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秀云
【摘要】在中職學校,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是一項長期、艱巨的系統工程,需要全方位、多元化的共同努力,特別是學校的德育教師。不斷拓寬教育渠道,豐富教育載體,引導中職學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融入國民教育全過程中的重要一環。
【關鍵詞】中職學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德育教學實踐
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成為新時代的迫切需要
長期以來,中職學校德育目標定位過高,忽視了學生的年齡、身心特點,忽視了時代背景下學生發展的特征。并且中職學生相對于普通高中生而言,知識水平及覺悟比較低,價值觀念模糊不清,學習目標移動頻繁,思想定位不牢,導致學生行動持久性不強,德育工作效果不明顯。目前,中職學校德育教學主要有《職業生涯規劃》《職業道德與法律》《經濟政治與社會》等若干教材,這些還不能完全滿足學生思想教育的實際需要。例如,學校組織學生開展學雷鋒志愿活動,有許多學生不愿積極參與,甚至少數人會有抵觸的情緒。究其原因,是傳統的學校德育存在問題,學生對志愿精神的理解有偏差,對志愿服務沒有內化為長期自覺的行為,學雷鋒流于形式,無法避免“雷鋒三月來,四月走”的尷尬。
如何運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來指導,做好學校德育教學工作,改變傳統德育工作低效率的狀況,是我們學校6位老師在一年多來所研究的新課題。我們結合新時代背景,借助教學實踐平臺,探索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傳統德育融合創新的一條新路子。
二、多學科教學樹立正確價值觀
當前,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凝魂聚氣、強基固本”的基礎工程,要求我們所有人深刻領會其科學內涵。但在學校德育教學中,還有一些人對其的理解僅僅停留在字面淺層的意思上,對具體內容了解得還不夠,甚至單單喊些口號而已。我們在3個教學班級約120位學生中進行調查,對于是否了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這個問題,了解和知道的學生占61.4%,認識模糊的占24.1%,不知道的占11.5%。
這是一個現實問題,需要我們教師花大力氣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德育工作當作重點來抓,讓學生明明白白認識核心價值觀內涵。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內核,反映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豐富內容和實踐要求,它凝結了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精髓,是從價值層面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體系和制度的集中表達。其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價值目標的概括;“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價值取向的概括;“愛國、敬業、誠信、友善”是對社會主義公民個人行為選擇價值準則的概括。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不能靠心頭熱一陣子,而是要真正地領會貫通,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一種價值觀要真正發揮作用,必須融入社會生活,讓人們在實踐中感知它、領悟它?!薄耙獜耐尥拮テ?、從學校抓起,做到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要潤物細無聲。”“要使核心價值觀的影響像空氣一樣無所不在、無時不有?!?/p>
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學校德育課的重要內容來教學。例如在《經濟政治與社會》課程中講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內容時,就可以列舉中央電視臺每年都推出的“感動中國”年度人物評選,從航天英雄楊利偉、最美女孩何玥到“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也可以采用情境創設教學形式:“假如你是坐在輪椅上的奧運火炬手金晶,面對囂張的‘藏獨分子企圖搶奪火炬,你將如何表現?”這樣,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三個層面結合起來,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目標、價值取向和道德準則。
除此之外,還可以跨越學科。例如在語文、歷史、專業課程等課堂上,講授基本價值導向,培養學生愛國、誠信、敬業、和諧等優秀品質。例如教師講授《我愛這土地》一文創作背景時強調:“詩人在國土淪喪、民族危亡的關頭,滿懷對祖國的摯愛和對侵略者的仇恨,寫下了這首慷慨激昂的詩歌,表達了詩人對祖國深沉的愛。今天,同學們要珍惜來之不易的和平時光,愛國情懷永遠在我們的心中?!?/p>
三、多管齊下營造教學氣氛
