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黎明
【摘要】現今鄉鎮中小學的德育教育管理方面仍面臨諸多問題,學生自身的問題日益突出,學校教育資源仍然不足,家庭教育不受重視以及家長對教育質量的不理解等。面對存在的問題,我們需要從家庭、學生、社會、學校各方面著手落實基本政策,正確引導中小學生的學習成長。
【關鍵詞】德育教育 問題 學校教育 家庭教育
一、面臨的問題
(一)我們學校所面臨的基本問題及原因
1.學生方面
因為家庭教育觀念薄弱,家長的成才觀念落后,以及管教不嚴,“讀書無用論”思想和社會環境的影響,一些學生想要成才的意識差,缺乏青少年應有的理想與信念,容易以自我為中心,養成一些不良的習慣,沒有基本的敢于吃苦的精神,缺少社會擔當和社會責任感。
2.學校教育方面
受傳統教育體制影響,很多鄉下中小學家長對學生的學習還是只看分數,學校仍以考試分數來衡量學生,這樣一來很難深入推進實施素質教育。我校的教育方法還比較落后,有很大的提升空間,師資力量相比其他優秀學校還有很大的欠缺;我校寄宿制度的推進有點盲目,不夠細致具體。
(二)家庭方面面臨的問題
一方面,一部分家長不夠重視或者直接忽略家庭教育,這對于學生的健康成長是十分不利的,另外一部分家長因自身受教育程度較低,對于子女的教育也特別茫然,不知道該如何教育子女。另一方面,家教觀錯位,許多家長在心中仍然以學生成績高低來判斷教育質量的高低。
(三)社會環境方面面臨的問題
首先是特殊群體的尷尬問題,包括留守兒童和家庭條件困難的學生。此外,現今社會互聯網虛擬游戲迅猛發展,這對于缺乏自制力的中小學生來說充滿了巨大的誘惑。種種社會問題都在干擾中小學生的健康成長。
二、采取的對策
學校的德育工作是學校全面落實素質教育的核心,也是影響中小學生健康成長的靈魂。如今我們處在社會主義建設的關鍵時期,各種思想沖擊都影響著我們學校德育工作的推進和實施。因此,我們必須結合本校的具體情況,找到推進實施學校德育工作的正確道路。
(一)穩抓學校教育
1.改革創新教育體制
(1)定位基本目標,落實素質教育基本內容。今天我們要培養的是具有“三個面向”精神和“四有素質”的社會主義接班人,要根據教育的不同階段和被教育對象的年齡特點,實事求是地制定學校德育工作的基本目標和推進型目標,確保當前學校德育工作目標細致且便于操作。在內容安排上要遵循《中小學德育綱要》和《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的若干基本要求。
(2)考試評價的多元化。只有推進多元化的考試評價制度,即多種標準、多種方式、多種時間的測評和考試模式,才能從根本上擺脫目前的應試教育的狀況。考試方向可以從學生的特長和愛好出發,注重綜合素質的培養。
(3)多樣化的人才標準。對于那些個性突出的學生,我們不能忽視他們;部分老師也不要因為他們突出的個性而排斥他們,而應該給他們多一些啟發、開導,發掘他們個性特長,以利于他們的健康成長,讓其有一條特殊的發展道路。
2.改革傳統教育方法
學校應該充分運用開放的教育方式,把學校和社會實踐結合起來,采用聯系實際的情景化的教育方式,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教育;采用自由民主的互動化的雙向交流教育,充分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勝。
3.優化師資隊伍
想要做好學校的德育工作,教師無疑是最基本的保障。學校應大力培養青年教師,聘請校外輔導教師,采取“走出去”與“請進來”的模式互補學習。此外,加大師資經費投入也是一項重要舉措,要建設一支實干精良、作風嚴謹的優秀德育團隊。加強以團員為骨干的學生干部隊伍的建設,充分發揮共青團和少先隊的模范作用,不斷完善年輕化的班主任制度。
4.合理推進寄宿制度
結合貧困地區農村實際,根據本鄉鎮的實際經濟狀況、人口交通狀況等,有計劃地推進寄宿制工程。實施寄宿可相對集中教育教學資源,學生可以享受較為平等的教育,有利于從小培養學生的生存能力、生活自理能力,使學生學會融入集體生活、學會與人相處。同時,對于個別內向學生和與同學相處能力弱的學生,應加強關心,使其身心得到良好發展。
(二)強化家庭教育
家庭環境在中小學生健康成長中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目前由于受就業形勢、人才定義及家長素質等許多因素的影響,家庭環境就變成了子女成長的不利因素,尤其鄉鎮的少數貧困農村家庭更為明顯。學校為了避免家庭原因影響學生的健康成長,本著認真對待每一位學生的態度,通過大量走訪調查和家訪,努力使家長達到以下幾點共識。
1.加強家校聯系
學校方面建立起健全的學校和家長聯系制度,讓家長和學校能夠保持實時暢通的聯系方式,幫助家長搞好家教基本建設,幫助家庭引導好學生的健康成長,積極動員學生家長所在村鎮關心和支持學校德育工作,正確引導家長教育學生。
2.以身作則,言傳身教
家庭是孩子成長的港灣,從孩子出生起父母就是孩子的隱形教師,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時刻影響著孩子。家長一定要時刻高度重視言傳身教,做好模范榜樣,不要在孩子面前表現出不良習慣,多培養健康高尚的情趣愛好,從而引導孩子形成一個健康進步的精神世界。
3.創造輕松和諧的家庭環境
研究表明,優秀的孩子大多擁有輕松穩定的家庭環境,在一個溫暖、寬松、融洽的家庭氣氛中,孩子能夠更好地成長。同時,父母之間是否和諧也是影響家庭氣氛的重要因素。因此,家長需要不斷提高自身的文化修養和思想修養,從而讓孩子有一個優秀的成長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