好的心去了解中國文化,進而培養兒童的學習興趣和內心性格;第三,兒童文學是優秀文化的剪影,具有廣泛的價值和作用,特別是兒童文學都是經過精心的編寫和排版,不論文字還是圖畫都是對兒童內心世界的映像和美化,結合了中國文化的多種優秀文化特點,目的就是啟蒙兒童和青少年的內心世界。
2、兒童文學與小學語文同根同源。兒童文學的內涵是結合兒童性格特點,充分將中華文化的優秀美德和品質融入其中,就是啟蒙兒童內心的文學世界,小學語文作為整個語文教育的氣啟蒙階段,對兒童內心世界的塑造和我國優秀文化的傳承有著重要意義,兒童文學和小學語文作為文學文化的啟蒙性書刊,對培兒童善良、美好、樂觀、積極的人生態度和個人信仰上有著重要的啟蒙性作用,所以兒童文學和小學語文在文學基礎上是同源之水,在對兒童啟蒙性教育上也有著共同的目的和意義。
二、兒童文學在小學語文中的表現形式
1、小學語文中的英雄主義。我國擁有五千多年的優秀文化底蘊,同時我國的文化教育歷史同樣擁有悠久的歷史背景,不論是古代教育中的私塾教育,還是現代教育中的大眾教育,在語文教學中最重要的頌揚文化就是英雄主義,從古代教育中的《山海經》中炎黃五帝,再到現代教育中的“感動中國”,這些文學書刊都是對我國歷史優秀任務品質的傳揚和贊頌,比如:古代教育沒有文學讀物,是通過石碑記錄英雄傳記,目的在于培養兒童見義勇為,勇敢正義的性格特點;兒童文學雖然并不是語文教育中的指定課本,但是卻在樹立學生人生觀和價值觀上起到重要的正面作用,特別是對于英雄主義的贊頌,所以文學讀物是促進語文教學的重要輔助性工具。
2、兒童文學和小學課本的互補意義。小學語文教材作為課程教育性書籍,要結合學生年齡特點和性格特點對課文內在進行適當的改變和修訂,適當的修訂和改變在一定程度上雖然對整個素質教育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卻造成一些文化史實的殘缺和誤解,雖然在一定階段有效的對兒童的內心世界進行培養,但是在長遠的階段會影響整個文學文化的學習和認知;兒童文學雖然不屬于素質教育的指定用書,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卻擁有較為完整的文學內容和思想意義,所以適當的通過兒童文學的課外閱讀補充小學語文課本刪減的內容,對于以后長遠的學習有著重要的意義和作用,由此可見,兒童文學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充分補充小學課本,通過二者有機的集合促進兒童內心世界的完善和文學文化的培養。
三、兒童文學在小學教學中的特點
1、材料內容的冗雜性。小學語文教育要求是課文內容簡介、中心突出、中心思想集中,兒童文學作為文學材料而言,是對整個材料的完整敘述,強調整個故事的完整性和全面性,所以在一定程度是不能夠容易被兒童理解和接受,但是這并不意味著兒童文學不屬于文學教育的優秀材料,我們要正確對待小學課本和兒童文學兩者之間的關系和聯系,積極學習尊重小學課本的前提下也要注重兒童文學的重要意義,根據兩者不同的特點吸取積極因素,促進學生內心世界和價值觀念的培養。
2、多元化思路分析。材料本身的空間和多種思路分析是兒童文學的一個重要特點,為眾多的兒童讀者提供了廣闊的想象空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由于受到課本內容簡短,中心思想簡潔的影響,很多兒童缺乏足夠的想象空間和舉一反三的逆向思維能力,通過對兒童文學的閱讀可以充分補充整個語文教學中狹隘的思維模式,特別在讀者進行文學性分析的時候,注重課外閱讀的積累更是重中之重。
兒童文學對整個小學語文教育有著重要意義,對于兒童文學和小學課本而言,二者之間既有聯系又有區別,兒童文學是對語文課本的補充和注解,語文課本是整個兒童文學啟蒙的基礎性教學,小學語文教學在通過課本對學生進行基礎性文學解讀的同時也需要兒童文學等課外閱讀來充實兒童內心想象世界,所以加強兒童文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是一個重要的舉措,不僅對整個語文學習有著啟蒙性意義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對我國優秀文化的繼承和發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