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文武
摘 要:數學學習伴隨著學生的整個學習生涯,而數學知識幫助我們解決了在實際生活中遇到的諸多問題。在新課程的背景下,教育教學方式的變化激發了教師對數學教學的探索,增大了學生對數學課程的好奇心,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引入變式教學為數學教學注入了新的活力。變式教學是對教學內容進行多角度變化,對課后習題進行多重改編,有利于學生變換思考方式和全面掌握數學知識點。通過對變式教學在初中數學中的應用例題進行舉例說明,簡要論述了變式教育在學生學習中的重要性與影響,旨在解決變式教學在教學過程中如何應用的問題,希望可以為大家提供幫助。
關鍵詞:變式教學;初中數學;應用方法
一、變式教學應用方法
1.教師教學方面
新課程背景下,教師要對教學內容有充分的全新的認識,對初中數學知識體系有系統的了解,這是進行變式教學的前提。教師要對變式教學有系統的學習和了解,要充分意識到變式教學在數學課上的重要性。教師備課時首先要對課本上的知識進行系統性的梳理,這是必要的前提,然后思考怎樣將課程內容進行變式。
例如,反比例函數y=的圖像在第幾象限?A.第一、四象限B.第二、三象限C.第一、三象限D.第二、四象限。首先理清思路,一道選擇題很多時候要記得采用排除法,根據反比例函數的圖像性質,反比例函數的圖像會同時出現在一三象限和二四象限,所以排除AB。然后可以采用代點法畫出坐標圖,很顯然選擇C,圖像在一三象限。在學會這道題的基礎上,變換題目y=-( )的函數圖像在第幾象限,與k的值有關嗎?難度高一點,讓學生借此復習鞏固反比例函數的相關知識點并加以拓展。
如此做將會培養學生思維的多向化發展,學會舉一反三,使學生能夠達到對所學知識靈活運用的程度。變式教學的應用,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了課堂氣氛,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能夠在短時間內迅速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因此,我們要繼續探索變式教學更多的應用方法。
2.學生教師互換角色
傳統講授式教學方法,容易使學生對學習產生疲憊消極心理,且不利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一堂課,教師講了新知識新內容后,要留課上練習讓學生進行鞏固復習,這個時間段,可以讓全班學生輪流對例題或課后習題進行變式,以便更好地讓學生鞏固知識,在掌握所學的基礎上有所提高。在習題課上,除了教師講解難題和易錯知識點外,還要讓學生將課余時間準備的變式題進行練習講解,這樣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有助于學生真正掌握知識點,同時培養了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例如:求一組數據2、3、3、6、11的極差。首先要知道極差怎么算,極差=最大值-最小值,所以很容易得到答案極差等于9,類似知識點還有如方差、平均數等,把題目稍加變式,計算2、3、3、6、11的平均數、方差、極差。平均數等于每一項相加之和除以總共項的個數,方差等于每一項減平均數的平方再求和,除以項的個數,很容易得平均數等于5,方差等于10.8。
做到這些,就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能動性,極大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所以,變式教學在現在數學教學中是一個全新且重要的組成部分。
二、變式教學的基本須知
將課程內容、課程題目進行變式的過程中,需要清楚變式的實際意義,應該注意變式的難易程度。變式在于要讓學生對一個數學概念能夠正確理解,熟練應用。難易程度方面,過于簡單是在浪費學生的學習時間,消耗學生的學習精力,對學生學習成績的提高沒有多大幫助,經常做變式過于簡單的題會讓學生對學習失去興趣。反之,將習題改編得過難,學生做一題不會,再做一題還是不會,長此以往,在數學學習中屢屢受挫,容易打擊學生學習數學的信心,產生數學我學不會的想法,影響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要在輕松愉快的課堂氣氛中利用變式教學把數學課上好,讓學生在歡聲笑語的環境中把數學學好,需要我們老師課外的辛勤付出,需要我們對教材和教學內容牢牢把握。
變式教學已成為現代教育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變式教學能給學生新鮮感,增大學生對數學學習的好奇心。進行變式教學要讓每一位學生都參與進來,認真思考老師講解的變式題目,自主認真思考題目變式,學會舉一反三才算是真正掌握了所學數學知識。教師與學生互換角色階段,能夠大大提高學生對數學課的參與度與興趣,教師要把握好變式的度,盡力做到不讓學生生厭,也不要過于容易。在今后的教學中相信變式教學會越來越完善,本文旨在服務教師教學,幫助學生提高學習成績和學習效率。
參考文獻:
[1]新課程實施過程中培訓問題研究課題組編.新課程與學生發展[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3.
[2]新課程實施過程中培訓問題研究課題組編.新課程理念與創新[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6.
[3]《21世紀中國數學教育展望:大眾數學的理論與實踐》課題組.21世紀中國數學教育展望[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5.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