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光萍
【摘 要】作為一線的工作者,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多多少少都會有各種不同的感悟,可能是基于教學的,可能是基于學生的,可能是基于教法的,等等。本人在文中從多個不同的方面就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一些感悟以文字的形式呈現給大家。
【關鍵詞】高中歷史 歷史教學 教學過程 感悟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3.052
教師如辛勤的農夫,不辭勞苦的照料“莊稼”;教師如辛勤的蜜蜂,付出的是勞動,奉獻的是甘甜的蜂蜜。不管在哪個時代的教學中,教師都會有一定的感悟。作為一名新時代的高中歷史教師,本人本著教書育人的原則辛勤耕耘,期間有不少的收獲與感悟,現將教學中一些成功的心得與大家分享,希望在共同感悟成功的同時,也能夠有更多的啟發。
一、對教育事業有深刻的認識
在歷史教學實踐中本人有一個發自內心的感悟就是,想要成為育人者,首先要對教育事業有深刻地認識,教師對教育事業的認識決不能僅僅停留在是一份職業的層次,而要能夠認識到教育事業的深刻意義,教育事業從小的方面來講關系到學生的個人發展,從大的方面來講關系到國家及民族的發展,歷史作為一門一方面能夠使學生很好的回顧人類過往,另一方面,又能夠有效指導學生認識世界的學科,教師要全面的認識到學生學習歷史的意義,和教師有效展開歷史教學的意義。
只有教師對學科教學的重要性及意義有了深刻的認識,才能更好地奉獻于教育事業,才能在教書育人方面投入更多的精力,才能更好地指導學生掌握與應用學習的歷史知識點。
二、處處考慮學生對知識點的接受性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的重要性自然是不言而喻的,但是教師在授課的過程中,要時時切記自己教學的對象是學生,學生能否接受并領會知識點,是衡量教學是否有效的標準,而考慮到教師教學的有效性,就需要教師的教學能夠處處為學生著想,教師在講解一些知識點的過程中,甚至都要想到學生該如何理解?學生是否能夠理解?如果學生不能理解困難出在哪里等?教師只有考慮到了這些,在學生出現學習困難之前,就能夠預測到很多學生在學習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在授課前及時對教法等做出一些調整,更加有助于學生的理解,這樣能夠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難度的降低自然意味著學生對知識點的順利掌握,不僅達到了教學目的,而且也使學生有了很多以外的收獲。例如:感受到了收獲知識的充實感、快樂感,使學生的學習信心倍增等等。
當然,教師處處考慮學生對歷史知識點的接受性,并不是憑空進行想象的,要建立在對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調查研究的基礎之上。學生要十分了解學生的學習特點,尤其要對學生現有的知識水平及能力水平有清楚的把握,這樣才好做出確切的判斷。
三、注重對多媒體的應用
多媒體對國人來講,已經不再是新鮮的事物,很多教師也在積極的運用多媒體,而我們現代要談的不是教師用或者不用多媒體,而是該如何更好地運用多媒體。對于每一位高中歷史教師來講,使用多媒體都是必需的,但是在此過程中,應該進行深入的思考該如何用好多媒體。
本人認為多媒體對歷史教學最大的幫助,就是能夠通過多媒體強大的呈現功能,將一些原本通過歷史教材上的文字呈現出來的畫面,直觀的呈現在學生面前,給學生一種身臨其境的真實感覺。教師進行語言講解的枯燥性、學生理解過程中的抽象性等,統統都得到了化解,學生十分輕松的就收獲了知識。
當然,目前高中歷史教師使用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的意識在提高、能力在提升,但是需要教師做出進一步的努力,精益求精。例如:教師之間可以相互借鑒他人課件的優點,不管是在內容的設計方面,還是在圖案的選擇方面,都可以交流,目的都是為了學生更好的學習與發展。
四、調動學生思考的積極性
思考的重要性在現代教學中我們都有深刻的體會,然而受傳統歷史教學理念的沖擊,很多學生依然持有歷史是靠死記硬背的學科的觀念,這對學生的歷史學習不僅是不利的,而且會導致嚴重的后果,那么,學生該如何學習歷史呢?當然,學生不能全盤否定死記硬背的作用,一些固定的知識點,例如歷史事件發生的時間、地點、人物名稱等,確實需要學生進行記憶,但是更多的知識點卻需要學生加以理解。本人給出學生有效理解歷史知識點的建議:學生對歷史知識點的理解應該滲透到學習的各個環節,如果學生集中理解大量的知識點,不僅會給學生帶來極大的難度,而且會導致嚴重的大腦疲勞;反之,日常學習過程中學生常常思考,將工夫下在一個個知識點學習的過程之中,對每一個知識點的掌握都十分透徹,那么,學生取得十分優異的歷史成績水到渠成。
學生重視思考、愿意思考固然很重要,而教師也不可放松引導,并且教師的引導在學生思考過程中,還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師畢竟在知識與經驗方面都比學生要高出很多,教師設計的思考題目對學生更具引導性,也更具思考價值,不僅在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方面發揮著巨大的作用,而且還能夠在潛移默化中使學生掌握更加有效的思考方式,對學生的益處多多。
思考之余學生知識點的獲取意義重大,而對于學生迎戰考試,也是不可缺少。試卷上的很多歷史題目已經不再是直接考察基礎知識點,而是考察學生對多個知識點的應用,不僅對學生掌握基礎知識點的能力提出了要求,更是對學生應用知識點的考察。只要學生將思考落實到日常,那么,取得優異成績自然不在話下。
五、取學科之優點培養學生良好素質
每一次手握歷史教材,都會有一種奇妙的感覺,仿佛整個歷史的過往盡在手掌之中,此時本人就不禁想應該從人類浩蕩的歷史長河中學習些什么。在要求培養具有良好綜合素質的高中生的今天,無疑,本人深刻認識到發揮歷史學科之長提升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性。本人建議教師授課過程中,既是在對學生進行知識點講解,又是在對學生進行德育滲透,使課堂教學有多重的意義,一節課下來,學生的知識水平與素質水平全面提升,也許這就使現代意義的高效課堂教學。當然,實現該教學理想,對教師的水平提出了巨大的挑戰,只有教師個人的領悟到了一定的程度,才能影響到學生。因此,高中歷史教師要多途徑拔高個人的素質,高標準要求自己,這樣才能高標準的培育學生。
總之,在歷史這門耐人尋味的學科教學過程中,本人總是有頗多的感慨,本人及時將一些教學中的所思所想記錄下來,歸結成有效的教學經驗,在更好的指導個人進一步教學工作的同時,也希望對他人的教學活動有一定的積極促進作用。