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妙青
摘 要:在素質教育和新課程改革的推動下,群文閱讀已經成為一種新型、有效的閱讀教學模式,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成為提升語文閱讀教學質量的重要方法。群文閱讀關注學生的閱讀數量和速度,對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有著重要的意義。在小學語文中該如何通過群文閱讀來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呢?結合實際教學經驗來具體談一談。
關鍵詞:小學語文;群文閱讀;閱讀能力
群文閱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占有重要地位,不僅能夠增加學生的閱讀量,提高學生的閱讀速度,開闊學生的視野,而且還能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和水平,促進學生健康全面的發展。
一、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的內涵及重要性
所謂的群文閱讀就是指教師在單位時間內指導學生閱讀多篇相關的文章。群文閱讀教學能調動學生閱讀的積極性,有效豐富學生的閱讀,在單位時間內合理地提高學生的閱讀數量,同時能夠提升學生的閱讀速度。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采用群文閱讀教學策略,不僅可以豐富學生的閱讀量,開闊學生的視野,還有利于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綜合分析能力,提升學生的語文知識素養和文化素養,為學生今后能更好地學習語文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小學語文開展群文閱讀教學的策略
1.結合主題選擇適當的文章閱讀
在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中,教師要根據教材的具體內容選擇相關或相似的文章,引導學生進行閱讀,以不斷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提升學生的閱讀水平。比如,在教學神話故事《女媧補天》一課時,教師可推薦學生閱讀《夸父逐日》《大禹治水》《后羿射日》《嫦娥奔月》《盤古開天》《黃帝戰蚩尤》等進行相關閱讀,以便學生了解更多的神話故事,有利于學生進行教學文本內容的分析理解。同時,在進行相關閱讀時,教師要培養學生分析、歸納、總結的能力,根據文章的內容進行分類閱讀,以便學生今后更好地進行群文閱讀訓練,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第一,按照文章的內容確定主題。比如,都是寫動物的,《跑進家來的松鼠》《最后一頭戰象》《老人與海鷗》等;都是寫歷險的,《魯濱孫漂流記》《湯姆·索亞歷險記》等。第二,按照文章的內涵分類。比如熱愛自然的文章,《自然之道》《黃河是怎樣變化的》《大自然的啟示》《鹿和狼的故事》等。第三,按照文章的寫作手法進行分類。比如,按白描手法寫作的文章,《人物描寫一組》《刷子李》《金錢的魔力》等。群文閱讀教學中所安排的文章分類閱讀,可以是書本上原有的文章,也可以是課外相關的閱讀文章,以便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文本。
2.合理設計閱讀文章問題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開展群文閱讀,是為了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和提取、分析、整合文章信息的能力。因此,教師要重視文章的問題設計,將一些有比較性和沖突性的文章通過設計問題進行聯合,以便讓學生思考、分析。首先,設計比較性的問題。教師通過群文閱讀進行相關閱讀教學時,一般都會采用比較法來思考主體文章,采用的問題設計一般包含內容的比較、寫法比較、橫向比較、縱向比較等。比如,有關地方特色的文章《日月潭》《葡萄溝》《難忘的潑水節》《北京亮起來了》,讓學生在領略各地不同風采時,提醒學生注意作者使用了怎樣的手法去描寫各地不同的景物,關注景物的特點及作用,讓學生學會總結,以便為今后的閱讀、寫作積累經驗。其次,設計沖突性的問題。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要求學生閱讀相關或相似的文章,但每個文章又有自己獨特的特點,這些獨特的特點就是與其他文章之間的不同之處,教師應該學會利用這些不同之處,以加深學生對閱讀文本的理解,幫助學生逐漸掌握閱讀技巧,從而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3.注重課本知識與課外知識體系的優化整合
課外知識是課內知識的補充,也是外延。在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中,教師不能只局限于課內知識,還需要重視與課外知識體系的聯系和整合,為更好地進行群文閱讀訓練服務。比如,在教學《地震中的父與子》一課時,教師可將朱自清的《背影》推薦給學生,讓學生找出兩篇文章之間的相同之處和不同之處,促使學生逐漸把握住閱讀文本的中心思想和主題表達觀點,開闊學生的閱讀視野,培養學生閱讀的邏輯思維能力,以更好地分析文章,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語文素養,將閱讀效率最大化。
總之,群文閱讀是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行之有效的方式之一,它不僅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自主參加閱讀教學,還可以開闊學生的視野,增加學生的閱讀量,提高學生的閱讀效率。同時,群文閱讀能夠給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帶來更好的發展,可以讓學生更加自主地去閱讀、理解、發現問題,讓學生探索到閱讀的樂趣,真正達到提高學生閱讀效率的效果。
參考文獻:
[1]劉維維.對小學語文群文閱讀的價值及教學策略的研究探討[J].快樂閱讀,2015(4).
[2]李慶忠.小學群文閱讀的價值及教學策略[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