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洪濤
摘 要:數學對于任何時期的學習來說,都是至關重要的。學生上課時的表現不僅直接影響學習的效率,而且也是一個人品德養成關鍵。傾聽是體現學生能力和修養的渠道,一個會傾聽的人自然懂得如何尊重別人,如何去聽取別人的意見,他更能虛心地聽取別人的意見,從而提高自己的技能。由此可見,傾聽也是學生綜合素質的綜合體現。學生只有在課堂上認真傾聽老師的教學課程,傾聽同學之間的討論,才能避免故步自封、抱殘守缺,取得更大的進步。因此,將圍繞如何提高課堂中初中學生的傾聽能力展開討論,具體內容如下。
關鍵詞:初中數學;課堂效率;傾聽能力;綜合素質
傾聽能力的好壞其實也是一個人協作能力、思維能力高低的重要標準。在數學課上學生之間的合作是必不可少的,一個善于傾聽的人,具備良好的傾聽習慣,就更容易在合作中與合作伙伴形成“求同存異”的雙贏效果,也只有這樣,合作才能順利進行下去。在傾聽的過程中,學生具備讓自己安靜思考的能力,分辨他人的語言,這個過程同時也是我們鍛煉思維能力的過程。可見傾聽能力對于學生的作用,所以筆者在下面將介紹幾種提高思維能力的方法。
一、生動教學、激發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一個人對于自己感興趣的東西自然愿意花費時間去做好。但是學生的天性決定了他們無法保證在一堂枯燥乏味的課堂上保持足夠的注意力,所以這就給老師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教師要充分考慮學生的情緒,以及情感的變化。在教授的方式上,可以盡可能選擇輕松活潑的說話方式,增加與學生的互動環節。當教師以輕松的方式進行教學時。無疑減輕了學生的心理負擔和學習壓力,使學生在不經意間被課堂的內容所吸引,抓住學生的眼球,自然能夠提高課堂的聽課效率和學生的傾聽能力。
例如,在教學初一級的數學“平行與垂直”的相關知識時,要讓學生認識到線與線之間的關系,為了讓學生提高課堂效率,可以列舉生活中平行與垂直的線,比如在課堂上可以直接指出墻與墻之間的橫線平行、垂直的關系。然后讓學生舉例,在其生活中有哪些相同位置關系的直線。
二、以身作則、率先示范
當教師能夠走下“神壇”,以一個平易近人的、好朋友的姿態出現時,教師也就能夠做到側耳傾聽、俯身細聽,能夠更加深入地參與和傾聽學生的意見。這樣一來,不僅能使學生充分表達自己的意見,還能出現“百家爭鳴、百花齊放”的景象,提高課堂的參與度,并且能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受到教師的影響,學會認真傾聽別人的意見,養成傾聽的習慣,提高傾聽的能力。
教師在潛移默化中帶給學生的影響是巨大的。例如,當教師在教學時習慣說一些“你的發言有獨到之處”“換一個說法可以嗎”這樣的語言時,不僅會使學生感到自己被人所尊重,也能影響學生多注意自己的言行。當學生出現不太愿意傾聽的時候,筆者會告訴學生,只有擁有善于傾聽的好習慣,才能擁有善思會思的能力。(1)傾聽時要專心;(2)傾聽時要細心;(3)傾聽時要虛心。要等發言的同學把話說完,先考慮他說的有沒有道理,認真思考以后再發表自己的見解。通過這種傾聽方法的指導,學生普遍都能學會先仔細聽后發表自己的見解,并且逐步養成傾聽的良好習慣。
三、注重評價、積極反饋
常言道: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書育人要以德為先,只有讓學生有一個基本的禮儀修養,才談得上學習進步或者才華出眾。
而在眾多的能力之中,傾聽能力是一名老師能夠最直觀、最近距離地看到學生的一種表現。學生只有先學會認真傾聽別人,才能有更多自己思考的空間。通過傾聽,努力辨析他人的聲音、話語的含義,同時留出自己思考的空間,才能做出自己的判斷,由此形成自己的觀點。在數學課上,傾聽能力就顯得尤為重要,老師在課堂上所講的內容是全書的精華部分,只有聽懂基礎的內容,才能進行下一步的學習。而在課堂上,學生之間的討論更是交流思想、了解他人看法的重要途徑。對于學生來講,獲得老師的鼓勵和表揚會使其產生很大的榮譽感,并且成為加速改變的催化劑。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及時對學生的學習進行評價,同時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的評價應該是及時的、透明化的,這樣的評價可以讓學生直接明白自己的行為是正確的還是錯誤的,同時也能讓學生了解到自己應該以什么樣的方式來處理問題、提升能力。所以在實際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一定要重視評價地運用,在教學的過程中積極地反饋。
總之,在教學的過程中,學生的傾聽能力是極為重要的。所以我們要盡己所能地引導學生提高自我,在引導的過程中,我們不僅要教給學生傾聽的方法,也是更好地提高自己。同時,教師也要在引導的過程中提高自己教學上的能力以及自身的素質,這樣才能達到“教學相長”的效果。
參考文獻:
張丹.小學數學教學策略[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08.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