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秀
摘 要:情境教學方式在新課改的推動下得以廣泛應用。物理是一門以實驗、觀察為基礎的學科,更加需要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才能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本文首先從什么是初中物理情境教學進行綜合闡述,其次介紹初中物理情境教學的必要性,最后引用一系列具體情境教學實例來闡明對于初中物理學科如何更好達到情境教學。
關鍵詞:初中物理;情境教學;必要性;創設情境
情境教學在新課改的背景下形成了教育界的一股熱潮。情境教學作為一種新的教學理念與方法,將教學內容賦予具體形象情境之中,通過其潛移默化的暗示作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一、初中物理情境教學的要求
情境教學是指教師根據教學內容,為達到預期教學目標所設定的能夠產生一定的情感反應、適合學生但又作用于學生,并且能夠使其積極主動的構建具有學習背景、景象、活動和條件的學習環境。將情境教學運用于初中物理課堂上,教師就要從教學的需要出發,綜合利用多種教學手段通過引入、制造、創設與教學內容相適應的可觀的學習氛圍,使學生跟隨教師的步伐參與到對所學知識的探索、認知和領悟的過程中,從而激發學生的情景體驗,使其心理機制得到全面協調發展。
二、情境教學運用于初中物理課堂的必要性
1.傳統物理教學模式之不足
傳統教學,主要是指“教師講授---學生接受”的過程,也可以說是以教師為中心,以教材為中心,以課堂為中心的“三個中心”為理論核心。它某種程度上重視的是教師對學生的管教和控制,似乎趨向于“填鴨式教育”,教學目標上也較為單一,只有知識目標而沒有人格和情感目標,使得學生在學習上處于被動的地位,被動的機械記憶。物理這門學科中涉及到大量的物理實驗,必須要通過學生親自動手實驗才能夠吸收理論知識,而這種傳統的只有教師講學生聽的教學模式往往忽略了學生自主學習的重要性、靈活性、應用性以及學生的創造力。
2.現代教育改革的需求
在以素質教育為核心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背景下,教育以提高學生的素質發展為教學目標,講究文化知識、學科能力和思想道德素養相統一。一定程度要求教師突破破傳統的教學方式,優化教師的教育觀、學生觀,創新課堂形式。初中物理課堂如果繼續讓學生抱著教材學習,不從本質上改變學生接受知識的方式,就無法在新課改后素質教育為重中之重的教育背景下立足。
3.情境教學模式具有前瞻性
創設情景能夠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使學到的知識真正變成自己的,并能夠學以致用。初中物理教材中系列概念或規律都過于抽象,教師單純的理論講述只能告訴學生結論是什么,至于為什么得出這樣的結論,不通過具體實驗操作是很難清晰理解知識點的,學生似懂非懂的學習會嚴重影響其對這些規律或概念的理解,甚至容易混淆一些相近概念。相比之下,情境教學就會毫無隱藏的避免此類問題。
三、初中物理課堂如何創設情境教學
情境教學既可以貫穿于整堂課,也可以創設在是課堂的初始導入環節、課堂的中間或課堂的收尾環節。教師通過創制具有探索性、引導性、 創造性的物理情境,讓學生主動在物理惰性環境中積極思考,并主動提出與此相關的物理問題,同時,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通過各種積極的思維活動和實踐活動獲取理論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另外,在教學中提供適當與教材緊密聯系的新型物理素材,對物理課堂創設情境教學也有很大幫助。
1.利用已有的生活經驗創設情境
物理來源于生活,生活中的物理無處不在。教師可以利用學生日常生活中接觸或者應當接觸到的生活小常識來創設相關的物理情境,這樣既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好奇心,又可以讓學生帶著疑問去思考,更能夠讓學生深刻體會到物理在我們每個人的生活中無處不在,學習物理的重要性、實用性那就顯而易見了。比如說,教師在講述“物態變化”這小結內容時,就可以拋磚引玉,試問同學們“在平時測量體溫的時候,醫生為什么在測量之前總會將體溫計甩幾下,完了再看一眼刻度值才會給我們量體溫?”“家里人為什么總是習慣于在發燒生病的人額頭上敷上熱毛巾以助退燒?本來就已經發燒了,再敷上熱毛巾不會更燙嗎?”“有沒有注意過媽媽放在衣柜里的樟腦丸過一段時間就會莫名其妙消失了,樟腦丸真的就消失了嗎?”對于聲速的引入,可以用“為什么會先看到閃電,再聽到雷聲呢?”等問題導入,通過對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奇異事件”的提問,引發學生的思考,使得學生帶著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去學習。
2.利用現場物理實驗創設情境
物理實驗是研究物理的基礎,是物理概念、規律達成的重要紐帶,也是學習物理的最有效的方法。趣味的物理實驗可以把高度抽象、高度概括的理想模型直觀化、形象化,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挖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比如在講解摩擦力的時候,教師可以現場做“筷子提米”的實驗,在一玻璃杯中放入一定量大米,插入一只筷子,并壓緊大米,向上提起筷子會很容易的將筷子拔出;隨后,再做一次實驗,重新將筷子插在盛有米的玻璃杯中,并向玻璃杯中加入少量水,等一會再拿起筷子,就會驚訝地發現玻璃杯也被提起來了。通過這個實驗讓學生觀察對比,討論交流原因,教師就可以從學生的疑問中導入新課。
3.利用多媒體技術創設情境
對于一堂新課,擁有了一個良好的開端便意味著本節課已經成功了一半。教師充分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發揮多媒體技術優勢,通過PPT、視頻等方式便可以將難以展現的景象、不便操作的實驗呈現在學生面前,創設與教學內容相關聯的情境導入新課。比如,在上八年級《物理》第一課時,教師就可以搜集生活中的一些物理現象,如“神六”發射升空的圖片資料,大型挖掘機工作的場景,磁懸浮列車運行的視頻資料等,通過PPT課件制作和多媒體技術的綜合應用,把同學們帶進了神奇、有趣的物理世界中。在物理教學中,對于類似于力、磁場等相對較為抽象的概念,都可以借助多媒體平臺創建教學情境,使學生置身于情境中去學習和探索。
四、結語
通過創設情境,進行初中物理教學,打造高效課堂,是每一個初中物理教師必修的課程。讓學生帶著問題去學、去思考,學到的理論能充分的學以致用。這樣的課堂,這樣的教學成果才能順應新課改的需求,才能使學生的思維從表面走向深入、從表層感知到深層探析。
參考文獻:
[1]王海琴. 初中物理課堂情境教學的創設與實踐[D]. 南京師范大學, 2008.
[2]馮海燕. 論初中物理課外實驗的開展[J]. 中學生語數外(教研版), 2009,(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