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春青
(廣東省河源市東源縣曾田鎮中心小學)
摘 要:小學數學有效教學策略:讓課堂充滿激情,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自主交流。教師檢查點撥,有利于培養學生整體思維的習慣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聯系實際生活學習數學。激發學生大膽參與課堂教學,加強學生動手操作,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聯系實際生活學習數學,有利于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自信心,體會自主創造、自主學習的樂趣,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關鍵詞:創設情境;質疑善問;動手操作;合作交流
當今社會需要大量有較高能力的應用型人才,要求我們轉變原來的教學方式。只有切實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才能從根本上換來生動、鮮活有生命的數學課堂。因每個學科特點不同,提高課堂效率的策略也會有所不同,數學學科的素質教育離不開課堂,課堂教學是落實素質教育的目標,及時更新數學教學思想方式和方法,逐步探究和樹立現代數學教學思想。因此,我在多年的數學教學中做了如下探索。
一、讓課堂充滿激情,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教學中,我針對小學生具有好奇、喜歡表現自己的這些特點采用適當的教學方法,有效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整個教學活動,使學生輕松愉快地獲取知識,做到教育要面向全體學生。如在教學“三角形面積”時,我采用了演示法,先讓學生仔細讀例文,再按要求用數方格的方法數三角形的底和高分別是多少,然后計算它的面積,最后提出要求,看誰不用數方格的方法用三角形的底和高這兩個條件來算出三角形的面積,學生如不會,這時教師可拿出教具,也就是事先準備好的幾個三角形,準確快速地利用底和高算出三角形的面積。這樣就做到了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學生心里就有了探索奧妙的愿望。又結合課件進行動態展示,學生通過觀察鮮明生動的畫面,很快就掌握了求三角形面積的方法,教師稍作引導,讓他們學習新知識。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選擇適當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積極向上的氣氛中學習,既創造了實施素質教育的基本條件,又提高了課堂教學效果。
二、學生自主交流,教師檢查點撥,有利于培養學生整體思維的習慣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中,教師要隨時輔導,注意調控。在教學長度單位“米、分米、厘米的認識”時,我要求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找出身邊1米、1分米、1厘米的實物,初步建立長度觀念。提出問題:“1米、1分米、1厘米都是測量長度的,它們之間有什么關系呢?”大膽猜測,這樣學生在討論交流中,不斷開拓自己的思路,切實把學生推上學習交流的活動。教師在檢查學生自學成果時,不僅要看學生對教材的掌握情況,更主要是引導學生尋找教材的規律和解決這一類問題的方法,這也是數學素養的重要內容之一。在教學中,我們應該做到優化小學數學課堂教學,開拓學生思維空間,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有效提高教學實效,進一步做到明確各階段的教學目標,采用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才能把課講活、講懂、講深,才能有效地應用知識,形成能力。
三、激發學生大膽參與課堂教學,加強學生動手操作,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獨立思考是創新能力的萌芽和基礎,無論學生思維成就的大小,都要給予鼓勵。在教學“乘法口訣”這一環節時,引導學生發現乘法口訣的編寫方法和規律后,讓學生自主探索編寫乘法口訣,學生興趣很濃,自己獲得知識的來源和含義,成功的喜悅激起學生追求探索知識的意念,又培養了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在教學“平行四邊形面積,時,我設計了一系列動手實踐活動,每個活動給學生充分的“看、說、想、動”的機會,尤其是在把平行四邊形轉化為我們學過的圖形這一環節中,學生通過自己動手折一折、畫一畫、拼一拼等一系列過程,讓學生在自己操作的基礎上,自主探究和發現平行四邊形面積的有關知識。引起學生思維的碰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本節課的重難點就在學生的實踐操作和智力活動中掌握突破。
四、聯系實際生活學習數學,有利于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自信心
我們在數學教學中應該從學生的生活實踐和已有知識出發,多讓學生在生活實踐中感知數學,使學生真正理解數學概念,產生學數學的濃厚興趣。
例如,我在教學“時、分、秒”一課時,課前安排學生熟悉學校的作息時間和各項活動的時間安排。
教學中發揮主體性使所有的學生增強自信心,體驗到學習的快樂,教師要盡最大可能發揮每個學生的潛能,讓他們自己動手做一做、拼一拼,說說自己的解題思路。讓學生了解十二個數把鐘面分成12大格,每個大格又被分成5個小格。然后,再通過動態演示和色彩變化,時針走一大格,分針正好走一周的過程,讓學生得出1時=60分,較好地突破了本節課的重難點。結合學生熟悉學校的作息時間和各項活動的時間安排創設學生一天的生活情境來鞏固新知識,貼近學生生活,體現了“生活數學”的新理念。學生只要體驗一次成功的歡樂,便會激起追求無休止成功的意念力量。
總之,我們廣大數學教師在教育教學中要善于動腦,善于抓住機會,給學生提供充分參與的機會。創設情境,質疑善問,動手操作,合作交流,千方百計地調動全體學生運用多種感官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數學教學的全過程,發展他們的數學思維,培養他們的創新意識,讓學生看到活生生的數學知識體系形成過程而不是死的數學知識,使學生真正理解數學的有關內容。讓學生在愉悅中主動去探索,在過程中發展思維,獲取知識,進而形成勇于探索、勇于創新的科學精神。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