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冠軍

(深圳市寶安區官田學校)
摘 要:培養初中學生的數學建模思想,有利于學生數學創新思維能力的提高,使學生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增強。分析培養初中學生的數學建模思想。
關鍵詞:初中數學;建模思想;數學應用
新課標中提出,運用數學建模的思想是初中數學學習的全新方法,為學生數學能力的發展提供大的發展空間,使學生在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體會到數學的價值,增強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數學學習的動力,從而提高初中數學教學效果。
一、數學建模內涵及其意義
數學建模是通過對實際的具體問題進行分析、概括、簡化,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再使用數學工具,列出具體運算式子并進行求解,從而使實際問題得到解決。數學建模包括以下幾個步驟:對問題進行分析簡化、建立模型、解答數學問題、檢驗答案等。初中階段數學建模的方式主要有:方程模型、不等式模型、函數模型、幾何模型等。培養學生的數學建模思想,能讓學生深入掌握數學知識,較好地學會數學的基本思想,提高學生的數學知識應用能力,進而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數學建模的方法
要培養學生的數學建模思想,首先要掌握數學建模的方法和步驟。
1.分析實際問題,為建模做準備。首先對實際問題進行分析,從題目中了解已知條件,并對題目包含的數量關系進行分析,根據問題的特點,確定使用數學模型要解決的問題。
2.簡化實際問題,假設數學模型。對實際問題進行一定的簡化,再根據問題的特點和要求以及建模的目的,對模型進行假設,找出起關鍵作用的因素和主要變量。
3.利用恰當工具,建立數學模型。通過建立恰當的數學式子,建立模型中各變量之間的關系式,以此完成數學模型的建立。
4.解答數學問題,找出問題答案。通過對模型中的數學問題進行解答,找出實際問題的答案。
5.還原實際問題,從而使問題解決。通過把已經解決的數學問題還原成實際問題,從而使問題得到解決。
6.根據實際意義,確定答案取舍。對于數學問題的答案,要根據實際意義來決定答案的取舍,從而使解答的數學結論有實際
意義。
三、初中數學教學中模型應用
(一)不等式模型的應用
例1.某企業庫存現有A材料360 kg,B材料290 kg,打算使用A、B兩種材料制作M、N兩種產品共50件。生產一件M產品需使用A材料9 kg、B材料3 kg,生產一件N產品需要使用A材料4 kg、B材料10 kg,如果要生產M、N產品50件,請設計幾種方案。
解析:假設生產M產品x件,則生產N產品件數為(50-x)
通過解方程得出M產品和N產品件數。x只能取30、31、32這三個數,而50-x只能取20、19、18這三個數。因此,有三個方案,方案一:生產M產品30件,N產品20件;方案二:生產M產品31件,N產品19件;方案三:生產M產品32件,N產品18件。
在本例中,將實際問題轉化為一元一次不等式(組)模型,通過求解不等式,使問題得到解決。
(二)函數模型的應用
例2.讓學生根據手機上網流量與費用來建立數學模型,選擇適合的套餐。某移動運營商上網有兩種套餐可選:第一種是每月20元、200 M流量;第二種是每月35元、500 M流量。如超過套餐流量后,則按每100 K流量0.02元收費。問:某同學每月上網需 要400 M流量,選哪種套餐更合算?
解析:建立手機收費y(元)與流量x(M)數學函數模型。套餐一函數模型:當x≤200時,y=20;當x>200時,y=20+0.2(x-200);套餐二函數模型:當x≤500時,y=35;當x>500時,y=35+0.2(x-500)。根據函數模型,當某同學每月上網流量為400 M,通過計算得出套餐一的費用是60元,套餐二的費用是35元。顯然套餐二更合算。本例的數學模型是y=ax+b的一次函數。
(三)幾何模型的應用
例3如圖.在一條河上有一座拱形大橋,橋的跨度為37.4米,拱高是7.2米,如果一條10米寬的貨船要從橋下通過,求:該條船所裝貨物最高不能超過幾米?
解析:幾何在工程上的應用非常廣泛,如在航海、測量、建筑、道路橋梁設計等方面經常涉及一定圖形的性質,需要建立“幾何”模型,從而使問題得到解決。
此題可運用垂徑定理得到:根據勾股定理可得:R=27.9米,繼續運用勾股定理,所以,該船所裝貨物最高不超過6.7米。
本題的解答主要運用了“圓”這個幾何模型。
培養學生的數學建模思想還可以運用表格、圖象來建構數學模型,還可以跨學科運用數學公式構建解決問題的模型,以此培養學生數學建模的思想和建模應用能力。
參考文獻:
[1]岳本營.例談初中數學教學中建模思想的培養[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4(6).
[2]于虹.初中數學建模教學研究[D].內蒙古師范大學,2010.
編輯 范昕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