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曉+李錫忠+付亞康

摘要:高職學校醫學影像技術專業發展的特點有影像設備依賴性強、實踐教學環節比重加大等,因而也存在教材內容滯后、教學模式傳統等問題,普遍發展緩慢。在高度網絡化信息化社會的今天,教學模式的轉變、探索和改革也在高職醫學影像技術專業領域發揮著一定的革新作用。當前教育教學領域的熱點是運用微課與慕課的形式輔助教學,這種教學模式對傳統教學模式提供了新的活力和發展方向。作者及其團隊以工作經驗和體會為出發點,積極探索了基于微課與慕課理念的教學模式,在高職醫學影像技術專業中的應用及效果評價,以期達到促進學生掌握理論知識,強化實踐操作技能,提高教學質量之目的。
關鍵詞:微課;慕課;醫學影像技術專業;教學應用;效果評價
中圖分類號:G434;R44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1959(2017)13-0027-02
隨著社會進步和互聯網+時代的來臨,現代科技助推現代醫學影像學發展和進步至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現代醫療活動中各種現代化、數字化醫學影像設備的普及和應用使得影像技術專業人才需求猛增,在專業院校中,醫學影像學技術專業也成為一門較熱的學科[1]。然而,在高職醫學影像技術專業的建設和教學中也面臨一些困境和問題,如教學模式傳統、教材內容發展滯后、實踐教學環節與臨床工作崗位的差異、高成本影像設備依賴性強、專業建設推進緩慢等。那么,如何利用現有的先進教學方法和手段,培養符合專業崗位能力需求的專業人才,是高校亟需解決的問題。在這樣的背景下,急需要探索一種新的教學方法和手段。近年來,微課與慕課理念的滲透與應用對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越來越大,而且高職醫學影像技術專業課程、教學內容與教學模式與微課與慕課的理念特征有共同的特點[2-3]。因此,筆者結合自身教學經驗和工作體會,積極探索了基于傳統教學環節滲透微課與慕課理念的教學模式在高職醫學影像技術專業教學中的應用,并對其應用的效果進行了評價,收到了良好的反響。
1 微課與慕課的含義
微課(Micro-lecture)指根據相關專業不同教學實踐的要求,通過視頻的形式記錄在課堂內、外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圍繞某個教學環節或相應知識點(特別是臨床實訓環節)開展的教與學的全過程[4-5]。2008年由美國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學院高級教學設計師David Penrose首次提出“微課程”這一概念。在中國,由位于佛山市教育局的胡鐵生先生首先提出了微課的概念。微課與一般的教學活動并無本質上的區別,其主要是采用自主學習的形式,以某個知識點為對象,通過信息化的教學設計開展流媒體教學形式,其目的是為了實現最佳的教學效果,具有知識點凝練、教學內容少、資源容量小、主題鮮明突出、教學時間短、針對性強等特點。慕課(MOOC)中的M代表Massive(大規模),第一個O代表Open(開放),第二個O代表Online(在線),C表示Course(課程),其整體的意思是指大規模開放在線式課程。慕課是一種全新的在線課程開發模式,其具有大規模、開放課程、在線教授等特點[6-7]。
2 微課、慕課教學的對象及其應用
2.1微課、慕課教學對象
以本專業2014級高職醫學影像技術專業4個班的學生(統招三年制)為對象,將1班(39人)和3班(41人)作為試對照教學班,采用傳統方式教學;將2班(37人)和4班(40人)作為試點教學班,在傳統方式教學基礎上,側重滲透應用微課、慕課的教學理念和形式教學;對照教學班班和試點教學班學生年齡為18~20歲,平均年齡19歲,兩組教學班學生性別比例和以往的學習成績有可比性。
2.2微課、慕課教學方式應用
對照教學班采用傳統的教學方式,即教師利用板書或多媒體課件及示教等方式,以教材知識點為核心進行教學。試點教學班在傳統教學的基礎上側重滲透入微課與慕課理念。①將傳統教學或者實訓示教后整理的單一知識點的授課情況錄制成微課錄像,上傳于可供學生觀看和下載的平臺(如校內網絡課程共享資源庫);這樣的授課方式,由于視頻時間短,知識量凝練,不會導致學生由于長時間學習而出現的注意力不集中、學習效果不佳的情況。②固定時間通知學生開通網絡授課模式,學生可以通過網絡授課進行隨時隨地學習。③可作為一種新穎的學習方法有利于激發學生自主的學習興趣;利用慕課的網絡性和重復性,學生可以反復點擊觀看視頻,從而可以反復學習、熟悉掌握,學習興趣大大提高。
3 微課、慕課教學應用效果評價
3.1微課、慕課教學效果評價
