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玉惠
摘 要:普通高中通用技術課作為一門新課程,研究其教學有效性具有重要意義。文章結合教學實踐,從調動學生興趣、變被動為主動,充實技術知識、變空洞為鮮活,課堂教學調控、變單一為多元等方面對此進行相關的研究。
關鍵詞:通用技術課;課堂教學;創新精神;實踐能力;興趣
中圖分類號:G633.9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7)16-0084-01
普通高中通用技術課的開設,是新課程的一大亮點。這門課程在“摸著石頭過河”的探索實踐過程中,難免遇到一些困難,如學生缺乏學習興趣等。解決這些問題,不僅是課程教學得以有效實施的途徑,更體現對學生負責的態度。在高中通用技術課教學中,教師要以基礎的、寬泛的、與學生生活聯系緊密的技術內容為載體,通過教學活動提高學生的技術素養,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將教學內容與學生的生活實際聯系起來,讓理性知識以感性的實踐為基礎,進而促使學生進一步探究知識,增強創新能力。
一、調動學生興趣,變被動為主動
(1)重“拳”迎擊第一章。教師循循善誘地引領學生“走進”教材第一章,走進豐富多彩的技術世界,對教學起著重要的促進作用。【案例1】教師通過“技術的價值”的講授,使學生對技術不再感覺“遙遠”,所以教學“技術的未來”這節課時,教師將課堂控制權交給學生,讓學生展望人類未來的技術。當一位學生“夸夸其談”地暢想未來技術的時候,大大激發了其他學生的想象力,課堂氣氛就仿佛“原子核的裂變和聚變”,相當熱烈。
(2)展現教師的個性教學風采。也許學生會尊重兢兢業業、一絲不茍的教師,但他們更容易和有個性的教師產生心靈上的共鳴,更容易因此受到深刻的教育。在平時的教學中,經常有學生因為喜歡某個老師而喜歡聽他的課。因此,一名好的通用技術教師,首先應成為一名擁有個性風采的教師。
(3)重視設置教學導入情境。課堂導入環節的效果,會直接影響學生對本課知識的學習興趣。【案例2】教師通過課堂對比發現:在“設計中的人機關系”一課中,設置良好的導入情境對調動學生的興趣、活躍課堂氣氛有很大作用。在甲教學過程中,教師采取直奔主題的方式,闡釋人機關系的概念及目標,教學反饋是課堂寂靜無聲,學生反響不大。在乙班教學中,教師采用問答形式進行導入。師:請問大家今天來校乘坐的是什么交通工具?學生答公汽或私家車等。師:你們喜歡什么顏色的車?通過問答互動,教師最后引出“車的顏色與安全存在一定關系”,即人機關系。如此導入,成功調動了學生參與課堂學習的積極性。
二、充實技術知識,變空洞為鮮活
(1)利用選修知識,服務必修技術。通用技術一共九本教科書,除了兩本必修外,其余七本選修分別是《簡易機器人制作》《現代農業技術》《汽車駕駛與保養》《建筑與設計》《服裝與設計》《電子控制技術》《家政與生活技術》,其內容基本囊括生活、生產中的大部分技術。在學習這些專業技術的過程中,學生能發現自己的興趣愛好,能理解“技術促進文明進步”的意義,能增強對通用技術課程價值的認同感。在現有教學課程框架下,通用技術在眾多傳統學科中顯得有些另類,教師只有先讓學生喜歡上某一項技術,才能使學生漸漸接受這項技術的教學。
(2)緊跟發明前沿,引領學生進步。現今社會,新技術、新產品不斷被發明,被創造,說不定哪個偶然的發明就能讓人類文明又向前邁進一大步。通用技術課程的目的之一,就是向學生播撒創新的種子。身邊的發明創造,最能刺激學生的敏銳神經,因此,教師應鼓勵學生緊跟發明前沿,樹立創新意識,大膽創造。
三、課堂教學調控,變單一為多元
實踐證明,良好的師生互動對于提高通用技術課堂教學效果具有重要作用。而師生互動程度通常取決于教師的教學內容和手段,教師有效利用圖片、視頻結合文字進行教學,可以促進師生互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1)師生之間的知識探討、技術交流。學生的知識積累和技能培養,是通用技術課的教學任務之一,也是新課程改革的基本目標。但通用技術課堂教學存在著兩個問題:第一,課堂過多側重于理論知識的輸送,而忽視了對學生技術思想的培養、基本技能的訓練;第二,在知識探討和技術交流的環節中,教師沒能很好地完成對學生的“一對一”指導。因此,要想讓學生最大化地在課堂上獲得知識和技能,教師必須重視師生之間的知識、技術互動。
(2)生生之間的情感、知識、技術的交流。學生在與教師的對話和交流中,由于是按照教師事先設計好的“教學路線”回答問題,所以很難發現自身存在的問題。而學生與學生進行交流時,是毫無設防的一問一答,學生容易產生思想的碰撞,擦出智慧的火花。因此,學生與同伴之間的交流對發現自身的知識缺漏有很大的幫助作用。
四、結束語
通用技術課堂教學離不開學生的積極參與和探究,因此,教師設計教學時,應該把自己置身于學生的角度,認真備課,認真琢磨和把握學生的心理,力爭在每個教學環節中都設計出他們喜歡的教學活動,促使學生全身心地參與和投入通用技術課堂學習中。并且,教師要力爭每一節課都有讓學生印象深刻之處,那么這樣的通用技術課堂一定是有效的。
參考文獻:
[1]吳愛林.高水準實施《通用技術》課程的兩大問題探討[J].江蘇教育研究,2014(36).
[2]陳偉強.通用技術課程實施中的若干關鍵問題[J].中國電化教育,2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