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安蘭
【摘 要】縱觀這些年對于翻轉課堂的研究,我發現大多數教育工作者都將經歷放在了學生研究、微課制作、問題設置、課堂掌控方面,很少有人針對互動交流在翻轉課堂中的意義做針對性研究。本文將就此作簡單的分析,以期拋磚引玉。
【關鍵詞】高中數學;翻轉課堂;互動交流
翻轉課堂作為一種新的教學形式,逐漸被廣大師生認可和應用,課堂氛圍一改傳統課堂的沉悶壓抑,學生終于從固化了多年的高中數學教育模式中解脫出來,能夠輕松、愉快地接受知識,這是翻轉課堂帶給我們的最大收獲。但認真思考一下,為何翻轉課堂如此受歡迎、如此有成效呢?筆者認為,原因就在于翻轉課堂這種教學形式將“互動交流”作為其核心要素。
課堂教學其實就是師生、生生之間的“互動交流”,知識的傳遞和鞏固需要經過無障礙的良性互動才能收到預期的效果,從某種意義上來講,數學課堂的互動行為的好壞直接關系到教學質量和學生的學習效果。傳統課堂是填鴨式的灌輸型教育,課堂上老師和學生的互動僅限于課堂提問,而學生和學生之間幾乎就沒有互動的機會,在對知識的疑惑最新鮮、最需要交流的時刻,傳統課堂無情地抹殺了這一關鍵時刻。反觀翻轉課堂,正是彌補了傳統課堂這一個最大的弊端,讓學生帶著問題進課堂,并且有充足的時間進行交流互動。
1.互動交流在數學教學中的意義
在高中數學“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應該倡導學生能夠自主的探索學習,提升動手實踐能力,促進學生之間的合作交流……發揮學生學習數學的主動性,使各大高校的學生在數學學習的過程中成為在教師的引導之下的再創造‘的一個重要過程。”由此可見,互動交流在數學教學中是非常重要的一環,我們作為教學一線的老師,應該帶著開放的心態來看待如今的學校教育,在符合教育方針的前提下努力挖掘自身潛力,開拓創新,發現和創造更好的教學方式。
根據筆者的親身實踐,在翻轉課堂這個教學形式下,學生除了對獲取知識的方式感興趣外,對在課堂上的互動交流過程興趣更濃厚,因為在這個過程里他不僅能夠接收到與自己相近或者相悖的認知,更能在這個過程中展現自己。這也正是翻轉課堂的魅力所在,也是保證數學教學活動順利進行和取得成效的保證。
2.如何加強翻轉課堂上的互動交流
談了重要性,那接下來關鍵問題就來了:如何實現課堂上的互動交流,或者說如何加強課堂上的互動交流呢?根據筆者的總結,可以從以下幾點著手。
(1)準確把握教材
雖然說翻轉課堂是通過微視頻、課件等形式傳遞教學信息的,但是制作這些內容的依據還是教材,這是決不能忽視的問題。所以,只有對教材非常熟悉,對每一部分的重點、難點了然于心,才能制作出合轍對路的高水準微視頻或課件來,學生才能學有所得。
(2)充分了解學生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必須對他們的情況非常了解,才能在把握教材的基礎上,量體裁衣設計問題。因為翻轉課堂的形式是在課堂進行充分的互動交流解除疑惑、進而獲取知識的。如果對學生不了解,就不可能設計出符合他們學習實際的問題,激發興趣點,也就無法在課堂上激起他們交流的興致。
(3)明確教師扮演的角色
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中,教師既是編劇又是導演。在課堂外,教師必須做一個好編劇,設計出學生喜歡且又緊跟教學進度的劇情(教學內容);在課堂上,教師必須做一個好導演,認真引導學生的互動交流,并根據具體情況做出及時的調整。
3.以教學《正弦定理》為例
接下來我們以《正弦定理》教學為例來看看翻轉課堂中互動交流的重要作用(限于篇幅,很多細節已省略)。
(1)分析教材,我們可知本節的知識重點為:正弦定理的發現與證明,正選定理的簡單應用;知識難點為:正弦定理的猜想的發現和提出過程。可見正弦定理的發現過程和證明是重中之重,所以我們設計的所有問題都要圍繞這個中心展開。
(2)分析學生。學生知識儲備強項在于具備較強的形象思維能力,但是抽象思維能力稍弱,所以并不足以勝任獨自探究正選定理的證明這一重任,因此我們制作的課件和微視頻要以形象直觀為重點,給出一種證明過程(特殊三角形),讓學生初步掌握正弦定理的意義。
(3)制作學習材料,設計的問題。制作的學習材料必須掌握分寸,注意“留白”,以特殊三角形證明過程為主,盡量詳細,能讓學生掌握證明過程。設計的問題至少有三個:第一個是與所給教學內容相近的特殊三角形問題;第二個是運用正選定理解決一般三角形問題;第三個是給出一個生活場景,并讓學生根據正弦定理解決問題。
注意:這個過程很關鍵,直接影響課堂討論的效果。如果制作的教學材料面面俱到,學生就缺少了在課堂上討論的興趣;如果設計的問題太簡單,也同樣會出現上面問題。因此教學視頻要點到即止,而設計的問題要像樹上的果子,雖然不高,但跳一跳還差一點距離摘不到。總之,要注意火候的把握。
(4)課堂討論。這個環節是重點,最考驗教師的水平。也許學生一上來就順風順水將問題討論出來并解決了,但往往出現的局面是,要么都閉口不言,等著老師來講解——這就變成了傳統課堂;要么討論的不可開交,場面失控;要么學生奇思妙想層出不窮……這些情況必須要事先想好。針對本節課,我們要預備正弦定理的證明多種預案,比如利用三角形的高證明、利用三角形的面積證明、向量法證明、外接圓證明、等等,這樣總在學生超出你的預料時,你還有備選方案等著他們,使得他們覺得數學的高深莫測,進而對其產生更濃厚的興趣,這樣,我們的教學目的就達到了。
以上這些雖然籠統,但是從中我們不難看出,一切的根本都是本著能夠讓學生在課堂上進行積極有效的互動交流來完成的。可以說沒有互動交流,就沒有翻轉課堂。高中數學的翻轉課堂教學真正反映的是人與人之間交流互動及相互作用,這個過程是教師和學生、學生和學生的互動,這也是翻轉課堂的核心內容。
【參考文獻】
[1]孫愛青.翻轉課堂十大案例[J].基礎教育論壇(文摘版),2013
[2]張金磊.“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關鍵因素探析[J].中國遠程教育(綜合版),2013
[3]劉健智,王丹.國內外關于翻轉課堂的研究與實踐評述[J].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