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云
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實施,在小學教學中不僅注重教學目標的實現,更注重教學有效性的提高。在小學階段的數學教學中既包括計算題的教學,也包括數學應用題的教學,對于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提高計算能力和實際應用能力發揮著重要作用。從轉變教學觀念,豐富教學方法,加強系統練習和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等幾個方面來探析如何提高小學數學計算題的教學有效性。
關鍵詞:小學數學;計算題教學;教學有效性
小學數學計算題教學有效性的提高不僅有利于教學目標的實現,還能使學生在高效的教學過程中充分發揮主體作用,積極思考,不斷拓展自己的思維,提高計算題的解決能力。但是在實際的小學數學計算題教學過程中仍然存在一些問題,如教師的教學方法單一,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不高,計算結果準確率低,獨立思考的能力不強等。所以針對教學實踐中的這些問題,師生要共同努力從多個方面來不斷提高計算題教學的有效性。
一、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引入生活化的數學元素
小學數學計算題教學在傳統的教學觀念下主要是進行灌輸式的講授,題海戰術式的練習,課堂教學以教師為中心,忽略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往往沒有完全掌握數學計算題的解題技巧,學習效率低下。所以要提高計算題教學有效性首先需要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明確學生的主體地位,在教學中引入生活化的教學元素,使學生結合生活實際來解答數學計算題,進而提高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例如,在學習“20以內的退位減法”時,老師可以引入生活化的實例,為學生創設一個生活情境,讓學生結合自己在文具店買鉛筆時的情境進行數學計算:“如果在文具店買了5支鉛筆,每支1元錢,給了店長20元,那么店長會找給自己多少錢?”這樣就將純數字的計算題轉變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調動學生的主動性,使他們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
二、豐富計算題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1.多媒體教學法
小學數學的計算題教學方法并不是固定的,老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的不同選擇多種教學方法。這種教學方法的特點是結合小學生的思維特點,以音頻或者圖片的形式展示教學內容的方法,可以很好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學習“表內乘法”時,老師可以將乘法口訣和乘法法則通過多媒體展示出來,以利于學生的記憶,這樣對于簡單的乘法通過口算就能得出正確結果,不僅能夠提高計算速度,還能提高計算的準確率。
2.創設情境教學法
在小學數學計算題教學中采取創設情境教學法可以有效地改變教學方法單一的教學現狀,老師結合教學內容可以創設問題情境、生活情境、游戲情境、故事情境等,使教學方法更加靈活高效。例如,在學習“一百以內的加法和減法”時,老師可以在教學過程中加入游戲環節,讓學生進行游戲接龍的小游戲,實現寓教于樂,使學生通過游戲掌握所學的數學內容,更好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又或者在學習“兩位數乘以兩位數”時,老師在教學的開始可以創設一個問題情境來進行有效的教學導入,讓學生思考在每周一升國旗的時候,學生每列人數是25人,一共站了12列,然后讓學生思考一共有多少人參加升國旗,這樣學生就會根據自己之前學過的計算方法來進行思考,得出答案,然后在此基礎上,老師就可以開始兩位數乘以兩位數的計算方法的有效教學,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三、加強計算題的系統練習,提高計算的正確率
在實際的小學數學計算題的練習中,老師一般堅持只有多做題才能提高計算能力的觀念,所以會讓學生進行題海戰術的練習,但是這樣往往會浪費學生寶貴的學習時間,只有學生掌握每一類型計算題的解題技巧之后,加以適當的練習才會做到舉一反三。因此提高小學數學計算題教學的有效性需要學生加強計算題的系統練習,這就需要教師對練習題進行總結,選擇典型的有代表性的習題進行練習。同時,使學生在系統練習的過程中能夠掌握計算題的算法,理解算理,即明白應該怎樣進行計算,為什么這樣計算,這樣在系統的練習中不僅能夠提高計算的正確率,還能提高學生的口算能力。
四、堅持驗算,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由于小學生的年齡小,自制力差,做題馬虎,所以對于數學計算題的學習要使學生從小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為以后的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在小學數學的計算題教學過程中,在學生得出正確的答案后,老師也要引導學生進行驗算,這不僅可以保證計算結果的正確性,也能更好地培養學生嚴謹的思維邏輯和認真的學習態度,使學生在有效的教學中提高綜合素質。
小學數學是小學階段的重要基礎性學科,計算題的教學是小學數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提高計算題教學的有效性可以促進教學相長,老師要及時更新教學觀念,豐富教學方法,提高自己的專業化教學水平,同時學生也要充分發揮主體作用,促進自己全面素質的提高。
參看文獻:
張江榆.新課改下小學數學計算教學有效性初探[J].華夏教師,2012(12):108-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