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體驗式教學方法是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教育教學方法的一種創新方式,能夠充分體現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能夠通過體驗引導學生認識到數學的魅力,有效激發小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提升小學數學教學效果。對體驗式教學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進行了相應的分析和探究,以期為小學數學體驗式教學的開展提供一定的參考。
關鍵詞:小學數學;體驗式教學方法;教學運用
新課程改革要求小學數學在教育教學方法上進行創新和變革,并且在教學過程中對小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進行培養。體驗式教學方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能夠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習的主動性,積極地投入到小學數學實踐過程中。另外,體驗式教學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還能將數學知識從抽象變為具體、從刻板變為生動,有利于教學氛圍的優化和教學目的的實現。
一、小學數學教學應用體驗式教學方法的意義
數學內容具有一定的抽象性,但是同時數學知識是來源于生活實踐的知識,具有一定的實踐性和真實性,與小學生的日常生活也是密不可分的,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應用體驗式教學方法具有十分有利的條件支持。體驗式教學方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能夠將數學知識具象化處理,在活躍數學教學氛圍、提升教學效果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首先,體驗式教學方法的應用能夠營造良好的數學教學氛圍,通過多種多樣的體驗式教學活動對小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進行刺激,不必在課堂上機械地聽教師講課,體驗式教學方法能夠引導小學生“動起來”,從而有利于活潑、開放教學氛圍的營造。其次,體驗式教學方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能夠對小學生的創新能力進行有效培養,體驗式教學方法能夠在教學過程中充分體現小學生的主體地位,將小學生在機械、傳統的教學環境中釋放出來,加上小學生處在認知發展的高速階段,小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夠得到有效鍛煉,有利于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這同時也是新時期小學數學教學的重要目的所在。
二、小學數學教學應用體驗式教學方法的路徑和措施
(一)將生活元素融入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
根據小學數學教學內容,融入相關的生活元素是小學數學體驗式教學的一個重要路徑。生活元素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能夠拉近數學教學與小學生之間的情感距離,讓小學生能夠在活躍的課堂氛圍中認識知識、學習知識和掌握知識。由于小學生的生活實踐經驗是相對比較少的,因此教師就必須做好生活元素的選擇和融入工作,并且在這之前要對小學生的生活實際進行相關的了解,以此為基礎挖掘相關的元素融入數學教學中。例如,在學習“周長”的時候,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一次“我愛測量”活動,讓小學生對身邊的物品,如課本的周長、家里照片的周長、桌子的周長等進行測量,讓小學生從身邊熟悉的事物開始熟悉周長概念,然后進行動手測量實踐,最終將其與周長計算公式進行合計,從具象事物到抽象公式,通過體驗式教學引導小學生更好地掌握數學知識。
(二)創設體驗式數學教學課堂
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多為學生創設參與體驗學習的機會,引導小學生動手實踐,在實踐過程中加強對相關知識的學習。另外,教師要組織學生互動交流,這也是體驗式課堂教學的一個重要途徑。以“認識方向”這節教學內容為例,教師就可以組織這樣的實踐活動“畫一幅準確的校園平面圖”,對小學生進行分組,然后給予學習小組一定的時間去觀察校園,回到教室后通過小組合作探討描繪校園的平面圖。通過這種教學實踐活動,能夠有效激發小學生的數學學習熱情,而且在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方面能夠發揮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注重游戲教學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游戲教學法不僅是一種十分重要的體驗式教學方法,而且很好地符合了小學生認知發展的特點,促使小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小學數學教學中。例如,組織學生進行“抱團游戲”,教師說出一個數字,小學生進行自由“抱團”,每一次淘汰的學生作為下一次數字指令的發起者,通過這種游戲來對學生的數的概念、數的加法等知識進行教學,讓小學生興趣盎然地參與到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
體驗式教學方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是新時期小學數學教學改革的一個重要方向,在充分體現小學生學習主體地位的同時,有效培養小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教師要注重生活元素在數學教學中的融入應用、開展實踐教學活動以及組織數學游戲等方式,強化小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的體驗,提高小學數學教育的質量和效果。
參考文獻:
[1]劉菜花.淺談體驗式教學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J].文理導航旬刊,2016.
[2]田宏.淺析新課改背景下體驗式教學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6.
作者簡介:寧秀文(1965—),女,漢族,遼寧省大石橋市人,一級教師,大專,主要研究方向:小學數學教育教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