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萍
摘要:在處處強調創新的當今時代,對初中生物的教學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我 們需要進行創新。新課程標準中明確提出:生物教學中要重視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發展創新思維。創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是一個國家發展的未來,促進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可以促進他們進行主動的學習,推動學生的全面發展。在本篇文章中,筆者就目前初中生物的教學現狀以及一些常見的教學問題,來簡要談談如何在初中生物的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促進學生的創新發展。
關鍵詞:初中生物教學;教學現狀;創新意識;培養策略
在初中生物的教學中,想要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就應該把創新的理念放到教學中的方方面面,如做練習題目、實驗教學等等,而不是只跟學生空洞地用語言描述。在學習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它需要教師與學生相互配合,一起進行努力。生物學科本身是一個充滿創造與邏輯的學科,它需要學生通過不斷的思考與探究,來充分發掘自己的思維能力,在動手實踐的過程中創新,從而提高創新的能力。但是在當前的初中生物教學中,接下來,筆者結合自己近幾年來的教學實踐經驗,來簡要談談如何在初中的生物教學過程中運用合適的教學策略,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一、教師應該更新傳統的教育觀念,創設有趣的教學情境
在初中生物的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堅持“一切以學生的發展為主”的理念,并把其應用到課堂中,嘗試自己作為輔助者,讓學生自己動腦思考問題,在創新思維的過程中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另外,教師還可以運動現代的高科技手段,多創新一些教學方法與教學模式,創設合理的有趣的教學情境,從激發學生的興趣入手,增強學生的主動性。這種教學策略可以引導學生進行課堂學習,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習的主動性,從而培養學生在創新的過程中培養探究的意識,并得到探究能力的提升。教師在鼓勵學生回答問題或者主動思考時,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就已經處在主動的地位。
例如,在初中生物生態系統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在課前搜集一些森林公園的基本信息,也可以搜集一個公園景色的視頻,其中包含著各種各樣的食物鏈和食物網,然后讓學生回答問題:你在這個視頻中看到了什么?你知道它們有什么關系嗎?哪些東西可以形成食物鏈或者食物網呢?整個公園可以看成一個生態系統嗎?就這樣,學生通過視頻的引導,在自己分析問題的過程中學習知識,了解生態系統的內涵,培養自己的創新意識。
二、加強對基礎知識的學習,通過建立知識體系來進行鞏固
在我們的初中生物學科中,每一個課時、每一個知識點內容都有自己的教學目標、教學過程、教學重點與教學難點等等。教師在對這些知識點進行復習講解的時候,應該注意不要采取“眉毛胡子一把抓”的教學方式,而是把每一個知識內容的重難點都劃分出來,讓學生對每一個知識內容都做到“心里有底”,并且形成自己的結構框架,這樣可以方便學生的記憶與理解。
例如,在基礎知識的掌握方面,以七年級上冊的教材為例,圍繞生物和生物圈展開,包含有生物和生物圈的基本概念和特征、生物和細胞以及生物圈中的綠色植物,每個大的概念中包含有相關的知識點,層層遞進,相互聯系,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利用這些知識點之間的聯系,引導學生建立一個圍繞生物和生物圈展開的知識框架,方便對知識內容整體的記憶,形成完整的體系結構,有利于學生系統地掌握生物的知識點,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只有對基礎知識牢牢地掌握,才有可能引導學生培養創新意識。
三、通過生物的實驗教學來提高學生的知識探究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教師應該從自己做起,根據新課改提出的新觀念,及時更新自己的教學觀念,提高自身重視實驗的意識,努力提高自己的實驗專業技能,可以通過培訓或自學、交流的方式來增強自身的綜合素質。另外,教師應不斷創新實驗教學的方法,在教學過程的實踐中,通過總結自己的進步與不足,總結學生的學習情況,來對自己的教學方法進行及時的調整。在生物實驗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多為學生創造機會,使學生學會在動手操作中自我總結,培養主動學習的習慣,積極思考問題,并自己動手解決問題。總之,在初中生物的實驗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把實驗內容作為基礎,使學生良好的實驗習慣作為目標,認真貫徹新課程理念,在和學生一起動手的過程中共同進步。例如,在“探究植物細胞吸水與失水”的實驗教學中,教師首先對本節課的實驗內容作出了分析,從教材上可以看到,植物細胞的吸水與失水這個實驗的原理,學生通過對教材知識的理解,充分對實驗的內容進行探究,自己就可以在動手實踐的過程中發現自己的不足,并在自己動腦思考的過程中有效地培養創新意識,進行創新性探究。
四、結語
總而言之,在初中的生物教學中,我們需要從學生出發,一切以學生的發展為主,使學生真正學會創新課堂中學到的知識并把其運用到現實生活中去,培養創新意識,適應時代的發展要求。
參考文獻
[1] 任華棟.生物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0(06).
[2] 陳俊儒.生物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途徑[J].初中生物教學;20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