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燕
摘 要:數學文化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蘊含在數學學科教學的方方面面。學校教育在傳承和發揚傳統文化的過程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作為學校教育的一門學科,數學教學中蘊含著很多傳統文化的教育契機,通過多種方法在數學學科中融入傳統文化教育,讓學生產生對我國民族文化的尊重和熱愛之情,必將讓優秀的傳統文化得到更好的傳承和發展。
關鍵詞:傳統文化;數學文化;文化滲入點;教育契機
《“詩詞大會”激活的文化記憶》一文中這樣說到:“只有飲水思源,從綿延不絕的文明中借鑒智慧,才能走得更有底氣”。國家的發展,必然要依托于我們的傳統文化。以習近平為首的黨中央高度重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近期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將傳承傳統文化“貫穿于國民教育始終”作為工程的一項重要任務提出。傳承文化,從小做起,學校作為教育傳承的主陣地,學科教學必然要承擔起對學生進行傳統文化教育的重要任務,雖然“數學”作為一門科學學科,講究的是技巧,但是只要我們認真思考,也可以在數學學科中融入傳統文化教育。
一、加強學習,指導實踐
“人一之,我十之”,作為一線教師,怎樣將傳統文化教育貫穿于日常的教學工作中,學習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廣聞博學,了解中國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側重于數學文化發展史,才能將傳統文化知識傳授給學生。將數學文化史知識轉化為生動有效的教學形態,幫助學生在學習、研究和應用數學的過程中逐漸體會數學文化的科學價值和歷史價值,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充分利用教材資源,發掘教材中的傳統文化滲入點
細心的老師不難發現,其實在小學數學教材中,每冊教材其實都有傳統文化教育的契入點,例如蘇教版二年級上冊的《用算盤表示數》包含了算盤的產生及地位、三年級上冊的《軸對稱圖形》體現了中國古代建筑、剪紙藝術的對稱美,這些都為傳統文化教育提供了契入點,所以我們一定要深挖教材,了解教材隱含的傳統文化教育素材,在教學中適時引入傳統文化教育。
在教學《用算盤表示數》這一內容時,對于算盤這種計算工具,學生是比較陌生的。但在教材的拓展部分,“你知道嗎”中,對算盤產生的年代以及算盤算珠的簡單的表示數的方法都有清楚的介紹,此時可引導學生認真閱讀,從而對算盤的產生及在人類數學發展史上重要地位有了全面的認識。同時,通過課后延伸,讓學生進一步調查,學生不僅了解到算盤是中國古代發明的計算器,它還享有中國“第五大發明”的美譽。通過實踐活動,學生對這種起源于古代的計算工具有了較為深刻的認識,豐富了學生傳統文化方面的知識,也充分感受了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在《小數的初步認識》中,“你知道嗎”讓學生了解到我國數學家劉徽在1700多年前就開始使用小數,在古代人民用低一格擺算籌的方法來表示小數等等,在這些學習中,學生感受了數學文化的歷史價值,增強了民族自豪感。
三、抓住教育契機,適時進行傳統文化教育
數學不是孤立的學科,不僅源于生活,也包含了豐富的數學文化,傳統文化也蘊藏其中,教師如果能抓住教育契機,也能很好地進行傳統文化教育。例如在教學三年級《含有小括號的兩步混合運算》時,表面上看這個教學內容和傳統文化沒有聯系,但教材的閱讀部分向學生介紹了我國古代利用“算籌”計算加、減、乘、除,只要老師在此基礎上簡單拓展一下就會讓學生了解到,我國在春秋戰國時期就開始普遍使用算籌計算,它是標準的十進位制,馬克思稱十進位制為“最妙的發明之一”,學生也就受到傳統文化的洗禮。除此之外,像這樣的教育契機還有很多,如:教學兩位數乘兩位數時可以向學生介紹《算法統宗》里的“鋪地錦”;教學千米和噸時可以引導學生了解古代計量長度和質量的工具和方法;教學圓面積的計算時,可以通過對圓周率的認識,了解劉徽、祖沖之等古代著名的數學家。這些都為我們進行傳統文化教育提供了契機,讓學生從數學學科方面體會到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
四、組織豐富有趣的小活動
1.開展傳統數學故事會
在中國歷史上有著許多著名的傳統故事,如:“雞兔同籠”、“田忌賽馬”、“曹沖稱象”等,這些數學故事不僅包含了豐富的數學知識,同時也展現了中華民族的才華與智慧。所以開展傳統數學故事會,可以從孩子喜歡的角度有效地滲入傳統文化教育,提高學生的數學傳統文化素養。
2.組織數學傳統文化交流會
其實數學教學與傳統文化是有著密切聯系的,比如劉徽的“九章算術”,“割圓術”、祖沖之的“圓周率”,劉徽用無窮分割的方法證明了直角方錐與直角四面體的體積比恒為2∶1,解決了一般立體體積的關鍵問題等,都是數學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在教學到相應的問題時,組織學生進行課外收集的調查,舉行一個小型的數學文化交流會,這樣不僅讓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了拓展,從而也對數學文化有了更多的了解,傳統文化也潛移默化地深入學生腦海。
數學文化是人類思想傳播的一種基本形式,數學文化保持了傳統數學的文化特色。數學文化中所涵蓋的數學家、數學史、數學美、和數學教育、數學發展中的人文成分,必將讓學生產生對我國民族文化的尊重和熱愛之情。緊緊抓住數學文化這條主線,也能把傳統文化教育一直不斷延伸下去,將傳承優秀傳統文化貫穿國民教育始終,在傳承中創新,在創新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