采用調查問卷的形式調查試點教學班學生對微課、慕課教學滿意度的評價。問卷涉及6個問題:①是否對微課、慕課教學方式很滿意?②是否提高了對本門課程的學習興趣?③是否有助于掌握基礎理論
知識?④是否提高了實踐技術能力?⑤是否有助于學習方式和學習思維的開拓?⑥是否提高了學習興趣?問卷評價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見表1。從表中可以看出,學生對該類教學方法具有很高的認可度。
3.2試點教學班與對照教學班學生理論考試成績和實踐技能考試成績比較
與對照教學班相比較,試點教學班學生的理論考試成績和實踐技能考試成績均顯著提高,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4 討論
在現代互聯網+時代和醫學飛速發展的大背景下,各級醫院醫學影像學科與專業也隨之發展取得了很大的進步。如今各級醫療機構都運用大量先進的現代化、數字化醫學影像設備為臨床疾病診治提供客觀依據,那么對于具備醫學影像專業知識及技術的技能人才需求就大大增加,助推了高職層次醫學影像技術專業的蓬勃發展和辦學規模的擴大,醫學影像技術專業教學過程中如何規避傳統教學模式、教材內容滯后、實踐教學環節比重加大、影像設備依賴性強、專業建設緩慢[8]、學習時間空間受限等問題亟待解決。同時高職院校也擔負著培養新世紀高素質復合型人才的重任,特別是對于醫學影像技術專業教師來說,怎樣利用信息化、資源化、網絡化的教學手段,讓學生能更快更好的掌握專業知識和實踐技能以適應現代社會飛速發展是我們亟需解決的課題。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微課、慕課理念教學特別是對于醫學影像技術專業教學來說無疑是一個新的探索方向和思路。
有關微課、慕課在醫學影像教學中的應用問題,許多高校學者做了深入的探索和實踐,其發揮作用巨大、反響良好。包括其挑戰傳統教學模式提倡創新教學模式、促進“院校企”合作與實現“院校企”共建,實現以學生為中心、技能培養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因材施教與終身學習以及催生評價體系改革等影響深遠[9-10]。筆者及其團隊以工作經驗和體會為出發點,積極探索了基于微課與慕課理念的教學模式在高職醫學影像技術專業中的應用及效果評價,結果顯示,與傳統教學模式相比較,微課、慕課教學不僅廣受觀迎而且效果良好,不僅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興趣,讓學生在多元化的輕松自主學習環境中獲得基礎理論知識的掌握和實踐操作技能的提高。
總而言之,在如今科技發展的大背景下,微課與慕課作為一種新興的教育模式,已廣泛滲透到各級各類教育的諸多層面。特別是對于高職院校醫學影像技術專業傳統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相關兄弟院校和教師應適時充分地利用和整合微課、慕課理念與資源以彌補傳統教學的不足,提高教學效果,提升教學質量,促進學科的穩定持續發展,為社會培養出更多符合職業崗位能力需求的高素質專業技能人才。
參考文獻:
[1]穆劍玲,王嬌,馬怡群,等.院校合作高職影像技術實訓基地建設與實訓教學模式研究[J].醫療衛生裝備,2016,37(7):139-143.
[2]張曉玲,王嬌,穆劍玲.微課、慕課在醫學影像技術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醫藥導報,2014(36):129-132,136.
[3]張健.淺談微課、慕課在醫學影像技術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培訓,2016(18):159.
[4]王斌.新環境下慕課與微課在高職教育中的應用研究[J].亞太教育,2015(29):222.
[5]顏偉華.基于新環境的高職教育中慕課與微課的應用研究[J].現代職業教育,2015(24):48.
[6]孫睿,王曉燕.慕課、微課、翻轉課堂對高職教學的影響[J].福建電腦,2015(7):46-47.
[7]李曉慧.利用微課、慕課等形式改進高職教育方式[J].科研,2016(12):00186.
[8]孫琦,董敏俊,陶曉峰,等.嘗試教學法結合CBL教學模式在醫學影像技術實習帶教中的應用[J].衛生職業教育,2016,34(13):79-81.
[9]張英俊,幸小亮,易文中,等.醫學影像教學中慕課、微課的應用[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5(8):275.
[10]胡鐵生.“微課”:區域教育信息資源發展的新趨勢[J].電化教育研究,2011(10):61-65.編輯/楊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