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德育內容的掌握,不僅體現在課堂教學上,還要真正地走出課堂。在學校里,教師要多管齊下,營造出濃厚的校園氛圍。例如建設文化走廊、宣傳欄、標語、板報,利用國旗下講話、廣播等文化傳播載體,宣傳教風、校訓,輸送正確的價值觀。校園處處花草樹木,環境宜人,亦可育人。
教師還可以積極組織有意義的活動,例如錄制微影,創作片段,設置情景,由數位學生擔任主配角,演出關于學習生活中反映核心價值觀思想的一個個故事來,讓有故事的人影響其他人,讓學生切身體驗到核心價值觀的感人力量。開展講故事比賽、知識競賽、邀請講座等,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形成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多層次多方位的德育環境。
在這樣的環境中,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更能夠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這時候,在學校范圍內,以各個班級為單位,讓學生自己推薦心目中的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先進人物,每個先進人物背后都有一個生動感人的故事,以榜樣的力量引導學生,使學生正確認識并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特別是個人層面的內容要求。
四、多方設置實踐平臺
除深入了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科學內涵,營造良好的校園環境之外,教師還要千方百計架構實踐平臺,讓學生如臨其境,踐行理論。
我們課題組老師,結合學校實際,擬寫“學雷鋒”志愿服務實施方案,廣泛開展“關愛他人、關愛社會、關愛自然”三關愛活動。
例如組織學生與留守兒童結對幫扶,以“一對一”或“多對一”的方式,為留守兒童提供學業輔導、生活用品、親情陪護、心理疏導等志愿服務,讓留守兒童感受到家庭的溫暖和社會的關愛;深入開展關愛老人陽光志愿服務活動,為老人提供人文志愿服務,不斷拓展幫扶內容,創新幫扶形式;開展綠化美化志愿服務活動,組織動員廣大學生參加義務植樹,參與公園綠地、重要河流和水資源地的生態環境治理,糾正損害樹木、攀花折枝、踩踏綠地等不文明行為;開展網絡文明傳播志愿服務活動,進一步壯大網絡文明傳播志愿服務隊伍,充分發揮網絡主陣地作用,通過手機短信、電子郵件、QQ群、微信公眾號等方式,建立網絡文明志愿者的信息溝通和工作聯系平臺;開展“做文明有禮的中職生”宣講活動,爭做文明小使者,引導學生說文明話、干文明事、做文明人……
學習雷鋒志愿服務也可以說是德育實踐課堂的延伸,更是德育的策略。通過尋求學雷鋒志愿服務與德育課堂的整合,旨在實現教師與學生在“授”與“受”方面的探究式的體驗。我們要使德育過程與生活過程、活動過程緊密結合,構建起重情感、重情境、重實踐、重體驗的德育模式。為此,我們課題組老師注重課堂與社會實踐相結合,提供教育社會實踐平臺,讓學生親身體驗內容豐富的德育生活,充分發揮中職教育優勢,引導學生參與學雷鋒志愿服務活動,為社會提供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服務活動,提升學生的幸福感,實現學生的人生價值。
五、多些融會創新提升德育效果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傳統德育要融會創新,必須尋找新的切入點,作為德育工作的主要抓手。例如中職學校在應屆畢業學生座談會上,針對個人層面的“敬業”這一核心價值觀要義進行闡述,引用先進人物案例來分析,讓學生明白“敬業”是對一件事情、一種職業的熱愛而產生的一種全身心投入的精神,是社會對人們工作態度的一種道德要求。它的核心是無私奉獻意識,發自內心的敬業,把職業當作事業來對待。這樣,學生在畢業之際,又會接受一場深刻的核心價值觀教育,德育效果會大大提升。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立足于中職學校實際情況,必須尋找新的結合點作為學校德育的主要特色。例如,中職學校開辦許多專業,不僅在專業課堂上穿插談談人生價值觀,還可以延伸到進社區為民維修電器等活動中,踐行核心價值觀,真正做到德育與專業實踐相結合,讓學生工作生活有強大的思想動力。
總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一個社會意識形態的主體和靈魂,其在學校整個德育教學工作中占據非常重要的地位,它統領并支配所有價值目標的實現,對社會意識和社會思潮具有強大的引領和整合功能。正是有如此的重要性,我們課題組研究立足于教學實際情況,努力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思想融入日常教育教學活動之中,讓學生在實踐中感知它,領悟它,讓學生摒棄以往腐朽的價值觀念,端正思想,放下包袱,輕裝上陣,以核心價值觀作為驅動力,讓學習、工作、生活始終運行在合法的軌道上,確保德育長效機制永遠煥發青春活力。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德育教學,不能拘泥于課堂上的理論學習,更應該拓展廣泛的社會實踐平臺,兩者兼顧,不可缺一。只有將核心價值觀作為學校德育教學的重中之重,端正學生的思想新觀念,促進學生的健康發展,學校的德育教學才會告別以往單調枯燥無味、說教式的窠臼,開辟出德育教學的新天地,賦予新時代的青春氣息。
【參考文獻】
[1]王曉暉.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J].新重慶,2013,14(02):7-10.
[2]袁銀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大眾化的基本路徑[N].光明日報,2015-07-2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