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義香
(江西省大余縣水城小學)
摘 要:小學階段的數學是基礎,它與日常生活、學習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所以說小學數學的教學很重要。那么作為一名小學數學教師應該采取什么樣的教學方式來保證教學的有效性呢,可以就這個問題做一下探究,希望能夠對各位教師有所幫助。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有效性;課堂研究
一、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小學階段的學生喜歡學習哪個科目往往是因為他們更喜歡哪個老師,因此,在這種情況下建立一個良好的師生關系是保證教學有效性的重要條件。首先,教師在進行授課時要對學生多進行引導、少進行批評,防止學生產生畏懼心理,這樣學生至少不會產生抵觸心理;其次,教師要注意自己的表情和動作,例如,在課堂上讓學生回答問題時,有的學生可能并沒有給出正確的答案,這個時候教師不能一臉失望地批評學生,要始終面帶微笑地對學生進行引導,師生建立了良好的關系,教學的效率才能提升。
二、尊重學生,以生為本
新課程標準提出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以學生為教學的主體,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來進行教學。在新時期,教師要想保證教學的有效性就要尊重學生的地位,在傳統的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往往采取的是灌輸式的教學方法,強迫學生去記憶自己教授的概念、理論、公式,學生的學習興趣不高,學習的能力也得不到培養。那么以生為本的教學方式應該是什么樣的呢?我們拿不同分母分數的加減法來進行舉例,首先,教師可以設定一個目標,例如,“這節課的主要任務是學會不同分母分數如何進行加減,讓學生帶著這個目標去進行自主預習,讓學生通過自己的探究去得到結果,然后教師再讓學生分享自己學習的結果并就有問題的地方與學生進行討論,保證學生在獨立思考的環境下獲取知識。短期來看,學生的學習能力有限,這樣可能會延誤教學進度,但實質上它更注重的是對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更符合素質教育的要求。
三、合作學習,共同探究
小學階段的學生自主學習、探究能力比較弱,如果教師一味地要求他們進行自主學習的話可能有的學生會感到比較吃力,因此,教師可以采取合作教學的模式,指導學生每五六個人成立一個學習小組,共同對知識進行探究、總結,既符合素質教育的要求,又能提升教學的效率。舉例而言,小學數學教學中難度比較大的就是《雞兔同籠》的問題,學生在遇到這類題目的時候經常會不知所措,因此這個時候教師就可以讓學生成立合作小組來一起進行探究,每個人就自己是如何解決這類問題提一點建議,最終把大家的智慧總結到一起,這類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自從新課程標準實施之后,小組合作教學的模式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得到了越來越多的運用,它不僅實現了學生自主學習和探究,也活躍了課堂的氛圍,增進了同學之間的友誼。
四、創建教學的情境
所謂創建教學的情境指的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把理論知識轉化成更加形象的生活中的故事或現象來讓學生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一般創建教學情境的方法有兩種:一種是借助多媒體來創建教學情境,隨著近幾年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多媒體越來越多地運用到我們的教學過程中,它以視頻、圖片的形式吸引了眾多學生的興趣,那么如何利用多媒體來創建教學的情境呢?我們拿小學數學四則混合運算來進行舉例,教師在教學之前可以先從網絡上搜集一些涉及四則運算的視頻,例如,大媽排隊買雞蛋的視頻、超市收銀員收銀時的視頻,然后在教學時把視頻播放給學生,這樣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數學知識與生活的聯系,加強對數學知識學習的興趣;另一種創建教學情境的方法是通過粉筆黑板或教師的語言,例如,在學習一些簡單的圖形時,教師可以利用粉筆在黑板上畫出一些圖形來讓學生認識,這種形式相對比較傳統,學生的興趣也相對要小一些。
五、改革評價形式,多元化評價
傳統的小學數學評價形式是這樣的:教師拿考試的成績或者是練習題的正確率來對學生進行評價,學生的數學成績好,那么他就是認真學習積極回答問題的好學生,學生的數學成績不好,那么他就思想懶惰、上課愛做小動作。這種評價形式完全不符合素質教育的要求,而且也讓很大一部分學生失去了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因此,教師要改變現有的評價機制。首先,在學生做錯題目或者是考試分數很低的時候,教師一定要積極幫助學生查找原因并鼓勵學生進行改進,保證學生不會對數學知識感到厭煩;其次,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自我評價,讓學生說出自己的疑問在哪里,教師只有了解到學生的問題才能引導學生進行改進,教學的效率才能提升;再次,教師也可以引導學生進行互相評價,學生是朝夕相處的,彼此會更了解一些,也更能傾聽對方的意見,這種形式對于學生解決問題、突破瓶頸有著不小的幫助作用。
如何保證教學的有效性一直是眾多教師研究的課題,相信很多教師也有自己的一套方法,今天我們就小學數學教學的有效性做了一下探討,希望能夠對各位教師有所幫助。
參考文獻:
[1]武友松.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對策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1.
[2]張華.新課標背景下關于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分析[J].教育教學論壇,2014.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