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麗梅
(瓜州縣淵泉第二小學 甘肅 酒泉 736100)
摘 要:小學低年級學生正是智力開發的高峰期,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是一項重要的任務,教師應通過學習運用數學的魅力,對學生進行長期的有目的教學,提高學生對數學的認知和興趣。本文對如何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這一問題進行探討。
關鍵詞:數學思維;激發興趣;表現形態
一、通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促進學生的數學思維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也是每個學生主動學習的動力,同時也是培養思維的動力。教師要抓住低年級學生對新鮮事物的好奇心這一特點,以自己的經驗活用教材,精心設計教學內容,要使教學內容形象、生動,可以通過有意創造動人的情境,設置誘人的懸念,激發學生思維的火花和求知的欲望,并積極引導并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促進數學思維的培養。如在教學“兩點之間線段最短”的公理時,教師可以提出這樣的問題:從上海到廈門,可以乘火車,路程約1811公里;也可以坐輪船,航程1690公里;還可以乘坐飛機,行程1200公里,為什么坐飛機路程最短?因為陸路或水路交通受地形、水情的限制,路線彎彎曲曲,而飛機在空中飛行,所受條件限制較少,一般情況下是沿直線前進的,所以坐飛機的路程最短。絲瓜、牽牛花的莖細弱而蔓長,為采取陽光,它們攀附在近似于圓柱體的樹干上,如果把圓柱體的側面展開就得到一個長方形,而莖蔓纏繞的軌跡則是這長方形的對角線。由此可知“在連結的兩點的線中,線段最短”這個真理滲透到各個領域,不僅為人類所承認,就連一般的動植物也要遵循,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真神奇”。油然而生的求知欲望,又使學生對數學產生濃厚的興趣,促進他們尋求新的知識,從而使學生的思維由無意思考逐步向有意思考過渡,培養思維的持久性。
二、重視動手操作培養學生數學思維能力
思維是由動作開始的,切斷了動作和思維的聯系,就談不上培養思維能力。重視動手操作是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培養學生數學思維最有效的途徑之一。新課程的新穎之一是重視實踐教學,增加了學生的實踐活動和動手操作內容。為此,學生親自動手操作活動成了新課程教學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節。教學中教師要根據教材要求和學生的認知水平,積極創造條件,讓學生親自動手操作,有利于學生思維的培養。例如,教學“加法運算9加幾”時,我先讓同桌兩人擺小棒,邊擺邊說他們是怎么得出結果的。然后,點名說出他的想法,進行全班交流。有的說一個一個數出來;有的說9個數,從9開始往后數幾;有的說從另外一堆里拿1個給9就變成十了,十再加旁邊的幾;還有的說從9里拿出幾個給旁邊的一堆組成十,再加9剩下的幾就是十幾。目的是讓學生在動手操作中從而引出加法的實質,揭示加法運算的這一課題。假如沒有學生的親自動手操作參與,學生對加法的理解就不可能深刻,也不可能發現操作背后存在的數學思想和方法,更不可能經歷并逐步形成由具體到抽象的思維能力。
三、通過分析與探究活動使學生形成自覺的數學思維狀態
分析與探究學習是學生從問題或任務出發,通過形式多樣的分析與探究活動,以獲得知識和技能、發展能力、培養情感體驗為目的的學習方式。從歷史上看,自18世紀以來,分析與探究的思想至少在西方被大規模倡導過三次,并且目前仍然是主流的學習方式。它不僅是培養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前提,也是培養學生數學思維的前提。對學生學習數學有很大的推動作用,促使學生思維定位。近20多年來,以分析與探究學習為基礎重構基礎教育課程成為世界各國課程改革的突出特點。一個共同的做法是,不僅將探究作為一種學習方式,而且將探究作為課程的學習內容和培養目標。在課程形態方面,有的學校是作為校本課程來設計,有的則是作為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來研究。應該容許在不同的層面進行探討,最終才會形成研究性學習豐富多樣的表現形態,從而逐漸使學生形成自覺的數學思維狀態。
四、加強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
教學時老師要精心設計問題,加強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引發學生動腦。所謂善于思考就是要有科學的思考方法。在日常教學中,無論是教應用題還是教計算題,還是講概念法則,都要在堅持講新知識的過程中講思考的方法,把思路教給學生。教思考方法,教學思路要盡量發掘學生的潛在思維能力。現以如何教學生解下題為例。“找出一個既是合數又是奇數的數,看誰找得快。”請找的既對又快的同學說自己是怎么想的,并啟發提問:是從奇數里找合數快呢?還是從合數里找奇數快?同學們會講,出10以內的奇數1、3、5、7、9,再去掉“1”和質數就找出了“9”既是合數又是奇數。老師問:“如果要求找出兩個呢?”“再從20以內的奇數里接著找。”引導學生發現找既是合數又是奇數的數的思路和方法。這是同學們自己想出來的。教學思路也要盡可能地在教師的指導下,要學生自己去找“路”集中同學們的智慧,交流他們的思想才能廣開思路。在課堂教學中如何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方法是多種多樣的。陶行知先生說:“好的先生不是教書,不是教學生,而是教學生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特別注意培養學生根據題中具體條件,自覺、靈活地運用數學方法,通過變換角度思考問題,就可以發現新方法,制定新策略。
總之,我們每一個教育者在數學教學過程中,要在重視學生獲得知識的同時,引導學生用不同的方向、不同的方法、不同的角度去開拓他們的思路,進而促進他們數學思維能力的提高。
參考文獻:
[1]聶艷軍.小學數學自主探究性學習的研究[J].中國教育學刊.2003(1).
[2]韓秋萍.試論小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J].基礎教育與心得,2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